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积累运用(32分)
1.用正楷或行楷字将下面的语句抄写在方格里。(4分)
百里而异习
千里而殊俗
2.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háng(
)辈
归xǐng
(
)
mò(
)然
huì(
)暗
撺(
)掇
羁(
)绊
冗(
)杂
凫(
)水
戛然而止(
)
人情shì(
)故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3分)
南京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治禽流感工作,广泛宣传预防措施,可谓是家喻户晓。
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性质而鲜为人知。
面对日本政府扣留中国“保钓”人员的行径,渔民们人声鼎沸,坚决保卫钓鱼岛。
数百头羚羊被盗猎者枪杀,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恨不得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4.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0分)
(1)式微式微,
?
(《式微》)
(2)青青子衿,
。
(《子衿》)
(3)江南可采莲,
。
(《江南》)
(4)白毛浮绿水,
。
(骆宾王《咏鹅》)
(5)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7)坐观垂钓者,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但使龙城飞将在,
。
(王昌龄《出塞》)
(9)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醉卧沙场君莫笑,
。
(王翰《凉州词》)
5.跟着名人学说话。请结合自己的学校生活,仿写句子。(2分)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我说:“
,
。”
《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成长的道路上,傅雷从(1)
,
(2)
,(3)
三个方面给予悉心指导。(3分)
阅读理解(33分)
阅读古诗,完成7-8题。(4分)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①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②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业师:法名业的禅师僧人。山房:指佛寺。丁大:作者友人。②之子:
这个人。
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尾联中诗人心态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完成9-14题。(16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使真在眼前了。
(节选自鲁迅《社戏》)
9.上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江南水乡的晚景,请分别举一例。(4分)
视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触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渲染的是一种静谧的气氛,作者却说连山像踊跃的铁兽,这一静一动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第二段看出,“我”对松林是很熟悉,为什么还会把松林误认成赵庄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试着分析文中的“我”由“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再到“于是赵庄使真在眼前了”三阶段的感情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语段,完成14-17题。(13分)
看戏(节选)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安装在舞台口底部的一排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从前面一排向后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演员所穿的古装袖端拖下来的部分,用白绸或绢做成。]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14.文中划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3分)
A.凋谢
B.枯萎
C.消逝
15.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表现女主角的表演才华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段中听不见的“回音”指什么?既然回音听不见怎么能淹没掌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段文字侧重描写的是
,
用来进行侧面烘托。(4分)
写作(55分)
18.请围绕下面两个几何图形展开联想。(按示例写几句内容相关联的话)(5分)
示例:看到圆形,我想起了圆圆的汉堡包,看到三角形,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的粽子;圆与三角结合起来,就想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笑,也有悲愁;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不少于600字。(50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答案
一、积累运用(32分)
1.(4分)略书写正确1分,书体正确1分,美观2分。
2.(10分)行
省
蓦
晦
cuān
jī
rǒng
fú
jiá
世
3.(3分)C
4.(10分)(1)胡不归
(2)
悠悠我心
(3)莲叶何田田
(4)红掌拨清波
(5)无为在歧路
(6)羌笛何须怨杨柳
(7)徒有羡鱼情
(8)不教胡马度阴山
(9)
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古来征战几人回
5.(2分)略
6.(3分)如何做人;如何对待艺术;日常生活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4分)7.(2分)寂静、清幽、清冷。(2分,至少写出2个词语)
8.(2分)示例一:焦急。诗歌前三联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时间的推移,夜色已深;故人期而未至,“孤”字更流露出诗人的焦急心态。示例二:平和。诗歌前三联描写了一幅静谧清幽的山中美景,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闲适;故人期而未至,诗人抚琴等待,足见诗人心态的平和。(情感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16分)
9.(4分)视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触觉:扑面的吹来
10.(3分)不矛盾,“踊跃的铁兽”是作者急切盼望看戏情绪的流露,周围静谧的环境也无法缓解急切的情绪,这是以静衬动的写法。
11.(3分)作者到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就是去赵庄看社戏(1分),又经历了白天不能成行的波折(1分),作者的此时的心情迫不及待,恨不得赵庄立即出现在眼前,所以才会误认(1分)。
12.(3分)惊喜--失望--迫不及待
13.(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将没有生命的山也写活了,渲染着作者急切看戏的心情。(2分)
(三)(13分)
14.(3分)C
15.(3分)唱腔、表情、动作。
16.(3分)回音指观众内心的共鸣(1分)。内在的心灵震撼淹没外在的掌声,表明观众对梅兰芳艺术的赞赏完全发自心底(2分)。
17.(4分)梅兰芳先生在穆桂英挂帅这出剧目中所表现的精湛艺术技艺(2分),观众们的情绪表现(2分)。
三、作文(55分)
18.(5分)略
19.(50)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