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1.2滑轮(一)
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定、动滑轮的特点;
2.揭示定、动滑轮的本质,理论分析定动滑轮特点;
3.强化定动滑轮的特点应用;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分组实验演示让学生知道定动滑轮的特点
2.揭示定动滑轮的本质,熟练应用
【温故知新】
1.当l1>l2时,F1
F2,这样的杠杆为
杠杆;例如:
;
当l1=l2时,F1
F2,这样的杠杆为
杠杆;例如:
;
当l1F2,这样的杠杆为
杠杆;例如:
。
2.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
【学习过程】
【小组活动】
器材:铁架台、滑轮、棉线、钩码、弹簧测力计
活动任务:利用滑轮,用两种方法提升重物
【要点1】定滑轮特点及应用
活动一:利用如下图所示滑轮提升重物,并完成图右空格;
【总结】
练一练:
如图所示,在旗杆上升起的奥运五环旗帜,使用的A装置是
(定/动)滑轮,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它可以
。五环旗总质量1Kg,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升旗手匀速拉动的力为
N。
【要点2】动滑轮特点及应用
活动二:利用如下图所示滑轮提升重物,并完成图右空格;
【总结】
练一练:
如图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
滑轮,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使用这种滑轮能
,
但不能
。(不计滑轮重)
【要点3】滑轮的本质
1.定滑轮可以看出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右图可知,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变形的杠杆。
右图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
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
。
练一练: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B.动滑轮实际上是变形的等臂杠杆
C.使用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是费距离
【课堂训练】
1.使用定滑轮可以
,但不能
;
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
。
2.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00N
(1)图甲中的滑轮是一个
滑轮,图乙中的滑轮是一个
滑轮。
(2)图甲中的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其支点是图甲中的
(A/B/C)点;图乙中的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其支点是图乙中的
(A/B/C)点。
(3)若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匀速提升物体时,图甲中绳子的拉力F1=
N,图乙中绳子的拉力F2=
N。
(4)若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物体时,图甲中绳子的拉力F1’=
N
图乙中绳子的拉力F2’=
N
(5)若将绳自由端拉动4m,则图甲中物体向上移动
m,图乙中物体向上移动
m.
(6)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是0.2m/s,则图甲中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的速度是
m/s,图乙中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速度是
m/s
【课后巩固】
1.如图1,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
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
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
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
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
不能改变力的
,只能改变力的
。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小森用同样的力把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如不计摩檫和滑轮重,则重力G甲
G乙(“<”、“=”、“>”=)。
3.小可在A端用如图4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
N
4.一名体重为500N的举重运动员,他最多能举起1200N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来提升重物,滑轮中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在下列四个不同重力的图体重,他能提起的最重的是(
)
A.500N
B.24000N
C.1200N
D.1000N
5.使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物体时,若分别沿如图所示的方向用力F1、F2和F3,则这三个力的大小(
)
A.?F1=F2=F3
B.?F1>F2>F3
C.?F3>F2>F1
D.?F2>F3>F1
6.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钩码匀速运动和静止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B.
当钩码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和斜着向上拉的读数相等
C.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
钩码的重力越大,拉力F越接近钩码重力的1/2
7.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1.钩码G物=
N。
2.匀速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物进行比较,F
G物,绳端移动距离S
物体移动距离h,v绳
v物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
。
4.以桌面为参照物图1
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
1.滑轮轴心____(动/不动),属于定滑轮,它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2.F
G物,S
h,v绳
v物
1.钩码G物=
N,滑轮重G动=
N
;
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N,F与G物、G动关系:
;
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
;
4.以桌面为参照的左图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
5.
S=
h,v绳
v物
1.滑轮轴心____(动/不动),所以该滑轮是动滑轮。使用它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2.F
G总,S
h,v绳
v物
PAGE
2课题:11.2滑轮(二)
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绕滑轮组;
2.会对滑轮组受力分析,理解滑轮组的省力和费距离情况;
【学习重点】
通过受力分析知道滑轮组的数量关系,能应用滑轮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活动】
试用笔代线,完成下列滑轮组的绕线:
【学习过程】
【知识点】由受力分析得出滑轮组中的数量关系(不计绳重和摩擦)
请作出右图滑轮组中动滑轮受所有力的示意图。
【小组总结】
练一练:如上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物体重为30N,则F=
,如果物体上升的高度h为2cm,则绳子的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为
cm,如果绳子末端匀速上升的速度V绳为1.5m/s,则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V物为
。
【课堂训练】
1.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2.如图所示,物重为250N,每个滑轮重50N,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N,当物体上升2m时,则绳子自由端在竖直方向移动了
m。
3.使用一滑轮组吊起重物,若拉绳子的力为200N,重物提起1
m,绳子的自由端移动5m,那么物重为
N。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4.如图,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是250N,不计摩擦。试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若再增加150N的重物,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课后巩固】
1.使用滑轮组肯定不能做到的是(?)
A.
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B.
既省力又省距离
C.
省力,但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D.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力(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的力
3.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
(1)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___.实验说明了
.
(2)若小华所用的拉力为20N,则小明和小杰受到的拉力分别为___N、___N(摩擦忽略不计).
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物=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
)
A.
120N???
B.
80N???
C.
60N???
D.
无法计算
第4题图
第6题
第7题
5.利用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用100N的力提起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
)
A.
一根杠杆
B.
一个定滑轮
C.
一个动滑轮
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6.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G1和G2之比为(
)
A.1:2
B.1:1
C.2:1
D.4:1
7.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
3N
B.
6N
C.
11N
D.
22N
8.如图所示装置,滑轮A重40N,滑轮B、C各重20N,重物G物=200N。求: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影响,绳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运动,则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内能上升多少距离?(绳子足够长)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G物=30N的物体用最省力的方法匀速提升10m.
(1)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的绕线.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大?
(3)不计摩擦、绳重,实际拉力F1=12N,动滑轮的重G动为多少?
(4)不计摩擦、绳重,用此滑轮组提起G'=114N的重物,实际拉力F2为多少?
若滑轮组拉动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
则F=
G总,
S=
h,
V绳=
V物。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