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探索乐园
【例1】伸出你的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数:1,2,3,4,5,6,……。当数到80时,80在哪个手指上?当数到133时,133在哪个手指上?
解析:
这是一道周期性规律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字的周期性排列规律。由题意可知,从大拇指到小指再到食指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周期是8,由此分别用80和133除以8,看求出的得数,如果是整数,答案就是此循环数中的最后一个数字;如果有余数,看余数在循环数中第几个数对应的手指即可。
解答:
由图可知,从大拇指到小指再到食指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周期是8。
80÷8=10(组)
133÷8=16(组)……5
答:80在食指上,133在小指上。
101-6
82
4
9第七单元
认识吨
【例1】一头小象有多重?(用“吨”作单位)
解析:
此题需要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经过等量代换得出新的等量关系,从而求得结果。根据题意可知,1只北极熊的质量=2只老虎的质量;1头小象的质量=2只北极熊的质量,中间量是北极熊的质量,所以1头小象的质量=4只老虎的质量,1只的老虎的质量是
250千克,4只老虎的质量是250×4=1000(千克),也就是1头小象的质量是1000千克,即1吨。
解答:
250×4=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答:一头小象有1吨重。
【例2】看图回答问题。
一个西瓜的质量相当于几个桃子的质量?
如果一个桃子重约250克,则多少个西瓜重约1吨?
解析:此题需要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经过等量代换得出新的等量关系,从而求得结果。根据题意可知,1个苹果的质量=2个桃子的质量;1个西瓜的质量=10个苹果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是中间量,由此可知1个西瓜的质量=20个桃子的质量,若1个桃子重250克,则1个西瓜重是:250×20=5000(克)=5千克。1吨=1000千克,求多少个西瓜重1吨就是求1000里有几个5?1000÷5=200(个)。
解答:
(1)1个西瓜的质量相当于20个桃子的质量。
(2)1个西瓜重:250×20=5000(克)
5000克=5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5=200(个)
答:200个西瓜重约1吨。
【例3】A、B、C、D四个仓库,一字排开(如下图),相邻的两个仓库间的距离都是100千米。A仓库有货物9吨,B仓库没有货物,C仓库有货物6吨,D仓库有货物8吨,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1千米要1元钱,那么最少要花多少钱?
解析:
有四个仓库,要把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里面,共有四种方案即分别全部运往A,B,C,D四个仓库。
对于方案一:都运往A仓库,B仓库中没有货物,只需将C,D仓库中的货物运往A仓库即可。
而C仓库距离A仓库的距离为(100×2)千米,D仓库距离A仓库的距离为(100×3)千米,先将它们距A仓库的距离和它们中的货物吨数以及运每吨货物需要的钱数相乘,即可分别得到将它们中货物运到A仓库所需要的费用。
然后把它们各自的费用相加,即可得到方案一总费用,接下来,按照同样的方法对都运往B,C,D仓库三种方案所花的费用进行讨论,最后比较四种方案所花的钱哪种最少。
解答:
方案一:都运往A仓库
C的费用:100×2=200(千米)
200×6×1=1200(元)
D的费用:100×3=300(千米)
300×8×1=2400(元)
总费用:1200+2400=3600(元)
方案二:都运往B仓库
A的费用:100×9×1=900(元)
C的费用:100×6×1=600(元)
D的费用:100×2=200(千米)
200×8×1=1600(元)
总费用:900+600+1600=3100(元)
方案三:都运往C仓库
A的费用:100×2=200(千米)
200×9×1=1800(元)
D的费用:100×8×1=800(元)
总费用:1800+800=2600(元)
方案四:都运往D仓库
A的费用:100×3=300(千米)
300×9×1=2700(元)
C的费用:100×6×1=600(元)
总费用:2700+600=3300(元)
3600>3300>3100>2600
答:都运往C仓库花费最少,最少要花2600元。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1】选择: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则(
)
A
甲的周长大于乙的周长
B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解析:此题考查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解题的关键是图形周长的大小与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有关,与图形的大小无关。本题甲、乙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对边相等,中间是甲和乙的公共边,所以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解答:
B
【例2】一只小虫子爬向菜地,有两条路,两条路线一样长吗?
解析:此题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观察图形发现,组成图形的每条边都是直的,相邻两边组成直角。所以可以把水平方向的短线段向下平移到长线段的位置,由此看出这些短线段正好把长线段铺满,所以可知水平的所有短线段的和等于水平的长线段。用同样的方法把竖直方向的短线段平移,可以得出竖直的所有短线段的和等于竖直的长线段。从而得出路线①的长度等于路线②的长度。
解答:
两条路线一样长。
【例3】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是12米、宽是8米、一面靠墙的长方形鸡舍,最少需要里把多少米?最多呢?
解析:
此题考查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此题主要运用这一特征来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可知本题有两种情况,分情况解答即可。(1)最少需要多少米,长边靠墙,求出其余的一个长和两个宽的和即为篱笆的长;(2)最多需要多少米,短边靠墙,求出其余的两个长和一个宽的和即为篱笆的长。
解答:
(1)宽靠墙:12×2+8
(2)长靠墙:12+8×2
=24+8
=12+16
=32(米)
=28(米)
32>28
答:最少需要28米,最多需要32米。
【例4】小猴子长大了,猴妈妈让小猴子每天早晨沿着右边的木梯上下爬一个来回。你知道小猴子每天爬的路线有多长吗?
解析:
此题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观察图形发现,组成图形的每条边都是直的,相邻两边组成直角。所以可以把水平方向的短线段向下平移到长线段的位置,由此看出这些短线段正好把长线段铺满,所以可知水平的所有短线段的和等于水平的长线段。用同样的方法把竖直方向的短线段平移,可以得出竖直的所有短线段的和等于竖直的长线段。小猴子每天爬行的路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
(5+4)×2
=9×2
=18(米)
答:小猴子每天爬18米。
【例5】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此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图形可知,大长方形的长是小长方形的长的3倍,而宽是需要长方形的一个长和两个宽的和。小长方形的长的3倍是宽的4倍,由此可以求出小长方形的宽,然后就可以求出大长方形的宽就是求出大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
小长方形的宽是:8×3÷4=6(厘米)
大长方形的长是:8×3=24(厘米)
大长方形的宽是:6×2+8=20(厘米)
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4+20)×2=88(厘米)
【例6】如下图所示,用四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回字形图形,外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拼组,分析各图中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外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20÷4=5,那么外面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5cm。根据图形可知,长方形的长宽之和就等于外面大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乘以2,据此解答。
解答:
20÷4=5(厘米)
5×2=10(厘米)
答: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实际10厘米。
【例7】有4个同样的正方形如右图所示重叠,如果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重叠部分为边长的一半,求重叠后图形的周长。
解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组合图形周长的题目,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正方形和最后一个正方形各相当于3条边的长度,2×3×2=12(米)中间的每个正方形露在外边的长度相当于2条边的长度,2×2×2=8(米)由此可以求得重叠后图形的周长。
解答:
2×3×2+2×2×2=20(米)
答: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20米。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例1】小华在计算“135-O÷5”时,先算了减法,得到的最后结果是16,你知道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
解析:
因为后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16,所以被除数是16×5,利用被减数135-80,即是O的数值,
代入原式计算正确的得数即可。
解答:
135-16×5=135-80=55
135-55÷5=11
答:正确结果是11。
【例2】在下面O里填上“+”、“-”、“×”、“÷”,分别使等式成立。
16O6O9=70
90O6O9=6
解析:
此题是关于填运算符号的题目,解题关键是掌握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第一道题结果为70比左边的每个数都大,所以左边不能填除法,只能把家、减、乘代入试着求得结果。第二道题结果是6比左边的每个数都小,所以左边不能填乘法和加法,只能把减法和除法代入式试着出结果。
解答:
16+6×9=70
90÷6-9=6
【例3】买4件上衣要花588元钱,买1条裤子要花123元钱,自己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解析:
分析题意可提问题: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多少元钱?
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只需要把上衣的单价和裤子的单价相加即可。所以需要先求出上衣的单价,利用单价=总价÷数量可求出1件上衣的价钱,再把二者相加即可得答案。
解答:
588÷4+123
=147+123
=270(元)
答: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270元钱。
【例4】李阿姨去文具店进文具,不小心把买文具的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个书包的价格吗?
购物发票
品种
数量
单价
金额
书包
7
文具盒
43
5
215元
474
解析:
从购物发票中可以看出,买书包和文具一共花了474元,买文具盒花了215元。由此可得买书包花了474-215=259(元),要求一个书包的价钱,利用买书包的总钱数÷书包的数量=每个书包的价格。
解答:
(474-215)÷7
=259÷7
=37(元)
答:每个书包的价格是37元。
【例5】后勤王老师去买生活用品,你能帮她算一算每台饮水机的价钱吗?
品种
数量
单价
金额
拖把
4
36
144元
饮水机
2
?
合计
314元
解析:
首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有用的信息:买拖把共花了144元,买拖把和饮水机共花了314元。这样可知用总共的钱数减去买拖把花的钱数就是买饮水机花的钱。然后根据饮水机有2台,利用单价=总价÷数量就可求出一台饮水机的价钱。
解答:
(314-144)÷2
=170÷2
=85(元)
答:每台饮水机的价钱是85元。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例1】按要求组数。
(1)由5个千、3个百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由5个千、3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解析:
(1)这个数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由5个千即千位上是5,3个百即百位上是3,其余数位上没有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由5个千即千位上是5,3个一即个位上是3,其余数位上没有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
(2)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哪一位上是几就读几,数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数末尾的0都不读。
解答:
(1)5300
读作:五千三百
(2)5003
读作:五千零三
【例2】由4,7,0,8组成四位数,最大的四位数是(
),
最小的四位数是(
)。
解析:
写最大的四位数时,把最大的数字放在千位上,把剩余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上。据此把8放在千位上,把7,4,0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上,这个数为8740。写最小的四位数时,把最小的不为0的数字放在千位上,把剩余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上。据此把4放在千位上,把0,7,8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上,这个数为4078。
解答:
最大的四位数是:8740;最小的四位数是:4078。
【例3】妈妈要买一件81元的裙子,每天省下9元,从8月10日开始攒,她能在8月几日买下这件裙子呢?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要攒钱的天数。用裙子的价钱81元除以每天攒的钱数9元就是要攒钱的天数9天;接着就是求能买下的日期,用开始的日期8月10日加上要攒钱的天数9天再减1就是能买下的日期8月18日。
解答:81÷9=9(天)
10+9-1=18
答:她能在8月18日买下这件裙子。
【例4】某运动队要买8个足球,现有甲、乙两家商店可以选择,两家商店的足球价格都是50元,但商店的优惠方法不同。
甲店:买5个足球免费赠送1个,不足5个不赠送。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10元。
为了节省费用,应该在哪家商店购买?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到甲、乙两家商店买8个足球需要的钱数,进行比较,钱数少的就是最便宜的。甲店:买8个足球只能获赠1个,即需要花8-1=7(个)足球的钱50×7=350(元)。乙店:每个足球优惠10元,实际每个足球的价钱是50-10=40(元),8个足球的价钱是40×8=320(元),再比较大小后得出结论。
解答:
甲店:8-1=7(个)
50×7=350(元)
乙店:50-10=40(元)
40×8=320(元)
350元>320元
答:为了节省费用,应该在乙家商店购买。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例1】找出下面每行数的变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2
6
24
120
(
)
…
(2)
1
4
9
16
(
)
(
)
(3)
2
5
11
23
47
(
)
解析:
此题考查找数字规律的问题。解题关键是找出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固定的或规律性的和、差、积、商等的关系。(1)第一个数乘2得第二个数,第二个数乘3的第三个数,第三个数乘4得第四个数,所乘的数依次为2,3,4,……也就是按自然数的顺序乘;(2)第一个数是1×1的结果1,第二个数是2×2的结果4,第三个数是3×3的结果9,第四个数是4×4的结果16…
…也就是第几个数就是几乘几的结果;(3)第一个数乘2加1得第二个数,第二个数乘2加1得第三个数,第三个数乘2加1得第四个数,第四个数乘2加1得第五个数……也就是前一个数乘2加1得后一个数。
解答:
(1)720
(2)25
,36
(3)95
解析:
要想求出从1楼到5楼共有多少级台阶,就要知道每个楼层有多少级台阶和走的层数。先求出每个楼层有多少级台阶,从1楼走到3楼需要经过3-1=2(个)楼层,由此可得每个楼层有36÷(3-1)=18(级)台阶,那么从1楼到5楼需要走5-1=4(个)楼层,用每个楼层的台阶数18乘以需要走楼层数就是从1楼到5楼共有的台阶数。
解答:
36÷(3-1)=18(级)
18×(5-1)=72(级)
答:需要走72级台阶。
【例3】一条走廊长50米,每隔5米放一盆花,这条走廊一侧要放多少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花)
解析:
本题属于植树问题类型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间隔数。解题的方法为用除法的意义,求出50里面有几个5,即求出间隔数。由题意知两端都要放,则用间隔数加1后就是一共要放的盆数。
解答:
50÷5+1
=10+1
=11(盆)
答:这条走廊一侧要放11盆花。
【例4】王阿姨进了78个键子,卖掉六个后毽子的个数是沙包的8倍,沙包有多少个?
解析:
首先要求出毽子还剩多少个,剩余的毽子数等于进的键子数减去卖掉毽子的个数,再求沙包的个数。由卖掉6个毽子后毽子的个数是沙包的8倍可知,用剩下的毽子数除以8是沙包的个数。
解答:
78-6=72(个)
72÷8=9(个)
答:沙包有9个。
【例5】小芳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小芳的妈妈比小芳大27岁,小芳和妈妈的年龄各是多少?
解析:
先画线段图(如下图),由图可已看出27岁对应的是小芳年龄的3倍,由此列式解决问题。
解答:
小芳的年龄:27÷(4-1)
妈妈的年龄:9×4=36(岁)
=27÷3
=9(岁)
答:妈妈的年龄是36岁,小芳的年龄是9岁
【例6】算式()÷6=8……()中,被除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解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余数最小是1,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最小,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
余数最大为:6-1=5
最小是1
被除数最大:6×8+5
被除数最小:6×8+1
=48+5
=48+1
=53
=49
答:被除数最大为53,最小是49。
【例7】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5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10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解析:
这是一道有关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题目。(被除数=商×除数),由题意得被被除数÷除数=5,由此可以得到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除数的(5+1)倍;接下来列式即可得除数,进而求的除数。
解答:
102÷(5+1)
=102÷6
=17
102-17=85
答:被除数是85,除数是17.
【例8】同学们参加夏令营活动,其中男生33人,女生14人。晚上要住宿。怎样租房最省钱?(男、女生要分开住)
解析:
4人间每晚140元,则每4+1=9=3×3,所以33=(8-2)×4+3×3=6×4+3×3,即男生住6个四人间,3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140×6+120×3=1200元。
②由于14÷4=3间…2人,4+2=6=3×2,所以14=(3-1)×4+3×2=2×4+2×3,即女生住2个四人间,2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140×2+120×2=520(元)。解答:
140÷4=35(元),120÷3=40(元)。
所以所以在尽量住满没人空床位的情况下,多住4人间比较省钱。
①33÷4=8间…1人,2×4+1=9=3×3
所以33=(8-2)×4+3×3=6×4+3×3
即男生住6个四人间,3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140×6+120×3=1200(元)
所以男生住6个四人间,3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1200元。
②14÷4=3间…2人,4+2=6=3×2
14=(3-1)×4+3×2=2×4+2×3
即女生住两个四人间,两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140×2+120×2=520(元)
所以女生住两个四人间,两个三人间最省钱,需花520元。
即1200+520=1720(元)
答:男生住6个四人间,3个三人间;女生住两个四人间,两个三人间最省钱。
【例9】有48根木材要一次运走,已知大卡车每辆可运18根,运费120元;小卡车每辆可运12根,运费90元。怎样租车最合算?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最优化问题解决这道题的观点是明确在租车方案中,要租用最便宜的车,并且尽量满载。如果有剩余,通过合理的调整使其都满载,即可求出最合算的租车方案。根据大小卡车每次运走吨数及大小卡车每次运费数进行分析解答;分析题意得,先求出用大小卡车每次运木头的运费进行比较;用运费少的卡车运货比较合算,再根据每次大小卡车运的吨数进行分析得出大小卡车所用的辆数,根据每种车的运费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80÷5=16(元)
50÷3≈16.7(元)
所以尽量租用大卡车。
9÷5=5(辆)4(吨)
可以再从大卡车拿出5吨货和剩下的4吨合起来,再租(5+4)÷3=3(辆)
所以可以租4辆大卡车,3辆小卡车最省钱。
80×4+50×3
=320+150
=470(元)
答:可以租4辆大卡车,3辆小卡车最省钱,总运费是410元。
【例10】花店运来一批鲜花。康乃馨300枝,玫瑰720枝,百合360枝,如果用3枝康乃馨、4枝百合、9枝玫瑰配成一束花,这些花最多能配成多少束?
解析:
先求出300支康乃馨,3只扎一束,能扎多少束,
360枝百合按4枝能扎多少束,720支玫瑰按9枝扎一束能扎多少束。进而确定,3支康乃馨,4枝百合,9枝玫瑰花扎一束,最多扎几束这样的花束。
解答:
300÷3=100(束)
360÷4=90(束)
720÷9=80(束)
100<90<80
所以如果3枝康乃馨,4枝百合,9枝玫瑰花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扎80束这样的花束。
答:这些花最多扎80束这样的花束。
【例11】学校举行写字比赛,买钢笔作为奖品,奖励得奖学生,但总金额不能超过900元。
钢笔的品牌
白雪牌
晨光牌
英雄牌
单价(元)
5
9
8
获奖的学生有175名,你认为选择哪种牌子的钢笔合适?需要多少元钱?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最优化问题。要想选择哪种钢笔合适,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单价最便宜的是最佳选择。所以此题需要先比较三种笔的单价后做出选择,然后在算出花的钱数,进而与900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
因为5<8<9,所以选择白雪牌的钢笔合适。
175×5=875(元)
875元<900元
答:买白雪牌的钢笔合适,需要875元。
【例12】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爸爸、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解析:
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多少岁的和差问题。画图更容易解决问题。如图:
解答:
爸爸的年龄:(82+6)÷2=44(岁)
妈妈的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例1】把可以平移到
与
同一位置的图形涂上红色。
解析:
此题考查图形平移的特征:物体或图形平移时,它们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平移到与
同一位置的图形满足的条件是:形状、大小和方向必须与
一致。据此解答。
解答:
【例2】左边的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什么样的?在(
)里打√。
(
)
(
)
(
)
解析:
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根据题意可知,左边的房子在水中的倒影就是以水面为对称轴画出的房子。对称轴在水平方向,所以倒影与原图上、下颠倒,左右不变。仔细观察图形的烟囱和窗户在右半部分,据此选出答案。
解答:
【例3】看图填一填。
?1、长方形向(???)平移了(???)格。
??
??2、六边形向(???)平移了(???)格。
???
?3、五角星向(???)平移了(???)格。
解析:
本题考查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平移的对应点。依据图形可知:虚线部分是原来图形,实线部分是平移后的图形,结合图形的位置,先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然后找出平移的对应点,数出平移的格数。
解答:
上
,7
2、左
,5
3、下
,6
+十口
m可
V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例1】你能又对又快的算出下列各题吗?试试看。
(1)37×9
(2)
269×9
(3)128×9
解析: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第二个乘数都是九,要想简算并很快地算出得数就要将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减去这个数本身。即37×9就等于37×10-37,这样计算比较快,下面的题都这样计算。
解答:
37×9
269×9
128×9
=37×10-37
=269×10-269
=128×10-128
=370-37
=2690-269
=1280-1280
=333
=2421
=6552
【例2】在下列的
内填上合适的数。
解析:
由得积的末位是4,可推出三位数的个位上可能是1或6,。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6与4相乘得24,可是十位上的数字是6,说明个位向前进2,所以个位上只能是6,十位上的数字6与4相乘得24向百位进2,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乘4加2结果是整十数,得百位上的数字是7或2。
解答:
766
266
×
4
×
4
3064
1064
【例3】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有150千克,菠萝的质量是苹果的2倍,西瓜的质量比菠萝的2倍少90千克。苹果菠萝和西瓜一共有多少千克?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菠萝和西瓜的质量,再用苹果的质量加上菠萝的质量和西瓜的质量就是三种水果的总质量。苹果的质量乘以2就是菠萝的质量。菠萝的质量乘以2减90就是西瓜的质量。
解答:
菠萝的质量:150×2=300(千克)
西瓜的质量:300×2-90=510(千克)
苹果,菠萝,西瓜的总质量:150+300+510=960(千克)
答:苹果,菠萝和西瓜一共有960克。
【例4】
解析:
先根据总价钱÷瓶数=每瓶的价钱,求出建民药店,康民药店的每瓶药价格,然后通过比较得出哪家药店最便宜。由健民药房买一盒送一瓶可知72元买8+1=9瓶,所以一瓶为8元。康民药店54元买6瓶,所以一瓶的价格为9元。通过比较可知去健民药店更便宜。
解答:
健民药店:8+1=9(瓶)
72÷9=8(元)
康民药店:54÷6=9(元)
8元<9元
答:该到健民药店去买。
【例5】王叔叔和同事一行6人,要从公司到郑州出差,(公司到郑州536千米),他带了300元钱买六张火车硬座票,够用吗?够的话应找回多少钱?不够的话还差多少钱?
里程(千米)
431-460
521-550
671-700
火车硬座票价(元)
37
44
53
解析:
根据题意公司到郑州有536千米,根据火车票硬坐价表536在521到550之间。确定公司到郑州的票价是每张44元买六张,需要六个44元即6×44。算出总票价后于300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
521<536<550所以公司到郑州的票价是每张44元。
44×6=264(元)
264<300
300-264=36(元)
答:买六张火车硬座票够用,应找回36元
【例6】在下面的
里可填哪些数?
(1)8
6×4≈3600
(2)3
5×8≈2400
解析:
解此类问题时,先根据估算结果求出最接近的整百数,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相应数字。(1)由一个三位数×4,结果是3600,运用表内乘法可以求出这个三位数大约是900,即8
6≈900,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
里可能填5,6,7,8,9;(2)由一个三位数×8,结果是2400,运用表内乘法可以求出这个三位数大约是300,即3
5≈300,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
里可能填0,1,2,3,4。
解答:
里可填5,6,7,8,9;(2)
里可填0,1,2,3,4。
【例7】一箱苹果连箱共重37千克,吃了一半后连箱共重19千克,这箱苹果重多少千克?箱子重多少千克?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苹果重量的一半为37-19=18(千克),而不是19千克。根据题意知,连箱共重37千克,吃了一半苹果后,连箱共重19千克,所以吃掉的一半为37-19=18(千克),然后乘以2就是苹果总的重量;然后用箱子和苹果的总重量—苹果的总重量就是箱子的重量。
解答:
苹果的重量:37-19=18(千克)
18×2=36(千克)
箱子的重量:37-36=1(千克)
答:苹果的重量是36千克,箱子的重量是1千克。
【例8】一头大象的体重相当于9头牛的体重,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多少千克?
解析:
如图所示:
解题关键是求出一头大象比一头牛多了牛体重的几倍。根据题意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9头牛的体重,说明一头大象的体重就比一头牛的体重多了9-1=8倍。即求牛体重的8倍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405×(9-1)也可列式为405×9-405。
解答:
405×(9-1)
或
405×9-405
=405×8
=3645-405
=3240(千克)
=3240(千克)
答: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324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