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4.2 粒子模型 学案(4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4.2 粒子模型 学案(4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31 15:37:27

文档简介

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的三态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组成不同状态的物质粒子间的距离不同。
2.理解气体粒子间隙最大容易被压缩,固体粒子间隙最小不易被压缩。
3.知道温度与粒子运动的快慢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有关粒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固体、液体、气体粒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难点:
运用粒子的观点理解物质的三态、物体被压缩的难易程度等性质。
【学习过程】
1.
物质由(
)构成,粒子是(
)的,粒子之间存在(
)。
2.
物质有(
)态。
3.
模拟并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受压时体积的变化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液体、气体受压时,______________最容易被压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容易被压缩。粒子的运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扩散现象。
2.通过实验理解各种状态的粒子都在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2.合理分析观察到的结果并记录分析所得结果。
3.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实事求是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各种状态的粒子都在运动。
难点:
1.固体粒子也在运动。
2.设计相关的科学实验。
【学习过程】
1.若两种不同的物质相遇,它们的粒子相互进入对方粒子间的间隙中,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粒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运动。
拓展实验记录:
画出实验装置图:
此实验中,你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1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的三态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三态。
2.学会用粒子模型描述物质的三态。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微观世界的粒子模型。
2.知道粒子模型是来解释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粒子是不断运动的,那么粒子运动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如果有那么影响他们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研究温度对粒子运动速度的影响时,为什么冷热水的体积要相同?
3.空气和河水的温度差不多,为什么手在冷水里感觉特别冷呢?
4.水从固态向液态、气态转变的过程中,说说构成水的粒子所起的作用。
5.试着阐述粒子模型的发现,发展过程。
二、达标检测
1.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收大量的热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D.这是人的错觉
2.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A.熔化、凝华和凝固
B.液化、升华和汽化
C.汽化、熔化和升华
D.凝华、液化和熔化
3.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4.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5.以水为例,说说水由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的变化过程。
2
/
2物质由粒子构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了解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难点】
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学习过程】
1.成下列内容(时间:8分钟、分数:每空5分,共60分)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常分子的______和______都很小。
(3)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
______着,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
(4)通常情况下,物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
(5)氧气、石油气等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在受压的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______。
(6)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
____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遇冷时______。
2.相互交流讨论
3.同桌相互交换导学案并相互评改,打分(时间:2分钟)
4.展示答案,比对并判断正误(时间:3分钟)
探究提升
1.材料: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分子,那么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就需30亿人数一万年才能数完。
读完上述材料,我认为分子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4分钟)
2.实验一:用两支烧杯分别取等量的冷水和热水,静置一会儿,分别向两支烧杯中同时加入等量的品红,观察现象。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时间:4分钟)
3.实验二:(时间:8分钟)
(1)向盛有约20mL水的小烧杯A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我观察到溶液颜色为:____。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两分钟,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两个实验,我总结出分子的又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分子的运动快慢与______有关。
4.将5mL的水加入5mL的乙醇中,我认为其体积为_____。
观察模拟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模拟实验说明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4分钟)
5.通过上述几个实验,我总结出分子的三个特点:(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时间:2分钟)
自我测评
1.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下列各题。(时间:3分钟
分数:每空8分,共40分)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糖块在水中自动溶解
C.校园内到处可嗅到桂花香
D.今年春季华北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3)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4)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A.分子的体积增大
B.分子间间隔增大
C.分子的质量增大
D.分子的个数增多
(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起,这是因为(

A.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为气态,体积膨胀
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