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31 22: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学习了前两课后,伴随着考古发掘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推断,我们了解了一些史前社会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
然而,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人民人们还没有创造文字,当时的人们还不能以文字来记录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讲述着他们前辈的故事,就慢慢地形成了
传说故事。
三皇五帝
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伏羲氏、女娲、神农氏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五帝
《三字经》中: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指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
黄帝、伏羲、炎帝、少昊、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中列: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zhuān xū
dì kù
táng yáo
yú shùn
fú xī shì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一位叫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一位叫黄帝,姓姬 (jī) ,号轩辕氏
( xuān yuán shì)。
还一位就是九黎族的首领
蚩(chī)尤。
历史传说时期远古部落分布示意图
部落之间展开攻伐,不断合并结成部落联盟
一、炎黄联盟
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黄 帝
  姓姬,号轩辕氏。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黄帝部落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炎帝部落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炎 帝
神农尝百草图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九黎部落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蚩 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阪泉之战
战争双方:
战争结果:
黄帝部落、炎帝部落
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交战地点:
阪泉
涿鹿之战
战争双方:
战争结果:
炎黄部落 、 蚩尤部落
蚩尤失败,联盟扩大,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交战地点:
涿鹿
黄帝
炎黄联盟
华夏族
汉族
炎帝
蚩尤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涿鹿之战
你知道今天的海外华人称自己为什么吗?
炎黄子孙
华夏儿女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被后人誉为“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学会煮盐
教人通商
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
制作陶器,
发明纺织
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
种植五谷
和蔬菜
天文、历法
二、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
弓箭,指南车
制造船只
学会炼铜
挖掘水井
建筑宫室
制作衣服
二、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
仓颉(cāng jié)造字
伶伦(líng lún)制作音律
指南车
嫘祖( léi zǔ)养蚕缫丝
建造宫室
隶首( lì shǒu )发明算盘
传说炎帝和黄帝及其部属有许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并谈谈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远古传说:
真实历史: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化,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总之,神话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是历史考古学家们通过历史记载资料与历史文物岁推断与证实的事件,完全可信。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黄炎结盟,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
2、发明创造,为日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时期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疏导方法开凿河渠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解除了水患,被尊称为“大禹”
三、尧舜禹的禅让
“禅让”
传位
传位
禅让制: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shàn ràng
大禹治水
方法:
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尊称:
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手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成为“大禹”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入。”
        ——《史记.夏本纪》
我们要从禹治水的事迹中学习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先人的追溯,知道了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历史渊源,现任先人身上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感染着我们,也激励这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大禹
2、黄帝的传说距今年代约为
A .七千年  B .五六千年 
C .四五千年 D .二千年
A  
C 
D
3.右图是宜昌市
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
“蚕母娘娘”的螺祖。相传,她的丈夫就
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
4.根据禅让传说,下面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舜——尧——禹     B.尧——禹——舜
C.尧——舜——禹     D.禹——舜——尧
C
5、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A
6.(2016·滨州中考)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图1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图 1
A
7.(2016·济南学业考试)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
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
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主要做法。
禅让制
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1、我国的传说时代大约是
A.距今五、六千年
B.距今二、三千年
C.距今四、五千年
D.距今三、四千年
2.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今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了指南车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传说中的尧、舜、禹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是 ①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事业为主,与民共甘苦 ④实行民主 ⑤建立王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5.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法是
A、选举 B、禅让 C、世袭制 D、战争
B
6.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人是 ( )
A、黄帝 B、 尧
C、舜 D、禹
D
7、精彩连线
嫘祖
仓颉
伶伦

发明养蚕缫丝
三过家门而不入
编出了乐谱
发明了文字
8.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黄帝部落
涿鹿之战
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热爱
黄帝陵
黄陵县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 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 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 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东1公里。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 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 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字样。古代凡 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 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 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 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 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帝陵的指示或通令。 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86000余株。
锣鼓喧天迎八方来客
千人合唱《黄帝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