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2020年暑假初中作文培训(共20主题)
初中作文暑假培训主题8:感悟
世间万物,变化不断,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无不给我们以人生和生活的启示。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生活中并不缺少启示,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体验到世间的艰辛和快乐,饱尝它酸甜苦辣的滋味。对于生活,不同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
【命题分析】
感悟类中考作文命题,旨在引导考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抒发思考感悟,培养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命题者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命题:一是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如2017年江苏南京题“无情岁月有诗味”,“无穷岁月”,不难理解,人们常说岁月无情催人老,但无论岁月如何无情,我们都应该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发现诗味,最后抒发自己对无情岁月的思考和感悟。
二是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如2017年广东题“原来
”,考生应先根据生活体验和感悟进行补题,如“原来你是这样的人”。考生在写人叙事后,要表达出深刻的感悟,这样文章才有新意和深度。三是探寻生活真谛,抒发感悟。如2015年江苏连云港题“凝视生活”,考生在写作时,就要写出“凝视生活”的过程,最后揭示生活的真谛,抒发自己“凝视生活”后的感悟。
要写好感悟类的作文题,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以小见大,抒写内心的深刻感悟,也可以描写生活的种种情形,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考题传真1
请以“慢下来,会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慢下来,会精彩”这一题目直白浅易,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慢”“精彩”需要我们加以关注。“慢下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精彩”?这是审题的关键,至于如何“慢下来”,则是不同表达,个性的张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根据审题的导向,可以从以下方面打开思路。
1.慢下来的是脚步。奔波前行的途中可以放慢脚步,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欲速则不达”的古训,“上吊也要吸口气”的谚语,都强调了放慢脚步才会精彩。
2.慢下来的是手活。“慢工出细活”,上下翻转,细刺慢绣,是苏州刺绣的要领;慢琢磨,重文火,是景德镇陶瓷的精华;小心翼翼地做题,是考好的关键。
3.慢下來的是眼睛。盯紧目标,执着追求,固然值得欣赏,偶尔放慢节奏,或许可以收获不一样的美丽。“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谷的标志牌,提示人们,慢下来,收获四围的景致。
4.慢下来的是心境。舒缓紧张的心情,放松紧绷的追求,在宁静中致远;消除害怕的心理,克服恐惧的障碍,在平和心中突破自我。“慢下心来,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来”,调整心境,稳定情绪,往往事半功倍,精彩无限。
【佳作精选】
慢下来,会精彩
一考生
前不久回老家。
老家,早已忙翻天了,又是割麦,又是拔蚕豆,又是担水灌溉,家家户户忙里忙外。老家也不例外。于是一大早,我就被爸爸揪起来帮爷爷奶奶割麦。
怀着好奇心,我随大人来到麦地。虽然刚近七点,但夏日的阳光已有点灼热,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麦子金灿灿的;麦芒根根直立,像哨兵似的守卫着满田的麦子。
第一次割麦,茫然的我先是观察爷爷,只见他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弯腰、挥镰刀,手起刀落,一大把麦子便顺势应声而倒,全被攥在手里。学着爷爷的样子,几次下来,麦子也听话地能落到我的手里了,“我会割麦了,我会割麦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家囡囡,真的不简单,不仅成绩好,劳动也很好。”爷爷奶奶的赞赏,像给我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唰唰唰”,
我更加来劲,埋头,弯腰,挥舞镰刀……过个十多分钟,我竟然赶超了爷爷,回望身后一捆捆的麦把,不禁沾沾自喜,对着身后的爷爷奶奶叫道:“爷爷奶奶,你们快点啊,你们还是老把式。”爷爷奶奶好像没有听见,只是冲着我笑笑。
半小时过去了,我的手好像磨破了皮,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淌到胸口,滑向已经破皮的手的虎口,咸咸的,破皮的手隐隐作痛。身子也好像被掏空一般,弯下腰,不想再直起来;直起来,不能再弯下去。我站在麦前,不想割了。回望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不知疲倦,依然是不紧不慢地挥舞镰刀,他们的背脊在麦田里跳跃着,一起一伏。
不一会儿,爷爷奶奶赶上来,让我到田埂上坐下休息,好强的我极不情愿地来到田埂,面对爷爷奶奶“怎么样?苦吗?累吗”的关切,我倔强地摇着头说:“不苦,不算太累。”然后抚摸着我那破皮的伤口。爷爷看出端倪,停下手中活,也来到田埂上,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割麦是急不来的,得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是吃不上热豆腐的。你看,你割的麦,虽然快,可有不少麦子撒落在田里。”我抬头一看,果然,我割的麦子,撒了一地,爷爷奶奶割的麦,像是收割机收割一般,不仅麦茬整齐,就连撒麦也很少。我不禁红了脸。
爷爷又说,慢慢来,不仅没有撒麦,更多的是平均分布力量,节省体力,确保一天干活多又不累。
我陷入沉默。回想起自己做作業时的毛里毛躁、火急火燎,结果那一次作业发下来,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目。“欲速则不达”,我恍然大悟,慢下来,可能走得更远。
于是我拿起镰刀,再次割起麦来,这一次,放慢了脚步,不再一味贪图速度快,而是尽量注意不把麦洒落,尽量麦茬整齐,“慢工出细活”,爷爷的话,让我仿佛感到有一滴圣洁水滴滴在我的心灵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慢下来,放缓脚步,细琢慢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点评〗
1.内容:叙写注重过程,内容翔实。开始学割麦,只是贪图速度,结果是一会儿腰酸背痛虎口破皮,而且麦撒了一路。后来,慢下来,虽速度慢了,但撒麦少,不觉累,效率高,从而领悟到学习中。这样既有割麦的过程,又有学习的体验,内容翔实,丰富多彩。
2.结构:材料相互关联,安排巧妙。这一作文写了割麦、学习两件事,作者没有将两件事分开,而是巧妙融合,割麦中有学习,学习时想到割麦,材料相互关联,使文章结构井然,浑然一体。
3.表达:文章注重细节描写,描写时辅以修辞,使文章表达生动形象,尤其多次割麦的动作的描绘,让人身临其境。
慢下来,会精彩
一考生
中考前几次模拟考试,我总是毛毛躁躁、急急忙忙地解答,结果总是兵败麦城。
兴许是考试的失利,兴许是身体处于低谷,最近我总是恹恹欲睡,头昏脑涨。在爸爸的建议下,我回到老家,农村一个偏僻的地方。
老家,还是老样子。
奶奶的屋子,可以算是古屋了,青砖黛瓦,墙壁斑驳,屋檐残旧,屋顶有些地方瓦片已经断裂。屋檐下,还残存着蜘蛛丝网,漏斗状低垂着,令人作呕。
“起风了,萌萌,回屋穿件衣服吧。”依然是奶奶亲切的关怀。
我回到屋里,熟悉的家,小时候的乐土,温暖的房间,却没有改变我的郁闷。我漫步到院子里。
刚才还漏斗形的蜘蛛网,随风翻转,粘成一股,战栗着,很快被风卷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我一如既往早起。我来到院子,匆匆开始了晨读。
“啪”的一声,打破晨曦的宁静,我抬头一看:昨天已经消失的蜘蛛,不知何时,竟然开始忙碌起来。从上而下,一线一线编织起来。我索性放下书,慢慢走近蜘蛛网,细细地观察起来。蜘蛛先是急急地吐丝,然后迅速地向上爬,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蜘蛛网很快由点成片。不料一阵风,将刚刚织好的网卷得无影无踪。
“唉!”我为蜘蛛白白努力而惋惜,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叹。于是我赶紧晨读,背起英语课文来。口开始有点干了。放下书,准备回屋里吃早饭。蓦地,我震惊了。
蜘蛛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织网了,改变原有的忙碌,先一点一点吐出丝来,慢慢地,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再用爪子互相绞动着,一行一行,细细地编织。刚织好的网在风中摇晃着,颤巍巍的。我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帮起蜘蛛,站在蜘蛛网前,用身子挡住风。
慢慢地,蜘蛛网雏形有了;慢慢地,形成八卦图。
蜘蛛改变了一贯快速织网的习性,反而编织出一张牢固的丝网。我愣住了。蜘蛛在失败之际,没有丧气,也没有堕落,而是改变速度,将网的空隙留大些,好让风吹过。几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在人生路上,总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时常会有,但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调整節奏。有时改变速度,变换角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蜘蛛使我明白这一道理。于是我不再像之前一样匆忙地背课文,而是慢下来,认真思考每个单词使用在这里的原因,思考上下句之间的关联。渐渐地,我发现之前没有的发现,混沌的头脑也明朗起来。
喝茶时,我暗下决心:下一次考试,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我知道:“慢下来,会精彩。”
〖点评〗
双线发展,结构巧妙。蜘蛛着急编织,结果是织好的网被风残卷,因为没有考虑到外边的风;慢下来之后,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虽慢,却牢固。自己平日里做作业毛毛躁躁,考试总是失利;慢下来理解单词的运用,掌握了学习的诀窍。这样将两个放慢脚步融合在一起,内容翔实而饱满。
细腻描摹,语言优美。文中大量对蜘蛛织网的描绘,
源于细心的观察和驾驭语言的功夫,“一点一点吐出丝来,慢慢地,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再用爪子互相绞动着,一行一行,细细地编织”,这些优美的语言,为文章增色添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真题再现2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题目。
【文析解析】
“幸福的约束”是个偏正短语,生审题时,将“约束”作为审题的核心,将“幸福”作为主题提炼的核心,是最简单、最正确的理解方式。简言之,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在“约束”中体验成长、成功等带来的“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可简单地将“幸福”理解为快乐,将“约束”理解为纪律,唯有放大二者的外延,才能写出不俗的作品来。比如,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是幸福的;在约束中得到一个新的成长启示是幸福的;给予他人帮助得到他们称赞时内心是幸福的……又比如,严明的纪律是一种约束,妈妈的叨、爸爸的鞭策是一种约束,朋友的鼓励和诤言是一种约束,社会公德是一种约束……
思路要点:
1.聚焦家校生活,抒写成长感怀。?
围绕亲人、老师、好友的“约束”写一篇散文,将“妈妈的唠叨”“爸爸的鞭策”“老师的唠叨”“好友的诤言”等素材纳入文中,可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对象行文。选取一个时,关注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有益启示,将主题定格于“幸福”;选取多个时,注意选材的典型性,在“总”与“分”中以“幸福”为脉络一以贯之。
2.关注社会素材,弘扬公德之美。
以“我”的一次“错误”经历为素材写一篇记叙文。“我”在思想或行为上的“瑕疵”被他人发现后,经他人的提醒(约束)豁然开朗,一改之前的心态,获得成长的快乐(幸福)。
3.选取校外生活,讴歌奋斗的青春。
以“我”的一个短暂的休闲时光为素材写一篇散文。在中考的约束之中体会休闲时光带来的幸福感,再以这种幸福感去获取“被约束”后的更大动力,让思辨在“约束”和“幸福”中不断递进,不断升华。
4.演绎“笼中之鸟”,尽显思辨之美。
将“幸福的约束”作为一个整体写一篇议论性散文。主要突出以下观点:“我”或“我们”像是被悉心呵护的笼中之鸟,唯有冲破这种“约束”方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以“笼中鸟”起笔运用方仲永、马加爵等反面事例入文,也要适当运用正面事例衬托。
【佳作精选】
幸福的约束
一考生
?我所看到的世界:杨柳是流动的绿色,阳光在午后是透明的,蜿蜒到它可以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不远处马路上传来忙碌的声响,睡着的人在初三繁忙课业的约束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空气中响着此起彼伏的鼾声,时间像是永远停在了这一刻。
昏昏欲睡的我不想提笔做作业,伸了个懒腰之后,环视周围奋笔疾书、埋头苦学的伙伴们,然后自顾自地转头看起了天空。天空很蓝,白云静静地飘浮,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了未来。
夏天,没有空调的公司,二楼,坐在最前面的是一名正对着电脑工作的男子。他汗流浃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在这座城市,数以千计的人与这名男子做着同样的工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电脑上的一个个汉字就是他们生活的依托。日子就这样从指缝中逝去,悄无声息。他偶尔在下班去公交车站的路上默默思索,自己好像缺少了点什么。他突然醒悟过来,那失去的东西,叫作幸福。
我的思绪回到现实,天空依旧很蓝,水笔摩擦纸张的声音如同沙沙的雨声,静谧而深远。对我而言,这不就是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吗?作业、中考、高中、大学……诸如此类的“约束”似乎没有尽头,我却可以过得很充实,连平时与同学之间的说笑都成了每天最美丽的插曲。
没有人能跨越约束直接奔向未来。约束也许是酸涩的,甚至透着些麻辣。然而,我们如果不奋力冲刺,如何能赢得比赛呢?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要为了尊严而奔跑。我们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意义,谁荒废时间,谁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我们不如在静好的岁月里做好自己,享受约束、期待幸福。
约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它会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好。
〖点评〗
1.想象入文,构思巧妙。文章打破常规写作思维,从现实转入想象,并最终回到现实,将“我”的成长心路描摹得极为细腻而真挚,是一篇构思巧妙的高分作文。
2.寄意成长,主题深刻。建立在“幸福的约束”基础上的关于成长的理解,远远超出一般考生的立意。以“充实”寄意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是想象之后的美丽的醒悟,主题充满正能量。
3.善用修辞,文采飞扬。在考生笔下,“杨柳”是“流动”的,“阳光”懂得“蜿蜒”,“说笑”成了“插曲”…颇见其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幸福的约束
一考生
天气转凉,萧瑟的秋天已经在不经意间来到。
雁群一如既往地飞向南边,去寻找适合过冬的温暖处所。雁群的飞行似排练了千百遍般井然有序。
那是什么?一个笨拙的身影渐渐脱离了队伍,哦,原来是一只刚刚成年的雁,它似乎是因为技巧不熟而慢下了飞行的节拍。它已经飞行了好久,翅膀似被灌了铅一般的沉重,只能慢慢地扑腾几下。殊不知,危险已经在向它靠近,黝黑的枪口对准了那个笨拙的身影,只听见“砰”的一声,那个身影停顿了一下,它胸口那个的洞伴随着鲜血滚滚而出,滴在灰白的羽毛上,溅起一朵朵血莲,娇艳无比。剧烈的疼痛使它原本就干涩的嗓子不由得喊出声来,凄厉而又悲凉。之后,便是无休止的下坠,下坠。
当它清醒过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夜晚的寒气冻得它瑟瑟发抖,伤口似乎又裂开了,它喑哑着求救,企盼着幸福之神能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一前一后,一轻一重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它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奋力地摇动身体周围的荒草,迫切希望他们可以发现自己。来人是一对父子,儿子一眼就发现了它,拉拉身旁父亲的衣襟:“爸爸,你看,这只雁好可怜,我们救救它吧!”高大的男人瞥了一眼那只雁,不耐烦地说道:“救什么救,伤得那么重肯定活不成了,快走,你的补习班快迟到了。”儿子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远处的雁,最终还是无言地离去。
……
雁仍在挣扎,它的心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前迎来了孩子和孩子带来的兽医,它,得救了。那会儿,整个世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幸福感。
同是地球的孩子,但愿,这世界能少一份超越物种的约束,多一份超越物种带来的幸福。
〖点评〗
1.感情真挚,描写动人。文章通过对孤雁和猎雁者细致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猎雁者的控诉与愤懑,对孤雁惨遭猎杀的同情,对“父亲”冷漠对待伤雁的不满,细腻、真实而形象的描写能激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作者善于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烘托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萧琴”“灰白”“血莲”“娇艳”,强烈的色彩对比,既让考生的感情倾向更为鲜明,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2.巧设伏笔,构思巧妙。文章以“儿子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远处的雁”一句设下伏笔,并以“它的心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前迎来了孩子和孩子带来的兽医”与之呼应,使内容前后照应,使所叙情节严丝合缝。精巧的构思,使文章大为增色。
?
真题再现3
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题解析】
材料所言的性命、生命和使命是有特定内涵的,准确把握其内涵,明确三者的界限及其特征,是审题的关键。这里的“性命”,就是生存,就是生物意义上的活着;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只知穿衣吃饭、一切为了维持“性命”的存在,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生命”则是人本意义上的活着,懂道义,顾尊严,知廉耻,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握有“生命”的人。
“使命”就是要有责任感,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牺牲。本题立意角度较多,比如:见贤思齐,抛弃平庸,拒绝猪栏式理想;加强修炼,改善自我,提升人生的质量;树立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感,做大写的人;等等。还可以逆向思维,以“打破生命的价值序列,关怀和尊重庸常的生命”为立意,倡导所有生命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倡导人类建立与万物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
这则材料,字面上讲“三条命”,其主旨是人生价值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一眼就能从“使命”和“责任”这两个字眼里看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立意,这固然不错,但大家都集中在这一立意上,难免会撞车,建议同学们认真审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佳作精选】
我有几条命?
一考生
冬天,外面的雨很大。
我走进一家面馆,点了一碗刀削面,坐在位置上等待,心里却还在想着刚才的一幕。
第四节一下,我飞身冲出教室,直奔小面馆。在靠近菜市场的马路上,忽然发现一个鸡蛋大小的土疙瘩,我飞起一脚,土疙瘩不偏不倚砸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身上。那中年妇女骂道:“眼瞎啦,还中学生呢?”
我立即反唇相讥:“中学生怎样?中学生不是人?”
话一出口,我立刻感到驴唇不对马嘴,是人就可以用土疙瘩砸人?这是什么逻辑?可是我该怎么这样反击呢?
还没有想得停当,这时门被推开了,一阵凉风在店里刮过,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走进来的是一对父女,父亲穿着雨衣,脸上被冰冷的雨水冻得红通通的,他点了一碗面后便走了出去。
我埋头吃面,脑子里还在想着怎样反击的问题。忽然,门外的雨声中似乎夹杂着一些金属拉扯的声音,我抬头依稀可以看见一个黑影蹲在车前,好像在修车。门外的雨依旧很大,仿佛想把世界淹没,我此时很为雨地里的他心痛,一定很冷。
我的面吃了一半时,那位父亲走了进来,深蓝色的雨衣上不时地往下滴着水。滴水不是很多,显然他已经作了处理。一滴,二滴,三滴……正当我以为第四滴落下时,他走了出去,站在门外的屋檐下。
这时,在一旁的女儿说:“爸,你干嘛站在外面?不冷吗?”
那位父亲笑着说:“不冷,我站这抽根烟。”
我清晰地看到,他说话时,嘴中不断有白雾出现,暗示着我外面很冷。
女儿又说了:“你快进来,外面太冷了。”
父亲还是笑了笑说:“不了,给人家地板弄湿了多不好。”
他是怕水滴弄湿地板才站到雨地里的啊,这时我的心中被一股不知名的东西撞了一下。
我看着站在门外的他,四十几的年纪,不是很高大,但是很壮实,两鬓略有斑白,岁月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一道道印记。只见他点燃了一根烟,站在门外静静地吸着。看得出,他是借抽烟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抵御寒冷。
我忽然感到我和他有某种相通,不过是正负两极的相通!我做错了事被人捉住百般抵赖,死不认账,他在无人监督的独守其身!人和人咋这么不一样呢?
想起一句名言: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莫非我就是只有性命而没有生命的人?
走出小面馆,我还在想着,我有几条命?
〖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成功的记叙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个“巧”字,构思巧,点题巧。“我”在路上踢起土疙瘩砸人被骂,到了小面馆还在为如何有力地还击对方而苦思冥想;而陪女儿来小面馆的父亲为防止雨披上的水滴弄湿地板而自觉地站在雨地里。两相对比,引发了“我”的思考:人和人为什么这么不一样?是不是“我”只有“性命”而没有“生命”呢?我带着疑问走出小面馆,也给读者留下了颇有价值的思考。故事极为简单,但写得曲折有致,生动有趣。
跨出平庸的猪栏
一考生
有位作家为我们开出了这样的价值序列:“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人生电有差别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只能堆积在第一序列里,维持性命,而永远无法享有真正的生命吧?
不!任何人都可能平庸,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生命;任何都可以拒绝平庸,可以获得真正的生命!
放学铃声欢快地响了,我拾起书包,飞快奔出教室,老天爷的脸阴沉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泪了。刚在车棚拿好车,我就迫不及待准备出校门了。“小凡,等一下!”是谁?哦,原来是我的同桌。“我的试卷没发到,你的能借我复印一下吗?”她的眼睛里流露出请求,两颊急得红扑扑的,细细密密的汗珠不断从皮肤中渗出,顺着发丝又流到了衣领处,“呃,这,这。”我看了看阴沉着的天空,再看看她那着急的声音,我点了点头。卷子复印好了。我跨上自行车,飞速往家骑,刚爬上五楼,雨点儿便开始飞了。
我是一只萤火虫,可是我坚持用微弱的光去会照亮别人。
数学考试又一次不及格,我情绪跌到冰点以下。天灰沉沉的,下着小雨,银杏叶簌簌落了一地,叶面上盈满了雨水。走在上学的路上,心情一如这阴沉的天。同伴突然发话:“这次作文竞赛,你获得了二等奖,那可是全国级别的呀!唉,哪像我,天生没有一点文学细胞。”那是四月份全国作文大奖赛,现在有结果了,而且还是二等奖。这不是我的价值吗?大猫小猫都是猫,大狗小狗都要叫。在上帝面前一切生命都是辉煌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何必为自己的人生弱项痛不欲生呢?
我是颗一颗小星星,虽不耀眼但同样有光辉。
早上起得匆忙,早餐只好在路上吃,热气腾腾的牛奶,外焦里嫩的面包不一会儿就被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手里捏着牛奶纸盒和面包包装袋,看看一路都没有垃圾桶,只好继续向前骑,可是手里拿着这些东西也不好骑车,干脆扔在这儿吧!我环顾四周,虽然没有人,可好像有人在看我。前面的阿姨好像时不时调头看我,左边小轿车里的小学生似乎也在咧开那没有门牙的嘲笑我,右边的老大爷总是与我并排。我将垃圾紧紧攥在手中,一直到了教室,才扔进了垃圾桶。
我是一根小小的枝条,可是我遵循大自然的规则健康有序地生长。
性命、生命和使命是人生的三种状态,平庸、优秀和卓越是人生的三种境界。我是平凡的,但是我胸怀朝阳,心向美善,我就能跳出人生的第一序列,跨出平庸的猪栏。
〖点评〗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一天中的几件事,以说明普通人的脱离平庸、加入优秀者的行列,扣题紧密,感情真挚,文风朴实。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友善、自信、自律三个方面选取典型,一个事例代表一种精神品格,决不雷同。在事例的排列上,既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更有意义上的逐层深入。帮助别人复印资料,考试不及格而不痛不欲生,捏着牛奶纸盒和面包包装袋前行,事情极为平凡,但在“凡人青春”主题的映照下都熠熠生辉。在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里,先描写生活镜头,再用比喻揭示其内涵,生动的描写与形象的比喻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作文暑假培训主题8:感悟
世间万物,变化不断,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无不给我们以人生和生活的启示。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生活中并不缺少启示,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体验到世间的艰辛和快乐,饱尝它酸甜苦辣的滋味。对于生活,不同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悟。
【命题分析】
感悟类中考作文命题,旨在引导考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抒发思考感悟,培养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命题者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命题:一是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如2017年江苏南京题“无情岁月有诗味”,“无穷岁月”,不难理解,人们常说岁月无情催人老,但无论岁月如何无情,我们都应该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发现诗味,最后抒发自己对无情岁月的思考和感悟。二是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如2017年广东题“原来
”,考生应先根据生活体验和感悟进行补题,如“原来你是这样的人”。考生在写人叙事后,要表达出深刻的感悟,这样文章才有新意和深度。三是探寻生活真谛,抒发感悟。如2015年江苏连云港题“凝视生活”,考生在写作时,就要写出“凝视生活”的过程,最后揭示生活的真谛,抒发自己“凝视生活”后的感悟。
要写好感悟类的作文题,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以小见大,抒写内心的深刻感悟,也可以描写生活的种种情形,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考题传真1
请以“慢下来,会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慢下来,会精彩”这一题目直白浅易,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慢”“精彩”需要我们加以关注。“慢下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精彩”?这是审题的关键,至于如何“慢下来”,则是不同表达,个性的张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根据审题的导向,可以从以下方面打开思路。
1.慢下来的是脚步。奔波前行的途中可以放慢脚步,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欲速则不达”的古训,“上吊也要吸口气”的谚语,都强调了放慢脚步才会精彩。
2.慢下来的是手活。“慢工出细活”,上下翻转,细刺慢绣,是苏州刺绣的要领;慢琢磨,重文火,是景德镇陶瓷的精华;小心翼翼地做题,是考好的关键。
3.慢下來的是眼睛。盯紧目标,执着追求,固然值得欣赏,偶尔放慢节奏,或许可以收获不一样的美丽。“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谷的标志牌,提示人们,慢下来,收获四围的景致。
4.慢下来的是心境。舒缓紧张的心情,放松紧绷的追求,在宁静中致远;消除害怕的心理,克服恐惧的障碍,在平和心中突破自我。“慢下心来,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来”,调整心境,稳定情绪,往往事半功倍,精彩无限。
【佳作精选】
慢下来,会精彩
一考生
前不久回老家。
老家,早已忙翻天了,又是割麦,又是拔蚕豆,又是担水灌溉,家家户户忙里忙外。老家也不例外。于是一大早,我就被爸爸揪起来帮爷爷奶奶割麦。
怀着好奇心,我随大人来到麦地。虽然刚近七点,但夏日的阳光已有点灼热,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麦子金灿灿的;麦芒根根直立,像哨兵似的守卫着满田的麦子。
第一次割麦,茫然的我先是观察爷爷,只见他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弯腰、挥镰刀,手起刀落,一大把麦子便顺势应声而倒,全被攥在手里。学着爷爷的样子,几次下来,麦子也听话地能落到我的手里了,“我会割麦了,我会割麦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家囡囡,真的不简单,不仅成绩好,劳动也很好。”爷爷奶奶的赞赏,像给我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唰唰唰”,
我更加来劲,埋头,弯腰,挥舞镰刀……过个十多分钟,我竟然赶超了爷爷,回望身后一捆捆的麦把,不禁沾沾自喜,对着身后的爷爷奶奶叫道:“爷爷奶奶,你们快点啊,你们还是老把式。”爷爷奶奶好像没有听见,只是冲着我笑笑。
半小时过去了,我的手好像磨破了皮,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淌到胸口,滑向已经破皮的手的虎口,咸咸的,破皮的手隐隐作痛。身子也好像被掏空一般,弯下腰,不想再直起来;直起来,不能再弯下去。我站在麦前,不想割了。回望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不知疲倦,依然是不紧不慢地挥舞镰刀,他们的背脊在麦田里跳跃着,一起一伏。
不一会儿,爷爷奶奶赶上来,让我到田埂上坐下休息,好强的我极不情愿地来到田埂,面对爷爷奶奶“怎么样?苦吗?累吗”的关切,我倔强地摇着头说:“不苦,不算太累。”然后抚摸着我那破皮的伤口。爷爷看出端倪,停下手中活,也来到田埂上,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割麦是急不来的,得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是吃不上热豆腐的。你看,你割的麦,虽然快,可有不少麦子撒落在田里。”我抬头一看,果然,我割的麦子,撒了一地,爷爷奶奶割的麦,像是收割机收割一般,不仅麦茬整齐,就连撒麦也很少。我不禁红了脸。
爷爷又说,慢慢来,不仅没有撒麦,更多的是平均分布力量,节省体力,确保一天干活多又不累。
我陷入沉默。回想起自己做作業时的毛里毛躁、火急火燎,结果那一次作业发下来,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目。“欲速则不达”,我恍然大悟,慢下来,可能走得更远。
于是我拿起镰刀,再次割起麦来,这一次,放慢了脚步,不再一味贪图速度快,而是尽量注意不把麦洒落,尽量麦茬整齐,“慢工出细活”,爷爷的话,让我仿佛感到有一滴圣洁水滴滴在我的心灵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慢下来,放缓脚步,细琢慢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点评〗
1.内容:叙写注重过程,内容翔实。开始学割麦,只是贪图速度,结果是一会儿腰酸背痛虎口破皮,而且麦撒了一路。后来,慢下来,虽速度慢了,但撒麦少,不觉累,效率高,从而领悟到学习中。这样既有割麦的过程,又有学习的体验,内容翔实,丰富多彩。
2.结构:材料相互关联,安排巧妙。这一作文写了割麦、学习两件事,作者没有将两件事分开,而是巧妙融合,割麦中有学习,学习时想到割麦,材料相互关联,使文章结构井然,浑然一体。
3.表达:文章注重细节描写,描写时辅以修辞,使文章表达生动形象,尤其多次割麦的动作的描绘,让人身临其境。
慢下来,会精彩
一考生
中考前几次模拟考试,我总是毛毛躁躁、急急忙忙地解答,结果总是兵败麦城。
兴许是考试的失利,兴许是身体处于低谷,最近我总是恹恹欲睡,头昏脑涨。在爸爸的建议下,我回到老家,农村一个偏僻的地方。
老家,还是老样子。
奶奶的屋子,可以算是古屋了,青砖黛瓦,墙壁斑驳,屋檐残旧,屋顶有些地方瓦片已经断裂。屋檐下,还残存着蜘蛛丝网,漏斗状低垂着,令人作呕。
“起风了,萌萌,回屋穿件衣服吧。”依然是奶奶亲切的关怀。
我回到屋里,熟悉的家,小时候的乐土,温暖的房间,却没有改变我的郁闷。我漫步到院子里。
刚才还漏斗形的蜘蛛网,随风翻转,粘成一股,战栗着,很快被风卷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我一如既往早起。我来到院子,匆匆开始了晨读。
“啪”的一声,打破晨曦的宁静,我抬头一看:昨天已经消失的蜘蛛,不知何时,竟然开始忙碌起来。从上而下,一线一线编织起来。我索性放下书,慢慢走近蜘蛛网,细细地观察起来。蜘蛛先是急急地吐丝,然后迅速地向上爬,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蜘蛛网很快由点成片。不料一阵风,将刚刚织好的网卷得无影无踪。
“唉!”我为蜘蛛白白努力而惋惜,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叹。于是我赶紧晨读,背起英语课文来。口开始有点干了。放下书,准备回屋里吃早饭。蓦地,我震惊了。
蜘蛛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织网了,改变原有的忙碌,先一点一点吐出丝来,慢慢地,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再用爪子互相绞动着,一行一行,细细地编织。刚织好的网在风中摇晃着,颤巍巍的。我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帮起蜘蛛,站在蜘蛛网前,用身子挡住风。
慢慢地,蜘蛛网雏形有了;慢慢地,形成八卦图。
蜘蛛改变了一贯快速织网的习性,反而编织出一张牢固的丝网。我愣住了。蜘蛛在失败之际,没有丧气,也没有堕落,而是改变速度,将网的空隙留大些,好让风吹过。几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在人生路上,总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时常会有,但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调整節奏。有时改变速度,变换角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蜘蛛使我明白这一道理。于是我不再像之前一样匆忙地背课文,而是慢下来,认真思考每个单词使用在这里的原因,思考上下句之间的关联。渐渐地,我发现之前没有的发现,混沌的头脑也明朗起来。
喝茶时,我暗下决心:下一次考试,一定会成功的。因为我知道:“慢下来,会精彩。”
〖点评〗
双线发展,结构巧妙。蜘蛛着急编织,结果是织好的网被风残卷,因为没有考虑到外边的风;慢下来之后,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虽慢,却牢固。自己平日里做作业毛毛躁躁,考试总是失利;慢下来理解单词的运用,掌握了学习的诀窍。这样将两个放慢脚步融合在一起,内容翔实而饱满。
细腻描摹,语言优美。文中大量对蜘蛛织网的描绘,
源于细心的观察和驾驭语言的功夫,“一点一点吐出丝来,慢慢地,尽可能吐出最粗的丝;再用爪子互相绞动着,一行一行,细细地编织”,这些优美的语言,为文章增色添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真题再现2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题目。
【文析解析】
“幸福的约束”是个偏正短语,生审题时,将“约束”作为审题的核心,将“幸福”作为主题提炼的核心,是最简单、最正确的理解方式。简言之,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在“约束”中体验成长、成功等带来的“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可简单地将“幸福”理解为快乐,将“约束”理解为纪律,唯有放大二者的外延,才能写出不俗的作品来。比如,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是幸福的;在约束中得到一个新的成长启示是幸福的;给予他人帮助得到他们称赞时内心是幸福的……又比如,严明的纪律是一种约束,妈妈的叨、爸爸的鞭策是一种约束,朋友的鼓励和诤言是一种约束,社会公德是一种约束……
思路要点:
1.聚焦家校生活,抒写成长感怀。?
围绕亲人、老师、好友的“约束”写一篇散文,将“妈妈的唠叨”“爸爸的鞭策”“老师的唠叨”“好友的诤言”等素材纳入文中,可选取其中一个或多个对象行文。选取一个时,关注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有益启示,将主题定格于“幸福”;选取多个时,注意选材的典型性,在“总”与“分”中以“幸福”为脉络一以贯之。
2.关注社会素材,弘扬公德之美。
以“我”的一次“错误”经历为素材写一篇记叙文。“我”在思想或行为上的“瑕疵”被他人发现后,经他人的提醒(约束)豁然开朗,一改之前的心态,获得成长的快乐(幸福)。
3.选取校外生活,讴歌奋斗的青春。
以“我”的一个短暂的休闲时光为素材写一篇散文。在中考的约束之中体会休闲时光带来的幸福感,再以这种幸福感去获取“被约束”后的更大动力,让思辨在“约束”和“幸福”中不断递进,不断升华。
4.演绎“笼中之鸟”,尽显思辨之美。
将“幸福的约束”作为一个整体写一篇议论性散文。主要突出以下观点:“我”或“我们”像是被悉心呵护的笼中之鸟,唯有冲破这种“约束”方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以“笼中鸟”起笔运用方仲永、马加爵等反面事例入文,也要适当运用正面事例衬托。
【佳作精选】
幸福的约束
一考生
?我所看到的世界:杨柳是流动的绿色,阳光在午后是透明的,蜿蜒到它可以到达的每一个地方。不远处马路上传来忙碌的声响,睡着的人在初三繁忙课业的约束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空气中响着此起彼伏的鼾声,时间像是永远停在了这一刻。
昏昏欲睡的我不想提笔做作业,伸了个懒腰之后,环视周围奋笔疾书、埋头苦学的伙伴们,然后自顾自地转头看起了天空。天空很蓝,白云静静地飘浮,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了未来。
夏天,没有空调的公司,二楼,坐在最前面的是一名正对着电脑工作的男子。他汗流浃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在这座城市,数以千计的人与这名男子做着同样的工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电脑上的一个个汉字就是他们生活的依托。日子就这样从指缝中逝去,悄无声息。他偶尔在下班去公交车站的路上默默思索,自己好像缺少了点什么。他突然醒悟过来,那失去的东西,叫作幸福。
我的思绪回到现实,天空依旧很蓝,水笔摩擦纸张的声音如同沙沙的雨声,静谧而深远。对我而言,这不就是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吗?作业、中考、高中、大学……诸如此类的“约束”似乎没有尽头,我却可以过得很充实,连平时与同学之间的说笑都成了每天最美丽的插曲。
没有人能跨越约束直接奔向未来。约束也许是酸涩的,甚至透着些麻辣。然而,我们如果不奋力冲刺,如何能赢得比赛呢?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要为了尊严而奔跑。我们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意义,谁荒废时间,谁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我们不如在静好的岁月里做好自己,享受约束、期待幸福。
约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它会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好。
〖点评〗
1.想象入文,构思巧妙。文章打破常规写作思维,从现实转入想象,并最终回到现实,将“我”的成长心路描摹得极为细腻而真挚,是一篇构思巧妙的高分作文。
2.寄意成长,主题深刻。建立在“幸福的约束”基础上的关于成长的理解,远远超出一般考生的立意。以“充实”寄意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是想象之后的美丽的醒悟,主题充满正能量。
3.善用修辞,文采飞扬。在考生笔下,“杨柳”是“流动”的,“阳光”懂得“蜿蜒”,“说笑”成了“插曲”…颇见其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幸福的约束
一考生
天气转凉,萧瑟的秋天已经在不经意间来到。
雁群一如既往地飞向南边,去寻找适合过冬的温暖处所。雁群的飞行似排练了千百遍般井然有序。
那是什么?一个笨拙的身影渐渐脱离了队伍,哦,原来是一只刚刚成年的雁,它似乎是因为技巧不熟而慢下了飞行的节拍。它已经飞行了好久,翅膀似被灌了铅一般的沉重,只能慢慢地扑腾几下。殊不知,危险已经在向它靠近,黝黑的枪口对准了那个笨拙的身影,只听见“砰”的一声,那个身影停顿了一下,它胸口那个的洞伴随着鲜血滚滚而出,滴在灰白的羽毛上,溅起一朵朵血莲,娇艳无比。剧烈的疼痛使它原本就干涩的嗓子不由得喊出声来,凄厉而又悲凉。之后,便是无休止的下坠,下坠。
当它清醒过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夜晚的寒气冻得它瑟瑟发抖,伤口似乎又裂开了,它喑哑着求救,企盼着幸福之神能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一前一后,一轻一重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它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奋力地摇动身体周围的荒草,迫切希望他们可以发现自己。来人是一对父子,儿子一眼就发现了它,拉拉身旁父亲的衣襟:“爸爸,你看,这只雁好可怜,我们救救它吧!”高大的男人瞥了一眼那只雁,不耐烦地说道:“救什么救,伤得那么重肯定活不成了,快走,你的补习班快迟到了。”儿子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远处的雁,最终还是无言地离去。
……
雁仍在挣扎,它的心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前迎来了孩子和孩子带来的兽医,它,得救了。那会儿,整个世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幸福感。
同是地球的孩子,但愿,这世界能少一份超越物种的约束,多一份超越物种带来的幸福。
〖点评〗
1.感情真挚,描写动人。文章通过对孤雁和猎雁者细致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猎雁者的控诉与愤懑,对孤雁惨遭猎杀的同情,对“父亲”冷漠对待伤雁的不满,细腻、真实而形象的描写能激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作者善于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烘托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萧琴”“灰白”“血莲”“娇艳”,强烈的色彩对比,既让考生的感情倾向更为鲜明,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2.巧设伏笔,构思巧妙。文章以“儿子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远处的雁”一句设下伏笔,并以“它的心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之前迎来了孩子和孩子带来的兽医”与之呼应,使内容前后照应,使所叙情节严丝合缝。精巧的构思,使文章大为增色。
真题再现3
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题解析】
材料所言的性命、生命和使命是有特定内涵的,准确把握其内涵,明确三者的界限及其特征,是审题的关键。这里的“性命”,就是生存,就是生物意义上的活着;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只知穿衣吃饭、一切为了维持“性命”的存在,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生命”则是人本意义上的活着,懂道义,顾尊严,知廉耻,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握有“生命”的人。“使命”就是要有责任感,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牺牲。本题立意角度较多,比如:见贤思齐,抛弃平庸,拒绝猪栏式理想;加强修炼,改善自我,提升人生的质量;树立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感,做大写的人;等等。还可以逆向思维,以“打破生命的价值序列,关怀和尊重庸常的生命”为立意,倡导所有生命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倡导人类建立与万物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
这则材料,字面上讲“三条命”,其主旨是人生价值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一眼就能从“使命”和“责任”这两个字眼里看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立意,这固然不错,但大家都集中在这一立意上,难免会撞车,建议同学们认真审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佳作精选】
我有几条命?
一考生
冬天,外面的雨很大。
我走进一家面馆,点了一碗刀削面,坐在位置上等待,心里却还在想着刚才的一幕。
第四节一下,我飞身冲出教室,直奔小面馆。在靠近菜市场的马路上,忽然发现一个鸡蛋大小的土疙瘩,我飞起一脚,土疙瘩不偏不倚砸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身上。那中年妇女骂道:“眼瞎啦,还中学生呢?”
我立即反唇相讥:“中学生怎样?中学生不是人?”
话一出口,我立刻感到驴唇不对马嘴,是人就可以用土疙瘩砸人?这是什么逻辑?可是我该怎么这样反击呢?
还没有想得停当,这时门被推开了,一阵凉风在店里刮过,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走进来的是一对父女,父亲穿着雨衣,脸上被冰冷的雨水冻得红通通的,他点了一碗面后便走了出去。
我埋头吃面,脑子里还在想着怎样反击的问题。忽然,门外的雨声中似乎夹杂着一些金属拉扯的声音,我抬头依稀可以看见一个黑影蹲在车前,好像在修车。门外的雨依旧很大,仿佛想把世界淹没,我此时很为雨地里的他心痛,一定很冷。
我的面吃了一半时,那位父亲走了进来,深蓝色的雨衣上不时地往下滴着水。滴水不是很多,显然他已经作了处理。一滴,二滴,三滴……正当我以为第四滴落下时,他走了出去,站在门外的屋檐下。
这时,在一旁的女儿说:“爸,你干嘛站在外面?不冷吗?”
那位父亲笑着说:“不冷,我站这抽根烟。”
我清晰地看到,他说话时,嘴中不断有白雾出现,暗示着我外面很冷。
女儿又说了:“你快进来,外面太冷了。”
父亲还是笑了笑说:“不了,给人家地板弄湿了多不好。”
他是怕水滴弄湿地板才站到雨地里的啊,这时我的心中被一股不知名的东西撞了一下。
我看着站在门外的他,四十几的年纪,不是很高大,但是很壮实,两鬓略有斑白,岁月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一道道印记。只见他点燃了一根烟,站在门外静静地吸着。看得出,他是借抽烟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抵御寒冷。
我忽然感到我和他有某种相通,不过是正负两极的相通!我做错了事被人捉住百般抵赖,死不认账,他在无人监督的独守其身!人和人咋这么不一样呢?
想起一句名言: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莫非我就是只有性命而没有生命的人?
走出小面馆,我还在想着,我有几条命?
〖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成功的记叙文,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个“巧”字,构思巧,点题巧。“我”在路上踢起土疙瘩砸人被骂,到了小面馆还在为如何有力地还击对方而苦思冥想;而陪女儿来小面馆的父亲为防止雨披上的水滴弄湿地板而自觉地站在雨地里。两相对比,引发了“我”的思考:人和人为什么这么不一样?是不是“我”只有“性命”而没有“生命”呢?我带着疑问走出小面馆,也给读者留下了颇有价值的思考。故事极为简单,但写得曲折有致,生动有趣。
跨出平庸的猪栏
一考生
有位作家为我们开出了这样的价值序列:“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人生电有差别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只能堆积在第一序列里,维持性命,而永远无法享有真正的生命吧?
不!任何人都可能平庸,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生命;任何都可以拒绝平庸,可以获得真正的生命!
放学铃声欢快地响了,我拾起书包,飞快奔出教室,老天爷的脸阴沉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泪了。刚在车棚拿好车,我就迫不及待准备出校门了。“小凡,等一下!”是谁?哦,原来是我的同桌。“我的试卷没发到,你的能借我复印一下吗?”她的眼睛里流露出请求,两颊急得红扑扑的,细细密密的汗珠不断从皮肤中渗出,顺着发丝又流到了衣领处,“呃,这,这。”我看了看阴沉着的天空,再看看她那着急的声音,我点了点头。卷子复印好了。我跨上自行车,飞速往家骑,刚爬上五楼,雨点儿便开始飞了。
我是一只萤火虫,可是我坚持用微弱的光去会照亮别人。
数学考试又一次不及格,我情绪跌到冰点以下。天灰沉沉的,下着小雨,银杏叶簌簌落了一地,叶面上盈满了雨水。走在上学的路上,心情一如这阴沉的天。同伴突然发话:“这次作文竞赛,你获得了二等奖,那可是全国级别的呀!唉,哪像我,天生没有一点文学细胞。”那是四月份全国作文大奖赛,现在有结果了,而且还是二等奖。这不是我的价值吗?大猫小猫都是猫,大狗小狗都要叫。在上帝面前一切生命都是辉煌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何必为自己的人生弱项痛不欲生呢?
我是颗一颗小星星,虽不耀眼但同样有光辉。
早上起得匆忙,早餐只好在路上吃,热气腾腾的牛奶,外焦里嫩的面包不一会儿就被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手里捏着牛奶纸盒和面包包装袋,看看一路都没有垃圾桶,只好继续向前骑,可是手里拿着这些东西也不好骑车,干脆扔在这儿吧!我环顾四周,虽然没有人,可好像有人在看我。前面的阿姨好像时不时调头看我,左边小轿车里的小学生似乎也在咧开那没有门牙的嘲笑我,右边的老大爷总是与我并排。我将垃圾紧紧攥在手中,一直到了教室,才扔进了垃圾桶。
我是一根小小的枝条,可是我遵循大自然的规则健康有序地生长。
性命、生命和使命是人生的三种状态,平庸、优秀和卓越是人生的三种境界。我是平凡的,但是我胸怀朝阳,心向美善,我就能跳出人生的第一序列,跨出平庸的猪栏。
〖点评〗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一天中的几件事,以说明普通人的脱离平庸、加入优秀者的行列,扣题紧密,感情真挚,文风朴实。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友善、自信、自律三个方面选取典型,一个事例代表一种精神品格,决不雷同。在事例的排列上,既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更有意义上的逐层深入。帮助别人复印资料,考试不及格而不痛不欲生,捏着牛奶纸盒和面包包装袋前行,事情极为平凡,但在“凡人青春”主题的映照下都熠熠生辉。在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里,先描写生活镜头,再用比喻揭示其内涵,生动的描写与形象的比喻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