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望岳》
《春望》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悟诗歌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
自学指导一:初读,走进诗境。
朗读之前,请大家先默读课文和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句,如有疑问可寻求帮助,看一看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朗诵这两首诗歌,两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否一样 5分钟后交流学习成果。
《望岳》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青春年少,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饱览名山大川,豪情满怀,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得气势磅礴,有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践踏得破败不堪。因为战乱,诗人被迫只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情不能已,写下了这首诗。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温馨提示:
五言诗歌的朗读节奏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
诗歌朗读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
2、找准韵脚,读出韵律。
3、注意断句,读出节奏。
望 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 青/ 未了。
造化/ 钟/ 神秀,阴阳/ 割/ 昏晓。
荡胸/ 生/ 曾云,决眦/ 入/归鸟。
会当/ 凌/ 绝顶,一览/ 众山/ 小。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自学指导二:研读,感知诗意。
(一)《望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诗歌,4分钟后交流学习成果。
(二)《春望》中,诗人在春天的长安看到了一番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想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诗歌,4分钟后交流学习成果。
自学指导三:品读,鉴赏诗语。
诗歌鉴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咀嚼词句、分辨手法、品味意境、探究理趣、把握风格等等。
(一)、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请你从用词的角度对其作出赏析。
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这句诗中“争”、和“啄”用得好,通过动物的活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
“钟”和“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高大。
2、请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中 “溅”、 “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析:此句诗中富有哲理,指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物。
示例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赏析:借景抒情,用大海吞吐日月,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抒发了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当堂训练: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2、《望月》中表现诗人理想和壮志的句子是: , 。
3、《春望》中写国都破败景色的诗句是:
, 。
4、《春望》中写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 。
二、《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 当 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_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句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是: 。
三、《春望》
1、本文的题目是《春望》,作者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诗人因感时而恨别,见到花儿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一是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那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