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姜论劳逸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敬姜论劳逸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31 08: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敬姜论劳逸》学案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分析敬姜这一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自学自测】
一.解释重点字词
1.朝(
)其母
2.其母方(
)绩(

3.惧干(
)季孙之怒也
4.其以(
)歜为不能事主乎?
5.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
)(句式:
)耶
6.居(
),吾语(
)女
7.昔圣王之处(
)民也
8.劳(
)其民而用之
9.逸则淫(

10.祖(
)识(
)地德
11.师尹惟(
)旅牧相
12.宣序(
)民事
13.夕序(
)其业
14.夜庀(
)其家事
15.愆(
)则有辟(

16吾冀(
)而(
)朝夕修我
17.胡(
)不自安
以(
)是(
)承君之官
19.弟子志(
)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自研自悟】
敬姜的一番长论,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敬姜的劳逸观有没有过时,对你有什么启发?写出你的观点并联系现实说明理由。
【自练自提】
翻译下列句子
1.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2..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
3.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4.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白话译文:
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线,文伯说:“象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还要母亲亲自纺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觉得我公父歜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来,我讲给你听。
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不成材,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因此天子穿着五彩花纹的衣服隆重地祭祀太阳,让叁公九卿,熟习知悉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务。京都县邑各级官员在牧、相的领导下,安排事务使百姓得到治理。天子穿着三采花纹的衣服祭祀月亮,和太史、司载详细记录天象;日落便督促嫔妃们,让她们清洁并准备好禘祭、郊祭的各种谷物及器皿,然后才休息。诸侯们清早听取天子布置事务和训导,白天完成他们所负责的日常政务,傍晚反复检查有关典章和法规,夜晚警告众官,告诫他们不要过度享乐,然后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统筹安排政务,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政务,傍晚梳理一遍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他的家事,然后才休息。贵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课,白天讲习所学知识,傍晚复习,夜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直到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才休息。从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懈怠的。王后亲子编织冠冕上用来系瑱的黑色丝带,公侯的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覆盖帽子的装饰品。卿的妻子做腰带,所有贵妇人都要亲自做祭祀服装。各种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给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后祭祀土地接着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献上谷物和牲畜,男女(都在冬祭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功),有过失就要避开不能参加祭祀。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制度!君王操心,小人出力,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挖空心思偷懒呢?如今我守了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倘若懈怠懒惰,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自己图安逸啊?’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
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季家的老夫人不图安逸!”
敬姜论劳逸答案
自学自测
答案见注释和译文
自研自悟
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她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
敬姜絮絮叨叨一番长论,无非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因为她老人家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读之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消费至上成为主流的生活观,每虑及此,即忧心忡忡,有钱的尽情消费,没钱的只好望“物”兴叹,兴叹之余难免忧愤,如何和谐?我还是觉得应该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先不讲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的大道理,但求生活适度舒适足矣,过度消费,劳命伤财,颇为不值。
自练自提
见译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