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 走进田园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同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活动,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收集与整理信息、发现问题、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能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实践中巩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菜地和果园吗?(去过)你们看到的菜地或者果园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说自己眼中的菜地和果园)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在菜地和果园中包含着很多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菜地、果园里走一走,你们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可有用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1(展示教材第96页农场主题图)
师:你能从图片上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的小朋友在收卷心菜,他们要把卷心菜放到筐里。
生2:我看到花卉大棚,还知道了几种花的价格,如兰花8元/盆,菊花5元/盆,海棠6元/盆,茉莉7元/盆。
生3:我还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量菜地的长和宽。
生4:……
师:这片农场到底有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片2(展示教材第96页菜地图片)
师:首先我们走进菜地,看看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在量菜地的长和宽。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帮一帮他们吗?
学生在组内讨论测量方法,全班汇报。
3.出示图片3(展示教材第97页收蔬菜图片)
师:仔细观察收蔬菜图片,看看这些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
师:你们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指导。
师:有两位小朋友在收萝卜,可是他们不知道一共可以收多少棵萝卜?谁能帮他们算一算?
提出问题:(1)菜地里种了3行萝卜,每行8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萝卜?
列式:8×3=24(棵)或者3×8=24(棵)
口诀为三八二十四
(2)另外两个小朋友可真能干,一共收了45棵卷心菜,他们想把这些卷心菜平均装到5个筐里,平均每个筐里能装几棵呢?
列式:45÷5=9(棵)
答:平均每个筐里能装9棵。
4.出示图片4(展示教材第97页花卉大棚图片)
师:让我们走进农场里的花卉大棚去看一看。
师:根据图片中的信息,你能提出问题考一考别的同学吗?
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让其他同学解答。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兰花8元/盆,小明买3盆要多少元?
(2)菊花5元/盆,小兰买5盆要多少元?
(3)妈妈有40元钱,能买几盆菊花呢?
……
要求组内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全班汇报,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且合理。
5.出示图片5(展示教材第97页摘水果图片)
师:今年水果大丰收,小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都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水果呢!
师:仔细观察图片,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这里有8棵橘子树,广柑树的棵数是橘子树的6倍,广柑树有多少棵?
列式为:8×6=48(棵)
(2)一共摘了56筐广柑,一辆车每次能运走8筐,几次能运完?
列式为:56÷8=7(次)
(3)小明一共摘了5筐橘子,每筐装9个,他一共摘了多少个橘子?
列式为:5×9=45(个)
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就可以。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个学习数学的有心人,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综合与实践 走进田园
8×3=24(棵) 45÷5=9(棵)
8×3=24(元) 5×5=25(元)
40÷5=8(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