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美化作文的结尾
教学目标:
1、了解结尾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类型。
2、了解结尾的常见问题。
3、能运用恰当的手法使结尾增色。
教学重难点:
了解结尾的基本要求,并运用恰当的手法使结尾增色。
一、导入:
“凡事的收尾贵如皇冠。”——古罗马·奥维得
“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朝·谢榛
?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头是一篇文章良好的开端,那么一个好的结尾就是一台精彩表演的最后压台。它不但承担着交代文章内容的发展结果、完整结构的任务,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的画龙点睛,为进一步强化主题服务,因而好的结尾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雄健有力且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作文结尾的基本要求:
(1)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并巧妙点题。
(2)可以结合事件议论抒情。
(3)运用表现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学生作文结尾的常见问题:
1.
议论和主旨脱离。
题目:《团结的力量》
作文内容:关于小组成员配合画手抄报的经过。
结尾:我从来都没有发现,我们小组的每个人都很会画画。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很有潜力,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发现,就能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成功。
【点评】文章主要是表现团结的主题,而结尾是在说发挥个人潜力的问题,产生了偏离。
2.
结尾太空泛,最好能与事件相结合。
题目:《感谢》
作文大意:妈妈说她周五晚上要加班,我随口就说:“先给我做好饭再走吧!”那天晚上我放学回到家,本以为妈妈已经给我做好饭了,却发现什么都没做,我只好自己动手做。中间遇到了很多困难。结果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做好了饭,味道也不好吃。
结尾:我感谢我的母亲,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谢谢她。
【点评】这个结尾发表的感谢,有点无从说起的感觉。其实作者的本意是,妈妈没有给我做好饭,我只好自己做,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却让我懂得了“勇于尝试”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妈妈平时给我做饭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要感谢妈妈。
3.
结尾太肤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题目:《那一抹亮色》
作文大意:马路边有一个老大爷摔倒了,很多人都无动于衷地走开了,一个年轻人过去帮助了他。
结尾(一):这一幕,令我很感动,这就是平凡中的一抹亮色。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见到路边困难的人,也要无私地给予帮助。
结尾(二):这一幕,令我很感动,这就是平凡中的一抹亮色。在生活中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社会才变得如此温暖。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不也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吗?
【点评】结尾(一)只是落在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见到路边困难的人,也要无私地给予帮助”这个层次上;而结尾(二)引申到了更广的范围:“在生活中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社会才变得如此温暖。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不也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吗?”因此显得更加深刻。
四、常见的作文结尾:
作文结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以中考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为主,列出几种常见的考场作文结尾方式。
1、总结升华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最常见的,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点明中心,深化主旨。例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
2、首尾呼应式:
这也是学生考场作文中经常用到的结尾方式。首尾呼应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文章结尾再次点到“背影”,全文结构完整,抒发了对父亲深厚的感情。
3、启发式:
这种结尾或含蓄,或直抒胸臆,都会启发读者思考,文章所带来的广泛和深层意义。例如鲁迅的《故乡》的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尾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启发人们思考未来,去追求新的生活。
4、议论抒情式:
这种结尾直接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例如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的结尾:“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总结了老人的伟大功绩,并对他的精神由衷地赞美。
5、描绘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难度比较大,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通过描写或再现一段情景,渲染氛围,增添画意,从而更好地烘托主题。王润滋的《卖蟹》的结尾:“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这种诗情画意的结尾,给读者了无尽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读者久久地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
五、加入各种手法,来美化作文结尾:
以上所介绍的是中考作文一些常见的结尾方式。我们为了使结尾更精彩,可以在原有结尾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反复等;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呼应)。
例:说说下面的结尾用了什么手法?
1.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我望着那小小的捐款箱,它承载了太重的分量,它满载的每一个真诚,将会被带到充满希望的地方。
(排比、比喻)
2、“学海无涯,唯勤是岸。”知识如同海洋中的宝藏一样无穷无尽,而我,即将在一片崭新的学海里游泳,去发现更多美好的宝藏。
(引用、比喻)
3、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用自己单一的评价来划齐每一道标准线,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呢?
(排比、反问)
4、这一棵棵稚嫩的小苗种在山坡上,也种在了我的心里。到它们枝繁叶茂变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也长高了,我相信梦想成真的那一天会来到……
(想象)
5、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请你明智地选择自己要做哪种人。
(对比)
练习:为下面的作文补充结尾。
带着梦飞翔
梦想使青春染上金色,它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勇气。在青春的路上,让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带着自信与坚强,越过挫折,飞向成功。
夏日,知了在树上无力地控诉着阳光的毒辣,空气都变得灼热。我站在操场上,手中捧着一个篮球,抬头看着高高的篮球架,我对自己说:“一定可以的,只要坚持努力,一定可以投进的。”我向后退几步,右手轻轻的拍着球,球和地面接触的声音响应着我的心跳,我抿着嘴,按照老师教的动作,运球、瞄准、起跳,两手向前用力,只听得“砰”的一声,砸在了篮板上。我皱了皱眉,跑去捡球,心中有一丝沮丧。
我又站在球架下,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大概在第八次的时候,篮球随着我力度抛出,我屏住呼吸,看着球在球框的边缘出转了又转,我心想这次该成功了吧。却不想,这球不如我愿的掉在地上,随之一起落下的还有我心中的希望。我任由球在地上轻轻弹跳几下,自己愁眉苦脸得坐在地上。
怎么办,就这样算了吗?或许我天生就不是打篮球的料?不,不可以!我不能放弃。我仿佛听到了父母鼓励的话语,我仿佛看见了老师期望的目光。我要成功,我是下定了决心的,我也一定可以成功,我要实现的梦想。我抹一把头上的汗水,抖了抖衣襟,心里默念着老师教给我们的动作,带着热情和乐观再一次用力地把球投出去。我看着球在空中画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最后划入球框,同时我的脸上也洋溢出了明媚的笑容。
补充结尾:
【示例一】我终于学会了打篮球。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能实现梦想。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会坚持不懈地付出我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接近梦想并实现它,让我们一同带着梦飞翔。
【点评】这个结尾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起到了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能够围绕坚持不懈这一主题;并且特别注意了议论抒情与事件的结合。因此这个结尾补充得很恰当。
【示例二】梦想是一束光亮,它能照亮你心中的世界。打篮球或许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事情,但它却铸造了我心中的最美的梦,五彩斑斓。它送给的我两件法宝是“坚持”和“努力”,
我要带着它们,插上一双翅膀,勇敢地向着梦想飞翔。
【点评】这个结尾与中心事件相结合有所议论,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这个结尾的语言优美,用上了适当的修辞方法,进一步增加了议论和抒情的效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美化作文的结尾
教学目标:
1、了解结尾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类型。
2、了解结尾的常见问题。
3、能运用恰当的手法使结尾增色。
教学重难点:
了解结尾的基本要求,并运用恰当的手法使结尾增色。
一、导入:
“凡事的收尾贵如皇冠。”——古罗马·奥维得
“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朝·谢榛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头是一篇文章良好的开端,那么一个好的结尾就是一台精彩表演的最后压台。它不但承担着交代文章内容的发展结果、完整结构的任务,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的画龙点睛,为进一步强化主题服务,因而好的结尾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雄健有力且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作文结尾的基本要求:
(1)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并巧妙点题。
(2)可以结合事件议论抒情。
(3)运用表现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学生作文结尾的常见问题:
1.
议论和主旨脱离。
题目:《团结的力量》
作文内容:关于小组成员配合画手抄报的经过。
结尾:我从来都没有发现,我们小组的每个人都很会画画。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很有潜力,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发现,就能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成功。
【点评】文章主要是表现团结的主题,而结尾是在说发挥个人潜力的问题,产生了偏离。
2.
结尾太空泛,最好能与事件相结合。
题目:《感谢》
作文大意:妈妈说她周五晚上要加班,我随口就说:“先给我做好饭再走吧!”那天晚上我放学回到家,本以为妈妈已经给我做好饭了,却发现什么都没做,我只好自己动手做。中间遇到了很多困难。结果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做好了饭,味道也不好吃。
结尾:我感谢我的母亲,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谢谢她。
【点评】这个结尾发表的感谢,有点无从说起的感觉。其实作者的本意是,妈妈没有给我做好饭,我只好自己做,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却让我懂得了“勇于尝试”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妈妈平时给我做饭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要感谢妈妈。
3.
结尾太肤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题目:《那一抹亮色》
作文大意:马路边有一个老大爷摔倒了,很多人都无动于衷地走开了,一个年轻人过去帮助了他。
结尾(一):这一幕,令我很感动,这就是平凡中的一抹亮色。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见到路边困难的人,也要无私地给予帮助。
结尾(二):这一幕,令我很感动,这就是平凡中的一抹亮色。在生活中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社会才变得如此温暖。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不也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吗?
【点评】结尾(一)只是落在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见到路边困难的人,也要无私地给予帮助”这个层次上;而结尾(二)引申到了更广的范围:“在生活中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社会才变得如此温暖。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不也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多做点什么吗?”因此显得更加深刻。
四、常见的作文结尾:
作文结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以中考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为主,列出几种常见的考场作文结尾方式。
1、总结升华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最常见的,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点明中心,深化主旨。例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的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
2、首尾呼应式:
这也是学生考场作文中经常用到的结尾方式。首尾呼应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文章结尾再次点到“背影”,全文结构完整,抒发了对父亲深厚的感情。
3、启发式:
这种结尾或含蓄,或直抒胸臆,都会启发读者思考,文章所带来的广泛和深层意义。例如鲁迅的《故乡》的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尾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启发人们思考未来,去追求新的生活。
4、议论抒情式:
这种结尾直接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例如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的结尾:“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不禁叹服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普通的牧羊人油然升起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总结了老人的伟大功绩,并对他的精神由衷地赞美。
5、描绘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难度比较大,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通过描写或再现一段情景,渲染氛围,增添画意,从而更好地烘托主题。王润滋的《卖蟹》的结尾:“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这种诗情画意的结尾,给读者了无尽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读者久久地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
五、加入各种手法,来美化作文结尾:
以上所介绍的是中考作文一些常见的结尾方式。我们为了使结尾更精彩,可以在原有结尾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反复等;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呼应)。
例:说说下面的结尾用了什么手法?
1.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我望着那小小的捐款箱,它承载了太重的分量,它满载的每一个真诚,将会被带到充满希望的地方。
(排比、比喻)
2.
“学海无涯,唯勤是岸。”知识如同海洋中的宝藏一样无穷无尽,而我,即将在一片崭新的学海里游泳,去发现更多美好的宝藏。
(引用、比喻)
3.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用自己单一的评价来划齐每一道标准线,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呢?
(排比、反问)
4.
这一棵棵稚嫩的小苗种在山坡上,也种在了我的心里。到它们枝繁叶茂变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也长高了,我相信梦想成真的那一天会来到……
(想象)
5.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请你明智地选择自己要做哪种人。
(对比)
练习:为下面的作文补充结尾。
带着梦飞翔
梦想使青春染上金色,它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勇气。在青春的路上,让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带着自信与坚强,越过挫折,飞向成功。
夏日,知了在树上无力地控诉着阳光的毒辣,空气都变得灼热。我站在操场上,手中捧着一个篮球,抬头看着高高的篮球架,我对自己说:“一定可以的,只要坚持努力,一定可以投进的。”我向后退几步,右手轻轻的拍着球,球和地面接触的声音响应着我的心跳,我抿着嘴,按照老师教的动作,运球、瞄准、起跳,两手向前用力,只听得“砰”的一声,砸在了篮板上。我皱了皱眉,跑去捡球,心中有一丝沮丧。
我又站在球架下,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大概在第八次的时候,篮球随着我力度抛出,我屏住呼吸,看着球在球框的边缘出转了又转,我心想这次该成功了吧。却不想,这球不如我愿的掉在地上,随之一起落下的还有我心中的希望。我任由球在地上轻轻弹跳几下,自己愁眉苦脸得坐在地上。
怎么办,就这样算了吗?或许我天生就不是打篮球的料?不,不可以!我不能放弃。我仿佛听到了父母鼓励的话语,我仿佛看见了老师期望的目光。我要成功,我是下定了决心的,我也一定可以成功,我要实现的梦想。我抹一把头上的汗水,抖了抖衣襟,心里默念着老师教给我们的动作,带着热情和乐观再一次用力地把球投出去。我看着球在空中画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最后划入球框,同时我的脸上也洋溢出了明媚的笑容。
补充结尾:
100
【示例一】我终于学会了打篮球。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能实现梦想。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会坚持不懈地付出我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接近梦想并实现它,让我们一同带着梦飞翔。
【点评】这个结尾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起到了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能够围绕坚持不懈这一主题;并且特别注意了议论抒情与事件的结合。因此这个结尾补充得很恰当。
【示例二】梦想是一束光亮,它能照亮你心中的世界。打篮球或许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事情,但它却铸造了我心中的最美的梦,五彩斑斓。它送给的我两件法宝是“坚持”和“努力”,
我要带着它们,插上一双翅膀,勇敢地向着梦想飞翔。
【点评】这个结尾与中心事件相结合有所议论,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这个结尾的语言优美,用上了适当的修辞方法,进一步增加了议论和抒情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