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1 11:0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通过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
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教学难点】
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过渡)这些其实都是不同时期的王权的反映,古代中国的王权是如何发展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讲授新课】
(一)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1、夏政治制度
2、商政治制度:
①内外制: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政治制度:内服、外服制度。
3。小结课堂
②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商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3、西周政治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各种权利。礼乐制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周礼强调要尊崇上天和先祖,同时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的尊卑关系,不得有所逾越,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动,都有与其身份相合适的礼仪规范。西周礼乐制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探究活动:总结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完成表格填充)
朝代 年代(公元前) 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夏 约2070—约1600 出现公共权力

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
商 约1600—1046 内服与外服制度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 1046—771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秦至清)
学生活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1.该时期政治制度(中枢制度、地方制度、监察制度等);
2.思考这一时期制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影响;
3.小组学习感悟或收获
(学生汇报展示)略。
注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认识演变趋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日益强化,中央战胜了地方。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乃至废除。
探究活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中国的影响
(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影响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赋役征发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在增大。在明清前,它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体现出其进步性。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这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而言,日趋衰落。
【课堂小结】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我们要学会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影响,认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和局限,树立与时俱进的变革意识,才能实现中国梦。
【板书设计】
三、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本课学习要点:一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即夏、商、周三代和从秦朝清朝的政体演变。二是梳理第二阶段,从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具体则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入手。第二要点应为本课学习的重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第一阶段,距离今天较远,遗留史料较少,历史影响相对次要。比较而言,第二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这一阶段内容的第二个学习要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由于必修部分的《中外历史纲要》已经有了从秦至清中国政治的详尽介绍,所以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宰相制度所反映君主专制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则所反映中央集权这两个问题的探究。但我觉得先秦时期政治体制,由于必修部分涉及较少,同时史料缺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和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两目中的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包括课后的探究与拓展都对封建时代的政治体制教与学起到了很大帮助。突出了教材解读中的重点,但是却也使得先秦时期政治体制这一目被更加弱化了。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出现了前重后轻的情况,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