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并结合背景和情节去把握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手法,进而学习把握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枫叶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演讲:
1、导入:
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也有人说母亲是孩子在尘世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母亲是孩子命中的佛……大多数母亲都可以接受儿子的瘫痪。可是,如果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异类,比如一只甲虫,母亲还愿意常年与儿子生活在一起吗?如果女儿因为哥哥是一只大甲虫遭到别人的嘲笑和疏远,丈夫也痛恨他,你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儿子吗?如果你的一切关心和努力实际上都帮不了他摆脱困境,作为母亲,你会怎么办?
2、知识回顾: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3、分析格里高尔形象
我们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阅读。在传统的小说中,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在《变形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
问: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有哪些?
①社会原因: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②家庭原因:独自养家、背负债务
③心理原因:工作生活、双重压力
总结:
变形的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了非人。而人之所以会丧失人性,是由于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人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把握。
4、变形后众人的态度:
①协理:
②父亲:
③母亲:
格里高尔变形前后对比
变形前
变形后
生活沉重
活动艰难
工作艰辛
无人理解
拼命还债
满身创痛
养活全家
亲人厌弃
人物特征
善良忠厚
孤独无助
有责任感
痛苦绝望
5、《变形记》中有哪几种变形?
①生理变形:格里高尔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臭虫。
②心理变形:格里高尔是家和公司的挣钱机器,他个人的内心无人关心,他无比渴望摆脱沉重的生活。
③人际关系变形:变成臭虫以后,跟社会、家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颠覆,让格里高尔得以看到人际关系最阴暗的一面。
6、概括分析格里高尔形象
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浓厚爱意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7、创作背景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8、现代人的困境:
孤立绝望
【心理壁垒、怯懦逃避】(孤独感)
【工作压力、生活重负】(压抑感)
【人情冷漠、世态炎凉】(陌生感)
【艰难无助、焦虑痛苦】(放逐感)
9、概括主题: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
10、课后作业: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常常在飞速发展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可惜卡夫卡并没有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请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为话题,写一篇对现代生活的感悟周记,500字左右。(共21张PPT)
主题:《我与地坛》读后分享
课前演讲:
A
如果你是母亲,愿意常年与儿子变成的大甲虫生活在一起吗?
B
如果女儿因为哥哥是一只大甲虫遭到别人的嘲笑和疏远,丈夫也痛恨他,你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吗?
C
如果你的一切关心和努力实际上都帮不了他摆脱困境,你怎么办呢?
变形记
卡夫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并结合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去把握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手法,并把握小说主题。
学习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合作学习。
人物
环境
情节
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
分析人物形象
格里高尔
壹
格里高尔变形原因
社会原因
饮食低劣
友情淡薄
心里烦恼
工作辛苦
家庭原因
独自养家
背负债务
工作生活
双重压力
心理原因
心力交瘁
变形后大家的态度
协理
父亲
母亲
人际关系变形
3
心理变形
2
生理变形
1
变形记
生理变形
格里高尔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臭虫。
心理变形
格里高尔是家和公司的挣钱机器,他个人的内心无人关心,他无比渴望摆脱沉重的生活。
人际关系变形
变成臭虫以后,跟社会、家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颠覆,让格里高尔得以看到人际关系最阴暗的一面。
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浓厚爱意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勤勉善良、胆小软弱、安分守己,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格里高尔形象
现代人的困境
心理壁垒
怯懦逃避
(孤独感)
人情冷漠
世态炎凉
(陌生感)
孤立绝望
工作压力
生活重负
(压抑感)
艰难无助
焦虑痛苦
(放逐感)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创作背景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
概括主题:
课后作业: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常常在飞速发展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可惜卡夫卡并没有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请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为话题,写一篇对现代生活的感悟周记,500字左右。《变形记》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并结合背景和情节去把握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手法,进而学习把握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枫叶习惯养成:合作学习、勤于思考、答题规范、随手做笔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五分钟演讲:【我与地坛】
2、知识回顾: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3、分析格里高尔形象
问: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有哪些?
①社会原因:
②家庭原因:
③心理原因:
格里高尔变形后心理变化
人物特征
绝望、空洞、平和
焦虑、自责
忠诚、善良、富有责任感
渴望自由
变心前
总结:
4、变形后众人的态度:
①协理:
②父亲:
③母亲:
5、《变形记》中有哪几种变形?
①生理变形:
②心理变形:
③人际关系变形:
6、概括分析格里高尔形象
7、创作背景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8、现代人的困境:
孤立绝望
【心理壁垒、怯懦逃避】(孤独感)
【工作压力、生活重负】(压抑感)
【人情冷漠、世态炎凉】(陌生感)
【艰难无助、焦虑痛苦】(放逐感)
9、概括小说主题:
10、课后作业: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常常在飞速发展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可惜卡夫卡并没有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请以“找到自己的方向”为话题,写一篇对现代生活的感悟周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