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通用作文辅导专题11 心理描写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通用作文辅导专题11 心理描写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31 08:27:0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心理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2、结合经典语段,感受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能结合不同的场合和人物特点,运用技巧,生动描写人物心理。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不同的场合和人物特点,运用技巧,生动描写人物心理。
一、导入: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我们文学殿堂里面,其实像雨果那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用他们手中的笔精彩地描绘出各色人物的例子多得数不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吧。
二、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心理描写的作用:
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深化主旨。
三、心理描写的种类:
(一)直接描写:
1、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内心独白就是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常常用“我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在心中发誓”等词语引出。
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得知自己上的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心理描写。“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分析】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弗朗士之前没有好好对待法语课,很多知识都还不会,但这已经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已经来不及了弥补之前的过失,表现了他愧疚和悔恨的心理。
2、用梦境和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析】刻画了小女孩天真、单纯,对温饱渴求的心理,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二)间接描写:
1、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
选段一: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分析】开头写山的高大和连绵,而且暮色降临,衬托了“我们”因担心无处住宿而焦急的心理;后面写忽然看见了梨树林,对梨树林美丽景色的描写,意味着有梨树就有人家,表现了“我们”喜悦的心情。
选段二: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莫怀戚的《散步》)
【分析】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表现了“我”为母亲而高兴的心情。
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
重点分析下面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选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分析】“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切;“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希望“我”能从痛苦中走出来;“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动作描写,“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强忍住内心的悲痛,依然鼓励“我”。这些描写综合运用,都能侧面展现母亲的心理:虽然也很痛苦,但依然希望“我”乐观、坚强。
(选段二)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分析】母亲“挡在窗前”的动作,是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神态描写,虽然她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依然希望能通过赏花,让“我”快乐起来;母亲的语言描写,是因为“我”答应了去赏花,母亲很高兴;说到“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母亲很敏感,马上不说了,“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生怕刺激到“我”。这段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综合运用,生动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内心世界的变化。
四、心理描写的要求:
1、符合当时的环境、处境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到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有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分析】“我”爬到了很高的悬崖上,上下动弹不得。这段心理描写符合当时“我”的处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害怕和疲劳都已经麻木了。
2、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分析】当时是在举行游行大典,但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时候,皇帝是一定要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心理描写符合皇帝的身份、地位,也符合皇帝虚伪愚蠢的性格特点。
3、要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
我的心绷的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见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李元兴的《我的战友邱少云》)
【分析】通过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邱少云毅力顽强、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也表现了“我”内心十分悲痛,对战友邱少云的深深敬佩。
4、可以反映一时的心理,也可以表现心理变化的过程。
看下面的学生习作: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哎,与其这样,还不如坦然面对,既然犯了错误,那就应该向爸爸主动承认,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分析】这段话充分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由忐忑不安、不敢回家,到决定主动认错的过程。
5、可以加入修辞等表现手法,使心理描写更加生动。
例如:我站在跳台上,向台下一看,只见下面水花飞溅。我好像是一个巨人,周围的建筑物都变得矮小了,像被我踩在脚下似的。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
【分析】这段描写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我”登上了跳台后,俯视周围一切的内心感受。
五、课堂片段练习:
1、修改下面的心理描写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段作文,写的是某学生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修改示例一:加入了内心独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修改示例二:用环境描写表现心理。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修改示例三:用动作和神态等描写表现心理。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2、任选下面的一个场景,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1)我拿着不小心被我弄坏的东西,去向朋友道歉……
(2)本以为这次比赛的奖项与我无缘,没想到我居然榜上有名……
(3)我亲眼看见了妈妈带病给我准备一顿早餐的过程。
(4)奶奶病了,我打算冒雨去给奶奶买药……
(5)我给好朋友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今天要向他揭晓……
(6)其他场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心理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2、结合经典语段,感受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能结合不同的场合和人物特点,运用技巧,生动描写人物心理。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不同的场合和人物特点,运用技巧,生动描写人物心理。
一、导入: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我们文学殿堂里面,其实像雨果那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用他们手中的笔精彩地描绘出各色人物的例子多得数不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吧。
二、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心理描写的作用:
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深化主旨。
三、心理描写的种类:
(一)直接描写:
1、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内心独白就是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常常用“我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在心中发誓”等词语引出。
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得知自己上的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心理描写。“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分析】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弗朗士之前没有好好对待法语课,很多知识都还不会,但这已经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已经来不及了弥补之前的过失,表现了他愧疚和悔恨的心理。
2、用梦境和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
(?http:?/??/?www.baidu.com?/?s?wd=%E7%81%AB%E7%84%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
(?http:?/??/?www.baidu.com?/?s?wd=%E7%81%AB%E7%84%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
(?http:?/??/?www.baidu.com?/?s?wd=%E7%81%AB%E7%84%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析】刻画了小女孩天真、单纯,对温饱渴求的心理,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二)间接描写:
1、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
选段一: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分析】开头写山的高大和连绵,而且暮色降临,衬托了“我们”因担心无处住宿而焦急的心理;后面写忽然看见了梨树林,对梨树林美丽景色的描写,意味着有梨树就有人家,表现了“我们”喜悦的心情。
选段二: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莫怀戚的《散步》)
【分析】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表现了“我”为母亲而高兴的心情。
2、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
重点分析下面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选段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分析】“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切;“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希望“我”能从痛苦中走出来;“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动作描写,“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强忍住内心的悲痛,依然鼓励“我”。这些描写综合运用,都能侧面展现母亲的心理:虽然也很痛苦,但依然希望“我”乐观、坚强。
选段二: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分析】母亲“挡在窗前”的动作,是害怕落叶的景象更引起“我”的伤感;“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神态描写,虽然她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依然希望能通过赏花,让“我”快乐起来;母亲的语言描写,是因为“我”答应了去赏花,母亲很高兴;说到“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母亲很敏感,马上不说了,“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生怕刺激到“我”。这段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综合运用,生动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内心世界的变化。
四、心理描写的要求:
1、符合当时的环境、处境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到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有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莫顿·亨特
(?http:?/??/?www.baidu.com?/?s?wd=%E8%8E%AB%E9%A1%BF%C2%B7%E4%BA%A8%E7%89%B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走一步,再走一步》)
【分析】“我”爬到了很高的悬崖上,上下动弹不得。这段心理描写符合当时“我”的处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害怕和疲劳都已经麻木了。
2、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分析】当时是在举行游行大典,但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并没有穿衣服”的时候,皇帝是一定要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心理描写符合皇帝的身份、地位,也符合皇帝虚伪愚蠢的性格特点。
3、要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
我的心绷的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见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李元兴的《我的战友邱少云》)
【分析】想象地描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邱少云毅力顽强、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也表现了“我”内心十分悲痛,对战友邱少云的深深敬佩。
4、可以反映一时的心理,也可以表现心理变化的过程。
看下面的学生习作: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时,我放慢了脚步,心想着该怎么办。哎,与其这样,还不如坦然面对,既然犯了错误,那就应该向爸爸主动承认,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又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分析】这段话充分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由忐忑不安、不敢回家,到决定主动认错的过程。
5、可以加入修辞等表现手法,使心理描写更加生动。
例如:
我站在跳台上,向台下一看,只见下面水花飞溅。我好像是一个巨人,周围的建筑物都变得矮小了,像被我踩在脚下似的。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
【分析】这段描写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我”登上了跳台后,俯视周围一切的内心感受。
五、片段练习:
1、修改下面的心理描写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段作文,写的是某学生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修改:
100
修改示例一:加入了内心独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修改示例二:用环境描写表现心理。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修改示例三:用动作和神态等描写表现心理。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2、任选下面的一个场景,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1)我拿着不小心被我弄坏的东西,去向朋友道歉……
(2)本以为这次比赛的奖项与我无缘,没想到我居然榜上有名……
(3)我亲眼看见了妈妈带病给我准备一顿早餐的过程。
(4)奶奶病了,我打算冒雨去给奶奶买药……
(5)我给好朋友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今天要向他揭晓……
(6)其他场景
1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