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是什么原因让江南地区富裕发展起来?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西晋八王之乱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魏
蜀
吴
西晋
北:十六国(前秦)
南:东晋
宋、齐、 梁、陈
北朝
自主学习
完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南朝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
(317—— 420 )
人生地不熟,出外靠朋友
司马睿虽在建康建立东晋,但并非皇族近支,声望不高,统治不稳固。
王导是北方南渡士族代表人物,在士族中有很强号召力。在他周旋下,南北士族达成妥协,共同支持司马睿。
王导兄弟,一人主政事,一人主军事。
时人曰:王与马,共天下
祖逖(266年-321年)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多次组织北伐,
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祖逖北伐
前秦和东晋的对峙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宋
—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两晋、南朝简表
洛阳
建康
东晋
南
朝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南朝牛车画像砖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材料研读: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东汉末)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至于永嘉,丧乱弥甚。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原因一:北方战乱南迁
材料二:
吴上大将军陆逊抗疏请令诸将各广其田。……有吴之务农重谷,始于此焉。……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原因二:统治者重视江南地区开发,带去先进生产工具技术
材料三: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宋书》卷五十四《孔季恭羊玄保沈昙庆传》
原因三:江南地区较为安定
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2、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还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
原因四: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开发的表现
行业
表现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
2、兴修水利
3、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4、实行多种种植
在制盐、织布、制瓷、冶铸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形成了多个商业城市,其中建康是当时最活跃的大城市
手工业
商业
南方的经济地位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
历史时期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