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1节 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31 05: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磁场
第1节  磁现象
【课前准备】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通电导线、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4.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地球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并认识到该领域的历史探究过程.
2.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及用磁场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理论、类比、实验、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的仪器或工具随处可见,如磁带、磁盘、磁卡、电动机、手机、磁悬浮列车,而且在电视电影中也常常利用磁现象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
新课教学
1磁现象和磁场
【问题】郑和下西洋时茫茫大海中郑和的船队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
【回答】指南针
【问题】指南针是由什么制成的呢?
【回答】磁铁
一、磁现象
【问题】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回答】
【问题】什么叫磁性?
【回答】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什么叫磁体?
【回答】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包括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问题】什么是磁极?
【回答】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问题】自然界的磁体共有几个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
【回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极)、北极(N极) .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回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电流的磁效应
【问题】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而且磁极之间的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性质跟学过的哪种情况相似?
【点拨】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电荷之间的作用是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 是不是电和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点拨】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紧紧地吸在了一起,根据磁体的性质我们说刀叉也带上了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在莱顿瓶发电后,发现缝纫针也被磁化而具有了磁性;1774年,德国一家研究机构悬赏征解,题目是.电力与磁力是否存在物理相似性.但库仑、托马斯·杨、安培等认为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磁体不会对带电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随着对自然现象认识的深化,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认为就像电和光,电和热一样电和磁也也应该存在着联系.
【问题】开始,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回答】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是沿着物体连线方向,即都是所谓“纵向力”,受这个观念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实验均以失败告终.
【问题】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流磁效应的?
【回答】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演示】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现象】通电时小磁针发生了转动.
【问题】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回答】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归纳】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
【总结】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过渡】奥斯特实验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法拉第说.“他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如今充满光明.”
【问题】磁体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流对磁体也有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那么,这些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物就能产生?
【回答】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问题】为什么会想到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回答】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产生相互作用,那么,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必然会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则通过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问题】既然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对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吗?电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
【回答】有.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如图所示,通电导线与磁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通电导线与磁体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结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问题】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否相似?
【回答】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不是电荷之间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这一结论是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结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理得出的).通过类比,可以推断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也具有物质性.
【结论1】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结论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结论3】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问题】悬吊着的磁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呢?
【回答】说明地球的周围有磁场,地磁场对磁针产生了磁场力.
四、地球的磁场
【问题】为什么指南针可以用来辨别方向呢?
【回答】 地球是个很大很大的磁体,在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说明】①地球相当于磁体,这个磁体的N极在地理上的地球南极附近,而S极在地理上的
地球北极附近.也就是说地球的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之间并不重合,之间具有一角度,这一角
度称之为磁偏角.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西方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哥伦布,
比沈括要晚400多年!
②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地磁场有关,如候鸟和海龟长途迁徙而不迷失方向等等;
③宇宙中许多天体也具有磁场,太阳、月亮等。
【解说】有资料报道,地磁场方向正在逐步改变,南极已往西偏.最终南极到北极位置,北极到南
极位置.也有报道说,天体和物理学家与电脑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上次发生同等现象的时间是在
恐龙消失时.
【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掌握了磁场的概念并对“场”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磁性.可以利用磁场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问题.
【布置作业】
课本P82,问题与练习1,2,3、
【板书设计】
1 磁现象和磁场
一、磁现象
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包括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二、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三、磁场
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四、地球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