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专项 信息、图表和科学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6专项 信息、图表和科学方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7-04 08: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36专项 信息、图表和科学方法
点击重难点
1图表信息题就是以图像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围绕材料而精心设计问题的一娄科学试题。此类题题型复杂,取材范围广,而且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可涉及高新技术、社会生活热点、环保、资源利用等。试题有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及探究性。
2图表信息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折和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所需要的条件一般在图像图表或数据表格中寻求,要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充分挖掘信息,从而将问题解决。
评析中考点
考点1 一名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乳酸 D CO2、乳酸、O2
※思路点拨※
运动员进行长跑锻炼时,需要的能量多,需要消耗的氧气量多,但人体血液中的合氧量不能迅速增加,葡萄糖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解答辨析※
正在进行长跑锻炼的运动员氧气量迅速减少、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随着血液中含氧量的迅速减少,体内乳酸含量迅速增加。所以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乳酸、CO2、O2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体内物质的转化、人体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状态下物质的代谢过程。解本题时要特别注意R和P的变化。
考点2 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四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展开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
(2)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思路点拨※
从四种生物净光合放氧率随水温变化的曲线与一年中气温变化的情况解答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和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的原因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解答辨析※
(1)据图推测,一年中随着气温的升高,生物净光合放氧率最先达到最大值的是菹草。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由于夏季气温一般在30℃左右,从表中数据可知30℃左右时,生物净光合放氧率达到最大值的是颤藻。
(2)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由题意可知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所以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考点点评※
本题利用四种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温变化的实验考查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温变化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曲发与温度变化的特点。
考点3 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l 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 m。
(2)如图l所示,·物体在F=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距离时问图像如图2,则拉力的功率为 。
※思路点拨※
(1)利用声音的反射特点和s=vt计算。
(2)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可知物体的速度,然后根据P=Fv即可计算拉力的功率。
※解答辨析※
(1)因为v=340m/s,t=0.1 s,则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l 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的距离s=vt=×340m/s×0.1 s=17m
(2)由图2可知,P=Fv=10N×2m/s=20W。
※考点点评※
本题利用传感嚣显示图像考查距离、速度、时间的关系和功率的计算。
考点4 张林同学设计了一个风速仪,图甲是它的原理示意图。定值电阻Ro=10欧,R1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电源电压恒为3伏,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风压板是一块长方形的轻质塑料板,它的面积为0.4米2。
(1)在电路中连入RO的目的是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15安,风压板上所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此时的风速为多少
风级 名称 风速(米/秒) 风压(帕)
0 无风 0~0.2 0~0.025
1 软风 0.3~1.5 0.056 ~0.14
2 轻风 1.6~3.3 0.16~6.8
3 微风 3.4~5.4 7~l8
4 和风 5.5~7.9 19~39
5 清劲风 8.0~10.7 40~72
6 强风 10.8~l3.8 73~119
(3)你认为此风速仪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思路点拨※
由图乙可知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24N时其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中将没有电阻而会出现短路现象,所以在电路中连入RO,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当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15A,可计算出R1的阻值,然后在图乙中查得风压板上所受到的压力,再在表中查得此时的风速。
此风速仪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从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去思考。
※解答辨析※
(1)防止电路发生短路
(2)解:。
R1=R—RO=20欧一l0欧=10欧。
查图得F=16牛。

查表得风速v=8米/秒。
(3)风速达到一定值后,电流表的示数不再变大,无法显示风速大小。
※考点点评※
本题利用传感器的应用并结合图表考查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及压强的计算。解题时利用图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
聚焦失分点
易错 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图l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O2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对症下药※
图表题解答时要注意实际应用与曲线变化特点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曲线中的关键点所表示的意义本题选D。
※提分练习※
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有关信息对下列图像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①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密度大小
B 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自通过的路程
C 图③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电动机在对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D图④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用电器在对应电压下的电功率
探究与思考
探究1 表中是国家划“饮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洒驾车 20毫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醚<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2)饮酒会使人的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 驾车。
(3)在治理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甲是酒精检测仪,图乙是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RO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该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丙。如果图乙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司机吹小的气体中酒精含量就 。
※解答辨析※
(1)乙醇(C2H5OH)中碳、氧、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12:3:8。
(2)饮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或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查表得属于醉酒驾车。
(3)从乙图和丙图中可知,如果图乙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R的电阻值越小,则司机吹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就越大。
※考点点评※
本题利用当前社会热点酒驾为载体,考查饮酒的危害和酒精检测仪的功能与科学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图表的应用。
※跟踪练习※
1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取其中部分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甲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放入的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乙图所示。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若放入的士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乙图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丙图中 图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其结果可用丙图中 图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
探究2 (1)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整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 ,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2)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
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 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细管半径/nlm 细管两端压强差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 水 l p 100
2 油 l P 2
3 水 2 p 1600
4 油 2 p 32
5 水 3 P 8l00
6 水 1 2p 200
7 水 1 3p 300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 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
②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 蓖麻籽油的η/Pa·s 水的η/×l0-3Pa·s 空气的η/×10-6Pa·s
0 5.3 1.972 17.l
20 0.986 1.005 18.1
40 0.231 0.656 19.0
60 0.080 0.469 20.0
可见: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
的升高而 。
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足3
mm,l 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
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 。
(3)由于流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动的
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的流体阻力可用公式f=6πηRv表示。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ρ0、粘滞系数为η的液体中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请推导出速度v的数学表达式:v= 。
※解答辨析※
(1)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
(2)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大于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②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 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
(3)
※考点点评※
本题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通过实验数据和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分析归纳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特点。本题是科学知识和数学推导相结合的一道较难的题。
※跟踪练习※
2 (1)甲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
急。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
氧化钾KO2)接触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O2+2CO2═══2X+3O2,则X的化学式是 。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准备选择乙图装置中的 (填编号),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 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它的体温 ,有尖尖的喙可以 压强(填“增大”或“减小”),有利于啄破树皮,找到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 。
2 下列实验现象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纸片会靠拢,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乙图中,滚摆上升时,滚摆的势能转化为滚摆的动能
C丙图中,右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指受到的压力更大
D丁图中,罩内传出的铃声逐渐减弱,说叫电铃振动逐渐变弱
3 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l 2 3
A 染色体 DNA 基因
B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C 细胞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D 细菌 真菌 分解者
4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相符的是( )
A用红墨水和水扩 B以木块移动的
散研究分子的 距离表示钢球
运动 动能的大小
C用铁屑显示磁体 D研究铁生锈
周围磁场的分布
5 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逐渐减少,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如图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渔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
;为了保证鳕龟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 %最合适、
6 在一个湖泊中发现了五种不同的生物,分别是鱼、虾、河蚌、小球藻和水蚤,并对它们的食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
生物种类 鱼 河蚌 小球藻 虾 水蚤
食物 虾 水蚤、小球藻 / 水蚤 小球藻
(1)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这些生物中,生产者是 。
(2)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7 表中为某地区中小学生2001年与2009年近视率调查分析情况。
年份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2001 15377 994 6.5 19401 409l 21.l 6483 3 370 52.0
2009 24748 2315 9.4 1925l 8379 43.5 16767 12131 7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决定
B两次调查比较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两次调查比较可知,初中生的近视率增加幅度最大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8 小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对部分电学知识整理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
电阻:欧姆 法拉第:电磁感应
电功:千瓦·时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测电笔:测电阻
电能表:测电功
电饭煲: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A物理量及单位 B科学家及贡献
C测量仪器及用途 D家电及能量转化
9 如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四组概念中依次与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
A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B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C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
D原子、中子、原子核、质子
10 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1号线 起讫点 车站(个) 线路长度(km) 资金:亿元) 速度(km/h) 建设期(年)
总长 地下 地上
一期 高桥西 东外环 19 21.3 14.4 6.9 99.8 33 2009~2014
二期 东外环 北仑 17 23.3 0 23.3 45.0 42 2012~2015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填“高”或“低”)。
(2)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为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 h。
(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
11 如图是根据实验记录作出的折线图,分析该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2)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举一例)。
12 如图所示是电热水器原理的简易示意图,通过开关S可以使热水器处于加热或保温状态。闭合开关S时,热水器处于 状态,此时电能转化为 能。在热水器的蓄水桶中装水至最高水位后,桶中水的质嚣为10kg,把这些水由28℃加热到98℃时需吸收热量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冲击高分※
1 小敏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I0,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b)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0到t1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B t1到t2时间内,小车速度不变
C t2到t3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D t3到t4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小
2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 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的装置,编号为l~6。在瓶中各加入0.01g/mL的NaHCO3溶液约500mL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份黑藻分别放入l~6号装置中。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一 1.8 5.0 9.0 12.0 21.0 19.0
二 1.8 5.3 8.0 11.5 20.0 18.0
三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请分析该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瓶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步骤③中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的目的是 。
(3)根据装置图,表中备组次的实验数据的读出方法是 。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3 某学生做了锌和稀硫酸反应的五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组序 加入锌的质量/g 硫酸溶液体积/mL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g
1 1.30 40.0 3.20
2 2.60 40.0 x
3 3.90 40.0 9.60
4 5.20 40.0 10.60
5 6.50 40.0 y
(1)表格中x= g,y= g。
(2)上述五组实验中,反应后硫酸有剩余的是 (填组序号)。
(3)若该实验用的稀硫酸密度为l.l0g·mL-1,列式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数。
(4)将加入的锌的质量与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关系正确表示在图中。(纵坐标表示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的锌的质量)
4 人的高矮胖瘦千差万别,引起体形差异的原因很多,遗传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居住地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形状和大小。如赤道附近的尼罗河人,身材瘦高;而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则身宽体壮。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的种族之间人的体型有较大差别。如图,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种族的居住地纬度和平均骨盆宽度。骨盆越大,人的体型就越粗壮。相反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如稗格米人和尼罗河人居住地的纬度相同,但却身材矮小。
为什么人类的体型会与地理位置相关呢 人类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居住地的气候影响了人体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皮肤表面积越大,身体散发的热量越多;体重越大.身体产生的热量越多。人体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稳定的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
(2)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3)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形成这种体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

(4)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写出一点) 。
(5)不同种族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小刚根据有关材料和知识设计了一份“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的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20至35周岁的人。请你在表中项目的空白处(有▲的地方),填上你认为和该研究问题最有关联的调查项目。
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的调查表
项目姓名 年龄 性别 种族 ▲ ▲ 居住地地理位置 ……
5 钱江晚报报道舟山“碘过量”:有舟山市民说,一位原本很帅气的舟山小伙子,因患甲状腺疾病,跟球突出,脖子粗大,身体消瘦。因此呼吁大家再也不能吃加碘盐了。舟山的医学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因此开展了“舟山海岛地区城镇居民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浙江沿海地区食盐中是否有必要加碘值得关注”。
(1)如图甲是上述调查得到的图表之一,此图表能够反映出的信息是 。
A该地区居民中患甲状腺瘤的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一半
B该地区女性居民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
C该地区居民巾甲状腺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D该地区居民比其他地区居民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
(2)“碘是智慧元素”,它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若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倒》,食盐加碘成为一项国家政策。
(3)“加碘盐”一般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4)如图乙为某品牌食盐的产品说明,其中“含碘量(35±15)毫克/千克”表示在每千克“加碘盐”中含碘元素(35±15)毫克,符合国家食盐含碘量的标准。以含碘量35毫克/千克为标准,食盐厂家应该在1千克食盐中加入多少毫克碘酸钾
(5)“碘是一把双刃剑”,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初中生每天碘元素适宜摄入量约为0.15毫克。假设碘元素全部来自“加碘盐“,你一天最多可以摄入含碘量为35毫克/千克的食盐多少克
(6)人体所需碘元素并非全部来自“加碘盐”,人们可以从饮用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摄取碘元素,如图丙为部分海产品含碘量。请根据报道内容及以上的分析计算结果,并参考图丙,针对舟山“碘过量”现象,为舟山市民提一条建议。
6 某汽车公司组织了一次新车型节油大赛,比赛分两组:第一组使用A型车(排量l.6升);第二组使用B型车(排量2.0升)。A、B型车外观和体积相同,属于问一产品系列。
(1)你认为可以作为比赛评价标准的是 (填序号)。
①消耗相同体积的汽油,比谁行驶的路程长。
②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消耗的汽油体积少。
③行驶相同的路程,比谁用的时间短。
④用“”的比值大小作比较。
(2)表中是三位车手的比赛成绩,第一组比赛中最节油的选手是 。
组别 选手 驾驶车型 行驶时间(分钟) 行驶路程(千米) 耗油量(升)
第一组 马健 A型 1 23.2 20.23
董杰 A型 1 28.6 22.59
陈超 A型 l 27.5 22.80
第二组 马健 B型 1 15.3 17.68
董杰 B型 1 18.2 19.10
陈超 B型 1 17.3 18.25
(3)从本次比赛数据看, 型车比较节油。
(4)近年来,政府鼓励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车有什么意义
7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低谷时,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的电能把水抽到高处蓄水库中;用电高峰时,再利用蓄水库中的水发电。某地拟建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如图是该项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专家们经过研究,决定将蓄水库建在图中左边的高地A上,原因是左边高地地势相对较高,蓄水库注水后,水储存的 能更多,从而转化出来的电能就更多。
(2)经过实地勘察,工程师们选择了两条线路AB、CD,其中作为输送建筑材料的线路是
,理由是 ,而另一线路将用于架设输水管道。
(3)若蓄水库的总库容量约2.5 ×107m3,要将山脚湖水中的水用抽水机注满蓄水库,最少需对水做功多少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8 调光台灯上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旋钮,调节旋钮可控制台灯的明暗。为了研究台灯亮度与台灯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小丽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她将标有“3伏,l瓦”的小灯泡接在电源电压恒为4.5伏的电路中进行实验研究。
(1)当电压表的读数为 伏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安。
(2)小丽同学在实验中获得了如表所示的数据,请通过计算说明,随着台灯实际功率的增大,台灯亮度如何变化。
实验次数 l 2 3 4
乜压表的示数(伏) 0.90 1.14 1.60 1.96
乜流表的示数(安) 0.40 0.38 0.32 0.28
小灯泡的亮度 逐渐变暗
(3)为了便于研究台灯亮度与台灯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请你对小丽同学的电路连接进行改进。(用文字表达即可)
9 义乌在啤酒的制作过程中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某科学研究小组利用酵母菌展开了以下实验:将酵母菌放在10mL培养液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均匀取样1mL,4次取得的培养液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如表所示(每次样品测定后均放回原培养液)。
取样次数 酵母菌数量(万个) pH
l 82 5.4
2 100 5.0
3 121 4.8
4 121 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酵母菌的作用,使其周围呈 性环境。
(2)由数据可知,l mL该培养液中最多能容纳的酵母菌数量为 万个。
(3)在随后进行的第5次取样时,发现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仅为76万个,在排除了其周围环境酸碱度的影响后,研究小组对此结果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这一解释应该是 。
10 如图所示,在一个上面开口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一
定量的水,水面距底部的高度为H。现在容器的底
部开一个小孔,水从小孔中流出来,则能正确反映
水面的高度日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
答案
提分练习
A
跟踪练习
1(1)过氧化氧的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氧浓度 a (3)温度、光照、气压等(合理即可)
2(1)K2CO3 (2)略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恒定 增大 适应
2 A 3 B 4 D
5网眼越大,种群相对数量越多 33
6 (1)小球藻 (2)小球藻→水蚤→虾→鱼
7 C 8 C 9 B
10(1)高 (2)0.20 (3)37.17
11(1)人骑车消耗的能量与他和自行车的质量的关系 (2)在相同条件下,人和自行车的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合理即可)
12加热 内 2.94×106
冲击高分
1 C 2(1)为黑藻进行光合作用持续提供CO2,维持实验瓶中CO2浓度的稳定 (2)排除室内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探究下的不同光照强度 (3)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4)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3 (1)6.40 10.60 (2)1、2、3 (3)略 (4)略
4 (1)皮肤 (2)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越粗壮(骨盆宽度越大) (3)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4)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合理即可) (5)身高饮食习惯(合理即可)
5 (1)B (2)呆小症 (3)B (4)58.98毫克 (5)4.29克 (6)略
6 (1)①②④ (2)略 (3)略 (4)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合理即可)
7 (1)重力势 (2)CD等高线排列稀疏,坡度缓 (3)最少需对水做功1.25×1014J。
8 (1)1.5 0.33 (2)台灯的亮度增大,计算略。 (3)略
9 (1)酸 (2)121 (3)略
10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1 页 (共 2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