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循环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循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7-06 16: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散失(分解者)
散失(呼吸作用)
次级
消费者
初级
消费者

产者
输入
传递
传递
能量流动的过程:
太阳→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顶位肉食性动物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食物网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形式:基本元素以CO2等化合物的形式参与循环
“循环”: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指地球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特点: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3.类型: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水循环
海洋降水
陆地降水
蒸腾作用
地下水
地表流水
地下流水
水循环
水蒸气
地球表面
大气圈
降水
蒸发
在生物群落中水主要以无机物的形式循环
工业固氮
大气固氮
生物固氮
有机氮合成
生物群落中的氮素是以什么形式传递的呢?
同化
生物群落中的氮素是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碳循环
碳循环
1.循环路线 P112
2.形式:
CO2(无机环境到生物,生物到无机环境);有机物(生物到生物)
3.循环简图:
无机环境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烧
(CO2)
(有机物)
大气圈、海洋(水圈)
生物群落
碳循环过程图示
CO2
A
B
C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天然气等
O2
水、光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捕食
微生物分解作用
燃烧
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CO2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大气中CO2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CO2、有机物
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
通过捕食关系
主要是呼吸作用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同时发生的。
A
B
C
D
E
图中所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则
A、B、C、D、E分别代表 。
1、2、3分别代表 。
1
2
3
生产者、分解者、CO2、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
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的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D
一个密闭的透明玻璃培养箱,内有潮湿的土壤,生长着两种植物和蚯蚓、蜗牛等动物。培养箱置于能见阳光处,一段时间后,箱内的植物和动物都能正常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培养箱在生态学上可以称为一个________。
2.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输入到培养箱内被生物利用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_能;输出的能量形式为_____能输出的能量来自_________的呼吸作用。
3.该培养箱中物质的总量是___________(逐渐增加、逐渐减少、保持不变)的。
生态系统
光(太阳)

所有生物
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