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时教学案
课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1 主备课人 授课时间 第 周
教学目标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比较陌生。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学法指导 杜朗口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①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___功能。②根据课本75、76页资料分析,讨论76页1、2、3题③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第一道防线 功能: 组成: 人体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功能: 组成: 第三道防线 功能: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77页 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并回答:①抗体是指 ②抗原是指 ③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3、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A、脾 B、肺 C、肾 D、心脏4、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 B、吞噬作用 C、清扫作用 D、保护作用5、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
教学过程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6、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7、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8、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9、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黏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10、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和 。11、体液中的 和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12、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人 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 ,而是对多种 都有防御作用。1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14、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15、下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卡通图解,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的图是 (填写图中字母代号)2.表示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二道防线的图是 (填写图中字母代号)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 性免疫,其特点是: 。
集体备课意见 备课组长: 教学反思 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