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专题网络互联
中考热点突破
【例1】(2008·潍坊中考)请回答下列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某人看到或听到不顺心的事,有时会出现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现象,这是神经调节和_____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
(2)乒乓球运动员灵巧动作的完成,除大脑皮层参与活动外,还需要__________起平衡协调作用。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某病人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觉功能正常。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下图中的[ ]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当人体全身感觉功能正常,而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症状时,说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正常,而传出神经受损伤。
答案:(1)激素 (2)小脑 (3)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4)[4]传出神经
【例2】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婴幼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能感染他人。该病患者大多有呼吸道症状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足、臀、膝部丘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据专家介绍,由上述病毒引发的病人康复后会具备相应的免疫力,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
(1)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疾病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染过以上病毒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_______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图如下:
解读题干
背景材料
回
忆
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特异性免疫
分析
得出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特异性免疫具专一性
(1)感染过这种病毒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说明他体内已产生了抵抗这种病毒的抗体,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则说明他体内产生的抗体有特异性。
(2)传染病流行期间,有计划地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
答案:(1)肠道病毒(或病毒)
(2)手足口病患者
(3)患者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实行计划免疫(有计划地接种疫苗)
【例3】(2008·宜昌中考)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请分析作答:
(1)我国政府决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3)我国提出办“绿色奥运”的内涵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限塑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中的“白色污染”。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加强教育与宣传、制定法律法规、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等。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奥运”的内涵是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奥运会的申办、组织和举办工作,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答案:(1)减少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2)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3)绿色奥运的内涵是要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奥运会的申办、组织和举办工作,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如果要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饲喂( )
A.含生长激素的饲料
B.含性激素的饲料
C.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D.大量昆虫
【解析】选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在饲料中加入含甲状腺激素的制剂,加速蝌蚪的生长发育。
2.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
A.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D.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解析】选D。聋哑人用手语交谈,需要用手做出动作,故有躯体运动中枢参与;相互之间能看到对方的手势,故有视觉中枢参与;能明白对方手势的意义,故有语言中枢参与。
3.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A.AIDS B.SARS C.HIV D.BES
【解析】选C。“AIDS”是艾滋病的简称;“SARS”是非典型性肺炎病毒;“HIV”是艾滋病病毒;“BES”是英国电泳学会的简称。
4.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解析】选D。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消毒等。D项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①望梅止渴 ②杯弓蛇影 ③鹦鹉学舌 ④老马识途 ⑤公鸡报晓 ⑥大雁南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选A。生来就有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出生以后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为条件反射。①②③④为后天形成的反射,⑤⑥为生来就有的反射。
6.(2009·山东中考)如图是反射弧
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
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
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特点。由图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能将来自c(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引起反射活动。
7.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
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
看清近处的物体
C.结构4中的感光细胞能将物
像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解析】选B。角膜移植可使病人重见光明是经大量医学临床实践证明的。4为视网膜,其作用为形成物像并将物像转变成神经冲动;2为晶状体,它在睫状体调节下,可改变曲度,相当于凸透镜,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当2过度变凸时,不易看清的是远处的物体。
8.下列哪一种生命现象与激素的分泌无直接关系( )
A.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C.巨人症患者身材特别高大
D.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
【解析】选D。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巨人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与激素分泌无关。
9.(2008·广东联赛)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①镰刀型贫血症 ②呆小症 ③巨人症 ④水俣病
⑤糖尿病 ⑥乙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
【解析】选C。镰刀型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呆小症和巨人症是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和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水俣病是食用富含汞的食物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
1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近视 B.流行性感冒 C.“非典” D.艾滋病
【解析】选A。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造成的,不会在人群中传染和流行。所以不是传染病。
11.(2008·泰州中考)注射天花疫苗,可增强人体的(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先天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
【解析】选A。免疫类型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区分免疫的类型,关键是看针对一种病原体还是多种病原体。注射天花疫苗,只能抵抗天花病毒的侵染,具有特异性,属于特异性免疫。
12.为预防乙型病毒性脑膜炎,学校组织学生注射乙脑疫苗,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选A。乙脑疫苗是灭活的乙型脑膜炎病毒,起抗原作用,注射后,在人不生病的情况下,人体产生抵抗乙型脑膜炎病毒的抗体,从而有效地预防乙型病毒性脑膜炎,起到保护易感人群的作用。
13.如果你感冒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
①服用上一次感冒没吃完的药
②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按医嘱服药
③到药店购买有R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
④到药店购买有OTC(非处方药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对生活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事,我们不能凭经验对待,而应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感冒虽是小病,但也应安全用药。对于超过有效期的药不可用。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要正确区分,有R标志的药是处方药,有OTC标志的药是非处方药。处方药凭医生处方购买服用。
14.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当前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动物因素 D.战争因素
【解析】选B。人类活动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6分)下图为人体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垂体分泌的调节性腺活动的激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输送到性腺。
(2)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除了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外,还要受____________含量的制约。
(3)调节心跳、呼吸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神经系统的_________。神经系统能调节内分泌腺活动,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试举一例说明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激素调节的方式是内分泌腺将激素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特定器官进行调节。
答案:(1)血液循环 (2)侏儒症 碘
(3)脑干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16.(16分)如图为反射弧
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 ]
________内,手不小心被针刺
了一下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
有_________功能。
(2)某同学的手指突然触到烫
的东西,赶紧把手缩回,这时兴奋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有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属于________反射,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_________上,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反射活动中反射弧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膝跳反射与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看到酸梅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该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1)[3]脊髓 传导 (2)1→2→3→4→5
(3)条件 视网膜 大脑皮层
17.(12分)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及时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面对如此严重的天灾,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抗震救灾活动一浪高过一浪……
地震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如炭疽、霍乱、鼠疫等。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对疫区进行大范围的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请回答:
(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染源、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上述资料提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____________性免疫。
(4)在震区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判断这是_________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_血为原则。
【解析】这是一道紧扣时代信息的题目。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传染病及其控制的相关知识,还考查了考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2)资料提到“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而“注射疫苗”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3)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因而属于特异性免疫。
(4)人因创伤导致不同的血管引起出血的现象也不同。如果是毛细血管出血,则血液只是少量地渗出;如果是静脉出血,则血液呈暗红色缓慢地流出;如果是动脉出血,则血液呈鲜红色较快地流出。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答案:(1)D
(2)大范围的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答出一项即可)
(3)特异 (4)静脉 同型
18.(14分)(1)探究过程:某生物小组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①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出假设:酸雨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③制定方案:
a.在一个花盆里播下5粒大豆,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b.向食醋中加清水,模拟“酸雨”,用pH试纸测定它的pH,使pH在4左右;
c.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实验结果:花盆中大豆幼苗都死亡了。
⑤实验结论:酸雨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2)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小组同学的实验设计有不足的地方,请指出并帮他们改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雨主要由含硫煤炭的燃烧引起,请你提出一条减少酸雨污染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依托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解答本题可从以下几步进行分析:
首先熟练掌握酸雨的形成及对生物的影响;其次分析实验中的各个环节,并查找不足;最后关注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作为探究实验,必须有对照组和实验组,本探究过程缺少对照组,应设计一组除用正常水喷灌外,其他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的一组作对照。
答案:(1)①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2)①没有对照组。应随机选取长势相同的10株大豆幼苗,分成两组,一组用配置好的“酸雨”喷灌;另一组用正常的水喷灌。记录两组的生长情况,一段时间后,根据两组幼苗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②减少含硫煤炭的使用或煤炭使用前脱硫等(开放性题,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