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课一练1.1运动和静止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则
A.
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
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
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
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边树木
B.
远处高山
C.
公路路面
D.
乘坐的公交车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行船
B.
远树
C.
河岸
D.
山峰
在马航失联搜救中,我国某搜救小组为看清海面情况,飞机急速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名搜救队员看到大海向他迎面扑来,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
远处的白云
B.
他乘坐的飞机
C.
海面的巡逻舰
D.
大海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
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
B.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D.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世界那么大总可以找到绝对不动的物体
B.
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C.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的时候,有时可以不选参照物
D.
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下列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战斗机
B.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C.
地面上的房屋
D.
“歼”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于2018年10月24日上年9时正式通车。如图所示,一辆卡车行驶在大桥上,下列说法中:以该卡车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静止的;以后面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该卡车一定是静止的。以桥上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司机是运动的;以卡车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的标志牌是静止的。则:
A.
只有正确
B.
只有正确
C.
只有正确
D.
只有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温哥华冬奥会3000m速滑决赛中,我国选手周洋一马当先,率先冲过终点,勇夺金牌,比赛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周洋是的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如图为歼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华和妈妈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妈妈是静止的,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妈妈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中,李白以书画大家的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运动画卷。其中“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中国动车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满载旅客正奔驰在祖国美丽的大地上。当我们认为“和谐号”动车是运动的时候,所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若以坐在动车上不动的乘客为参照物,则可以认为“和谐号”动车是_____
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______。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能工具。一天,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所以,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故小红的判断正确;
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故选: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2.【答案】D
【解析】解:
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时,以他所乘坐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时,公交车与路边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与路旁的树木没有位置变化,以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答案】B
【解析】解:
A、海面是被研究的物体,“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面之间距离不断减小,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海底是被研究对象,“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底之间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故B正确;
C、“海斗一号”是被研究对象,“海斗一号”抓取样本后上浮,“海斗一号”和样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海斗一号”是被研究对象,“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下沉,“海斗一号”上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若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根据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被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4.【答案】A
【解析】解: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由题意可知,本题研究的是树的运动状态,“远树来”说明树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那么它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
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之间的关系。
5.【答案】B
【解析】解:在飞机急速下降的时候,“大海向他迎面扑来”研究的物体是大海,大海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大海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大海之间距离越来越小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他乘坐的飞机就可以。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考查了有关参照物的选择,在选择参照物时,关键是看要描述哪个物体的运动。
6.【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解答】
A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只是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故A正确,B错误;
C、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故C正确;
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故A正确;
B、虽然自然界中运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故B正确;
C、判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相对参照物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无论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D。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而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相对参照物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在宇宙中是普遍现象,但我们在平常的研究中,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的。
8.【答案】B
【解析】解:A、我们认为静止的物体,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就可能是运动的,所以说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此项错误;
B、例如,两人并肩行走,以对方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大地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说明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此项正确。
C、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平时不提参照物,是默认以大地或固定在大地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了,此项错误;
D、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静的可以作参照物,动的也可以作参照物,不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此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照物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以前总习惯于主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比如桌子是静的,行驶的汽车是动的,那是默认为地面为参照物了。
9.【答案】C
【解析】解:加油机相对于“歼”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加油机相对于“歼”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与我国高科技相结合,在解答此题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接受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一道较为典型的好题。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直接考查参照物的概念以及对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
卡车行驶在大桥上,卡车司机与卡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该卡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正确;
后面汽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卡车的速度,也有可能小于卡车的速度,所以,以后面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该卡车不一定是静止的,故错误;
以桥上的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司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卡车司机是运动的,故正确;
以卡车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的标志牌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桥上的标志牌是运动的,故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正确。
故选:A。
11.【答案】运动
【解析】解:比赛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观众相对于周洋的位置不断变化,则座位上观看比赛的观众看到周洋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本题以体育比赛中的场景为背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
12.【答案】运动?
相对
【解析】解:歼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的位置改变,因此如果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
小华认为妈妈是静止的,说明妈妈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根据题意可知,是以小华自己或自行车为参照物,妈妈与小华或自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爸爸认为妈妈是运动的,是以爸爸自己或地面为参照物,妈妈与爸爸或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妈妈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运动;相对。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本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即可正确解题。
13.【答案】高山
【解析】解:
从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体现出舟中人相对于高山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高山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高山。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答案】地面或铁轨等;静止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
若以地面或铁轨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地面或铁轨上的某一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以坐在车上不动的乘客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乘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地面或铁轨等;静止。
15.【答案】机械运动?
参照物?
不同
【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的判断结果往往不同。
故答案为:机械运动;参照物;不同。
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
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6.【答案】自行车
【解析】解: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这表明他与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小明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自行车。
在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第8页,共8页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