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一、东晋的兴亡
1、条件:
2、时间:
3、统治:
南北大地主的拥戴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北伐、淝水之战
东 晋
(317-420年)
司马睿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王猛(325年-375年), 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二、南朝的政治
1、王朝:
2、政治表现:
宋、齐、梁、陈
前期(宋)
后期(梁)
宋
齐
梁
陈
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请用最简洁的话语加以归纳。
补充资料:
东晋(政权)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宋(政权)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
看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全最好!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的重视
原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注:《宋书》的宋指南朝的刘宋政权
稔(rěn)意为丰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发展起来,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也得到发展。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知识链接:“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影响: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增加了劳动力;(3)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
3、影响:
影响: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农业、手工业、商业
P85 材料研读:
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
最后,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课后活动: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B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种植小麦
A、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9、图一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是(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1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奠基时期是在( )
十六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二、综合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么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二、综合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2分)
二、综合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么深远的影响?(2分)
(2)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4分)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二、综合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5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