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新陈代谢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新陈代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7-05 17: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专题网络互联
中考热点突破
【例1】(2008·山东中考)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________。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______和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3)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4)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________的食物。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系统的知识。
(1)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关系如图
(2)血液呈红色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答案:(1)a、b 肺(肺泡)
(2)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组织细胞(或F)
(4)含铁
【例2】下表为两位男性患者血常规化验报告单,请将化验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医生诊断李伟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______数量过多,医生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把青霉素滴注到手臂上的“青筋”内,这里的“青筋”是__________血管。
(2)张刚的RBC数目过少和Hb的含量过低,可能患有_________,除了吃医生开出的药物外,在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富含________和蛋白质的食物。
【解析】解答本题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若一个人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则为贫血患者,应多食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若一个人的白细胞数量过多,则为炎症患者。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成年男子和女子的数值不同,所以在做题时应区分患者的性别。
答案:(1)白细胞(WBC) 静脉 (2)贫血 铁
专题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请你为自己选择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 )
A.牛奶一盒,鸡蛋一个,冰淇淋一杯
B.米饭一碗,炒肉片一份,红烧带鱼一块,豆腐汤一碗,青菜一份,水果一个
C.肉包一个,红烧肉一份,可乐一瓶,巧克力一块
D.米饭一碗,龙虾一只,草鱼一只,烧鸡一只,肉片汤一碗,青菜一份
【解析】选B。此题考查对合理膳食的理解。不同的人应根据身体的不同需要合理搭配饮食,既要满足能量的供给,又要满足营养的需要。人体消耗的能量大约有70%来自糖类的分解,其次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也是新陈代谢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
2.假如在某人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解析】选D。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在小肠中淀粉转变成葡萄糖,蛋白质转变成氨基酸,脂肪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3.5岁的小明,每餐都喝妈妈准备的骨头汤来补钙,但小明仍患了佝偻病。你认为小明的食物中还应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解析】选D。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在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单纯补钙人体不容易吸收。
4.某人检测了肺泡、动脉血、静脉血和组织等四处的O2和CO2含量(即气体分压),并将测得的数据(单位:kPa)绘制成了下列四组柱形显示图,其中表示静脉血的O2和CO2的含量的一组是( )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解析】选B。此题综合性强,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人体内O2的含量:肺泡处>动脉血>静脉血>组织处,CO2的含量:组织处>静脉血>动脉血>肺泡处。
5.(2009·绵阳模拟)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
【解析】选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于平原。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会因缺氧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会产生适应性反应,体内产生较多的红细胞,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6.以下有关人体内血液流动方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
B.入球小动脉→膀胱→出球小动脉
C.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D.左心室→右心室→肺动脉
【解析】选C。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同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是相通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互相隔开。并且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存在着瓣膜,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即由静脉流到心房,然后经心室流到动脉。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所以此处血液的流向是由入球小动脉流到肾小球,最后经出球小动脉流出。
7.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排泄产物的是( )
①呼出的二氧化碳 ②汗液 ③尿液 ④粪便 ⑤唾液 ⑥胃液 ⑦胆汁 ⑧胰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⑥ D.⑥⑦⑧
【解析】选B。人体的代谢废物是指人体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废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尿素、尿酸等。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通过呼出气体、分泌汗液、排出尿液而完成排泄过程。
8.(2008·株洲中考)下列关于人体肾静脉中血液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含氧气 B.含有尿素
C.不含葡萄糖 D.不含无机盐
【解析】选B。肾静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由于肾是形成尿的部位,所以肾静脉中的血液是全身含尿素最低的。任何部位的血液中都含有无机盐、蛋白质和葡萄糖等。
9.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含有的相同物质是( )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无机盐、水和蛋白质
D.水、葡萄糖和蛋白质
【解析】选B。尿液中含有水分、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尿液来自原尿,尿液中含有的物质,原尿中一定含有,原尿来自血浆,原尿中含有的物质,血浆中也一定含有。
10.下表为人呼吸运动(呼气与吸气)的比较,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
【解析】选D。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此时,胸腔扩大,肺胀大,外界气体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
11.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A与C两项都正确
【解析】选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12.小明不吃早饭去上学,上第四节课时昏倒在教室,经校医检查为血糖过低,于是立即给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量
C.供给水分 D.维持细胞形态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葡萄糖的作用。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13.(2008·天津中考)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体动脉
【解析】选C。静脉压力较小,血流速度较慢,一般位于体表较浅位置,易于注射和针刺,是注射药物、针刺取血的常用部位。动脉压力大、血流速度快,若在动脉针刺和注射,血流呈喷射状,很危险。
14.如图表示进入及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判断该器官是( )
A.脑 B.肾 C.小肠 D.肺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常见器官的血液成分变化特点,解答时可用排除法。据图可知,流经该器官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可排除选项D;由葡萄糖减少可排除选项C;由尿素不变可排除选项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2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管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
(4)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中富含维生素C,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防治__________病。
【解析】食物由消化管消化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营养物质的吸收。图中b是氧气由外界进入肺,c是二氧化碳由肺排到外界,b、c的生理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的。消化管中的蛋白质首先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
答案:(1)吸收 (2)呼吸运动 气体的扩散
(3)胃液、肠液、胰液 (4)坏血
16.(16分)(2008·镇江中考)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
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
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
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_________(填“A”或“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
呼出的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_________;当_______和______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解析】本题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外界气体由A管吸入,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A管中石灰水不变浑浊;呼气时,用夹子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经B管排出,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B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空气。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经血液运输到肺部排出。
答案:(1)B 较多的二氧化碳 (2)起对照作用
(3)C (4)吸入 肋间肌 膈肌
17.(16分)下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氧气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1)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OC为_______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中流的是__________血。
(2)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OC为________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_。
(3)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____含量的变化,OA段血管是________。
(4)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都是__
_______血管,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这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
_____________。
【解析】(1)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是在血液流经肺时发生,所以OC为肺内的血管。BC段二氧化碳含量最低,所以BC内流动脉血。(2)血液流经OC时尿素含量降低,说明OC为肾脏内的血管。OA应为肾动脉,BC应为肾静脉,血液由肾静脉流出后经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3)血液流经脑部后,动脉血内的氧进入脑部组织细胞,脑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变成静脉血。所以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该曲线应表示氧含量的变化,OA为动脉。(4)AB段内是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结构,所以AB为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是管壁薄,管腔小。
答案:(1)肺 动脉 (2)肾脏 右心房
(3)氧气 动脉
(4)毛细 管壁薄(或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小
18.(14分)某病人的血浆、尿液成分化验如下(见表)。
(1)从化验单可知,血浆是______,尿液是_________。
(2)样品A中尿素、尿酸、无机盐的百分含量之所以增高,是由于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验单上知_______成分含量异常,可以推断该病人可能患有________病,并可采用___________的治疗方法。
【解析】解答本题的思维流程图为:
解读尿常 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特点
规化验单 与尿的形成有关的疾病
A为尿液,B为血浆
样品A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其余都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到达肾小管,对人体有用的水(大部分)、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因此尿液与血浆相比,无蛋白质、葡萄糖,由于水的重吸收,因而尿素、尿酸、无机盐的百分含量增高。
分析
得出


答案:(1)B A (2)大部分水被重吸收
(3)尿液中葡萄糖 糖尿 注射胰岛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