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
说明:
这是自己教学的原创案例,是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器材的教学实例让学生更容易体会生活中有物理,物理无处不在.
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导语:
“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刚才听到了我的说的内容吗?
这声音又从那里来的呀?你们是怎么听到的呀?这就是我们物理要学的第一课: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 这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为什么有声音呢?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相互交流1分钟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田:用手捏着喉咙,相互交流一下,注意感受一下手上有什么感觉?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交流与评估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知道了什么叫探究,怎么探究,再用实验2 我们把笔放在桌子上,用手拍桌子声,观察有什么现象呢?
注意:不说话了,喉咙还在振动吗?桌上的刷子不跳了,还声音吗?2、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思考与练习 具体说明下列声音是由那些物体振动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敲锣发声,________在振动;拉小提琴时,______在振动;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___;开起电扇时,听到“呼呼”的叫声,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小纸屑______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振动,都可以发声。
4、声音可以保存(记录)下来。如用
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这说话时是由于我的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那如何传到你们的耳朵里去了的呢?
猜想与假设: 我们之间有某种东西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1) 让同学把耳朵紧贴课桌,轻轻敲一下,感觉有声音吗?鱼在水里,为什么一石击起千层波后,鱼全跑了呢?我说的这些,你们都听到了吗?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介质,都有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没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交流与评估 要学会归纳和推理
4、(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使空气疏密相间,向前传递。)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水波-----声波 (类比)
思考与练习 P14 1.1-4 真空罩中的钟声音如何变化?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说明______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于是只能通过______交谈。1.1-5 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通话? 我们平时说话是靠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呢?声音在空气中是以_____形式传播的。
三、声速
提出问题: 我们都知道,雷声肯定是振动产生的,同时生产的还有闪电,想想,我们通常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的呢?节日看远处的焰花,是先看到五光十色的火光,还是先听到爆炸的声音呢?
猜想与假设: 光速和声速不一样
设计并进行实验: 同学们观察P1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思考(1)声束写那些因素有关?(2)声速有什么特征?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V声=340 m,/s,读作340米每秒,表示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是340m2、声音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V固>V液>V气3、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不同。
交流与评估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状态和温度有关。
思考与练习 1.在不同的_____中,声速是不同的;同种介质,______不同,声速也不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m/s。 2.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 A.空气 B.水 C.软木 D.钢管 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听到____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因为声音在_____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____中的传播速度。如果在钢管中装满水,继续做上述操作,甲同学将会听到_____次敲击声。 5.在夏季的雨天,一个人看到闪电后6s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距人有多远?(假定此时声速为340m/s)
四、回声
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有时走在山弯里听到有人在重复刚说的话?为什么屋里说话比操场上更响亮?
猜想与假设: 回声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回声。
(只要有障碍物,声音都可以被反射回来,那我们教室里,声音在遇到墙壁也应该反射回来,但为什么没有听到回声呢?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晚0.1s 以上(发生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在17m以上。(注意强调“以上”一词,计算是就它作为临界值)
应用与练习: 1、回声定位测距离P16 第4题一艘测量船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射声音,2.6s后听到回声,问这海水有深?生体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在__________m以上,人耳才能区别出回声?2、利用回声,加强原声。为什么屋子说话比旷野说话更响亮?-----屋子距离在17m以下,回声和原声混在一声,使原声加强,所以屋子说话比旷野说话更响亮
变式作业: (1)一辆汽车停在山路上,前面有座悬崖,司机按喇叭2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离悬崖的距离多远?(2)一辆卡车以30m/s的速度朝向一个隧道行驶,司机鸣笛后2.2s听到了回声,那么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