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7-06 16:0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可溶性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
(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配制而成)
砖红色沉淀
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水浴加热
+
二、脂肪的鉴定原理 :
脂肪
+
苏丹Ⅲ
苏丹Ⅳ
橘黄色
红色
脂肪
+
三、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双缩脲(H2N-OC-NH-CO-NH2)
能与Cu2+反应,形成紫色的络合物。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
所以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产生紫
色物质,从而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双缩脲
蛋白质
+
紫色
还原糖
脂肪
+
苏丹Ⅲ
苏丹Ⅳ
橘黄色
红色
脂肪
+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
蛋白质
+
紫色
水浴加热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都属于颜色反应,在选材时应注意什么?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
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双缩脲试剂、苏丹Ⅳ染液 D、碘液 、斐林试剂
2、在鉴定蛋白质样品时,加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方法是( )
A、先加A液,混合后再加B液
B、先加B液,混合后再加A液
C、A、B液混合后立即加入
D、上述方法都可以采用
3、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
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
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的植
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4、下列关于实验一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
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
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
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
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5、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
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末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末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6、在可溶性还原糖及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组织样液的目
的是( )
A、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再重做一次
C、下次实验再用
D、组织样液过多颜色反应不明显
在用花生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时,基本步骤是:
取一粒浸泡过 h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后进行徒手切片;
选取 材料放在载玻片中央;用滴管在材料上滴2~3滴
染液,染色1min;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在材料上
滴1~2滴体积分数为 溶液,洗去浮色;再用吸水纸
吸去多余的洗液,在材料上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
临时装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材料细胞中存在大量被
染成 色的圆形小颗粒。说明材料中存在 。
要想进一步看清楚视野右上方的细胞时,应将装片向 移动,
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再转动 换上 ,
再调节 就可以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