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作文暑假培训主题10:凡人小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往往是芸芸众生的生活常态;柴米油盐酱醋茶往往是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内容。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平淡寡味,然而这才是最具烟火味和人情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里常常蕴含着大道理,流露出真情感,洋溢着真切的幸福,包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引导考生书写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美,也成了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选点之一
【命题分析】
凡人小事类的中考命题作文与考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有的考题意在引导考生反思生活中现象,积累人生智慧,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如“属于我的小幸福”,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好和幸福;有的考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和赞美生活中的平凡人,如“我最欣赏的一个人”,让考生叙写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发现该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令人欣赏的优点或良好品质,表达平凡人也有闪光点的主题;有的考题考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人、事、物中总感悟人生哲理,如“那件小事真不小”“与平凡相伴”等。要想写好这类作文命题,关键在于平时:一是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二是要善于反思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三是关注或参加送货中的各类互动,培养自己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考题传真1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往往并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的人的尊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
请以“身边的小人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文题解析】
小人物,是指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在人们眼中可有可无的人物。他们可以是早出晚归,忍受着寒风呼啸或太阳暴晒的清洁工;可以是用一颗颗晶莹的汗珠和大把的青春换来万家的光明电业工人;可以是天天穿着白大褂、待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以是默默耕耘在讲台上,无私的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园丁”,可以是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在戈壁滩的边防战士;可以是为了子女能读上重点学校自己却节衣缩食的父母;也可以是屈辱悲惨的人,弱势群体;还可以从身边取材,写班级里的小人物……
材料中提到了两种“小人物”。一种是平凡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的“小人物”,一种是平凡却卑微不幸甚至丑陋可悲的“小人物”。立意时从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人出发立意均可。如果从第一种人出发,就要赞扬“小人物”虽平凡却崇高伟大,于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如果从第二种人出发立意,就要反映他们的卑微无奈,甚至屈辱悲惨。写后一种人,最好选那些弱势群体,以表现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写小人物?一是赞扬,赞扬他们身上体现的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或传统的美德,赞扬他们在本职岗位做出了一般无法完成的不平凡业绩。二是思考,写他们的生存状态,思考造成他们这种生存状态的原因,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记叙文要选好某个特定的小人物,运用细节描写,用几个事例突出其不同于一般小人物的地方,并适当议论抒情表明我们的态度。写小人物的文章审题难度不大,衡量作文高下的主要权重:记叙文是选材是否独到,叙事是否有趣,语言是否生动。
具体构思:
构思一:歌颂崇高、伟大的小人物。
他们可以是冒着寒风、顶着烈日的清洁工;可以是用晶莹的汗珠和大把的青春换来万家光明的电业工人;可以是天天穿着白大褂、待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以是默默耕耘在讲台上,无私的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园丁。通过对这些小人物记叙和描写,歌颂他们的奉献、敬业和爱心精神,表达我们的敬意。
构思二:关注不幸、痛苦的小人物。
还有许多小人物,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卑微无奈甚至屈辱悲惨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例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无业者等等,他们可能并无多少人格光辉,艰难、艰辛、卑微、屈辱地生活着,其生存状况令人同情。文章可以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记叙和描写,思考其社会原因,表达我们的关爱之情和深广的人文情怀。
构思三:鞭挞丑陋、悲哀的小人物。
柏杨说过:“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鲁迅在他的作品对中国人的缺点也早有探讨,自私,猜忌,迂腐,脏乱吵,窝里斗。文章可以这类小人物为对象,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通过生动的记叙和描写,画其形,显其神,完成鞭挞丑陋、呼唤文明的主题。
【佳作精选】
身边的小人物
一考生
在我居住的小城,“陈一百”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关于陈一百,小城人最喜欢谈论的热点有二:一是他高超的手艺,二是他高尚的人品。某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采暖期就有大量业主因室温不达标而上访,物业公司一个电话,陈师傅立马赶到,一阵敲敲打打,不到两个小时,管道内响起流水声,暖气片开始发热。经理拿出千元酬金,陈师傅只收了100元,因为他为自己确定的收费标准就是每次100元,而且治不好不要钱。
前几天,爸爸妈妈决定把住了十多年的房子装修一下,为了减少隐患,他们决定先请陈师傅来为电路做一次全面检查与维修。
陈师傅如约而至。他先是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的两个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只脚,然后才轻手轻脚走进门来。妈妈一边递烟一边说:“谢谢您能来。咱们先商量一下工钱?”陈师傅摆摆手:“不客气,也不用商量,每次100
元,治不好不收钱。”
陈师傅一边查看,一边在一张纸上记着什么。约半小时后,他把那张纸递给了妈妈:“这是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更换的东西,是你们自己备齐,还是由我代购?”妈妈有些为难:“这……我……我也不懂这个呀,还是麻烦您……”陈师傅爽快地说:“谢谢你能信得过我,我这就去商店。”
陈师傅终于对我们家的电路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与维修。验收时间到了,陈师傅却躲进了卫生间。忽然,卫生间里传来一阵异样声响,爸爸三步两步冲了进去,见陈师傅正半跪在地上,吃力地用一把大扳手拧着坐便器水箱下面的一个大螺丝:“这里是不是总漏水?皮垫老化了……这就好了,这就好了。”
陈师傅接过100元工钱,背起工具包,穿着那条湿了半截的裤子向楼下走去,他的手里还多了一个垃圾袋……
陈师傅,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小城的居民需要这样的小人物,甚至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小人物。
〖点评〗
他不送免费的午餐,为你做事是收费的;他也可以赚大钱,但是他每次只收一百元,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概如此。他是一个小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诚实、可信,作者最后指出小城居民需要这样的小人物,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小人物。文章选材独特,立意深刻,颇有思想高度。
身边小人物
一考生
下午,校园里阳光灿烂,寂静无声。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教务处里只有徐副主任一人,只见他坐在办公桌旁苦思冥想,桌上摊着一张白纸,上面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听课建议。
星期一周前会上,徐副主任凑到校长身边,对校长说:“校长啊,你当教师时课上得特别好,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堂公开课。”校长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当场拍板,星期三开课,讲契诃夫的《变色龙》。
公开课在我们班进行。上课前,徐副主任早早地把讲台收拾干净,黑板也擦了一遍又一遍。校长上课,徐副主任一直坐在讲台边,手握黑板楷,随时听从校长调遣。校长讲得起劲,说:“与其说是变色龙,不如说是哈儿狗。”他转身向黑板,在“变色龙”旁边写下“叭儿狗”
三个字,继而觉得“叭”字写错了,准备擦去重写,便叫道:“黑板楷!”“到——”徐副主任高声答道,引起哄堂大笑。他不顾哄笑,连忙起身,迎上前去,躬身呈上黑板楷。本来只有一米六二,再加上弯腰过度,他就显得更矮了。而这时校长没有正眼看他,只是凭感觉向他伸过手去,先摸了空,再渐渐压低手臂,才一把抓到他的头发。我们看得真切,个个忍俊不禁。“你就不能直起腰来?”校长生气了,他连忙挺直腰杆,递上黑板楷,可仍然未敢抬眼看校长。
自己丢人事小,校长生气可是大事啊!为此,他懊恼了整整一个上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可是“听课建议”该怎么写呢,这可难坏了徐副主任。如果写听课感言、听课心得就好了,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赞辞,可是校长要他们写“听课建议”,不准唱赞歌。他忽然又想唱赞歌的事来。
不久前上级部门来校开座谈会,了解师生对校长的意见。他尽说校长好话,上级说:“你是为校长抬轿子的。”“不!不!只是偶尔为校长开开车门。”他说的是实话,校长每次做车外出,他都走到车旁,毕恭毕敬为校长开车门。结果,他的大实话给校长带来了麻烦,上级的结论是校内民主空气不足,抬轿子的人多,明白人少。
坏话不敢说,赞歌不能唱,他没有了主意,忽然想起校长的板书,好像是针对自己的。我在领导面前从未朝三暮四,只是有些软弱罢了,就算是哈儿狗,哈儿狗毕竟不是变色龙。
他豁然开朗,提笔在听课建议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哈儿狗不是变色龙!
〖点评〗
这是一篇小小说。作者用漫画的手法,极度夸张地刻画了一个小官员的形象,道出了一种小人物人的生存状态。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坏话不敢说,赞歌不能唱”,
一个“听课建议”竟然难坏了他。文章通过中午上班前这一“片刻”的心理活动,展现“以往”典型的生活画面,“现在”和“过去”揉为一体,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真题再现2
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目,写篇作文。
【文题解析】
所有的命题作文审题,都要紧紧盯着作文题目反复品读,然后确定关键词,然后理解关键词。首先,我们可以先把这个作文分为两部分:“那件小事”和“真不小”。这样分开之后,明显可以看出这个作文题目里呈现出矛盾:“小”与“不小”。那么,如何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统一起来呢?这是一个难题,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这里的“小”与“不小”。“小”字意味着,这件事一定不是大事,一定是看似不起眼,或者在我眼里就是小事一桩。那么选材就可以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妈妈给我做得一顿饭,朋友间的一件小事,老师的一次谈话,陌生人的一个举动等等,都可以入文。再看这里的“不小”,如何提现“不小”呢?首先我们可以想到“小事情大道理”,还可以想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让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等等。“小”与“不小”理解之后下面还有一个难题:如何从“小”转到“不小”,如果转折不当会有牵强附会的嫌疑,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自然。这个转折如何进行:可以是自己夜深人静时的思考,也可以是别人语重心长的教诲,还可以是再遇到这类事情时的感同身受。如果没有这样的铺垫,结尾突兀地来一句:那件小事真不小,这就太牵强了!
其次,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了题目中的一个修饰语“那件”,何为“那件”?实际上就是明确告诉你:只能写一件事!如果写了两件事,就有偏题跑题的嫌疑,就不能说成“那件”了,而是“那些”。七八百字的作文写一件事,如何写?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好细节描写的功夫,事件叙述细致,场景描写细致,人物心理描写细致,这样,就可以把一件小事写得活色生香。
再次,关于这篇作文的构思。可以有这样两种构思:一是自己知道这件事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让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教育;二是自己以为是小事,实际上却伤害了别人,或者违反了做人的准则,在别人的教育下,自己才认识到“小事不小”。实际上,这篇作文要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佳作精选】
那件小事真不小
一考生
车窗外的繁华都市随雨幕一同模糊,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却似敲击在我心上,清晰到沉重。
“不就是件小事吗?”身侧的母亲抚抚我的脑袋,似是在安慰我,“别再想了。”
可是,那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吗?我扪心自问。
本是个晴朗的假日,我与母亲漫步在热闹的市中心,享受难得的闲暇。阳光携着柔和的温度,渗透在高楼大厦间的每一个角落,光线在四周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陆离奇幻的光彩。可忽然却有一股刺耳的声音冲击着这份安宁——是谁在大街上飙高音啊?我有些愤怒地寻找噪音的源头,却看到前方有聚集的人群。好奇地凑过去,噢,原来是残疾人卖唱的。围观的人们不在意歌声动听与否,光看到他衣衫褴褛的狼狈模样,就纷纷掏出了钱包。我看着他满是尘土的沧桑面庞,亦有些动容,可当我看到他的双眼——一片漆黑,却又泛着几分狡黠,忽然,就明白了些什么。骗子!我这样想着,拉着母亲走开了。
往前走,看到路边围着的人群,又是乞讨。那是个妇人,怀中抱着个挺小的孩子,面前是一张广告纸,写满凄楚愁苦,颇令人动容。我却狐疑,去瞧她的双眼:果然,又是空洞机械的。
六月的天比巧笑倩兮的美人更为多变,霎时高楼上空的蓝天白云就笼上了一层阴霾。刚刚还温暖明媚的都市忽然成了一个黑洞,像是要吞噬其间所有的人。
母亲见状,拉着我赶紧向车站赶去。无意间,我却瞥见路边一个瑟缩的瘦小身影。那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怯怯地缩成一团,低头合着眸子。同样是乞讨,大概是没有浮夸的歌声或是动人的故事,这个老奶奶静悄悄地憩在都市的一角。我执拗地拉着母亲走过去,她似是听到响动,怀着几许希冀睁开了眼。她没有做出过多请求,只静静地注视着我,她的眼睛如同枯寂荒井中的一股清泉,摄人心魄。几乎没有一丝犹豫,我将手伸进包里,可却被母亲截住了,然后被母亲急急地拉走。一刹那,我看见老奶奶眼中的希冀霎时熄灭,只剩下灰烬与绝望。
“这些乞讨的都是骗人的,你可别被骗了!”上车后母亲解释道。我似想辩解,可最终没有,只任雨滴沉重地敲击在我的心口上。
这是小事吗?萍水相逢,匆匆而去,自然是。可我想,我们能从其中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为什么总有笨蛋施舍愚蠢的善意,为什么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恶意揣测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都笑着站在温暖阳光下,为什么会有人在瓢泼大雨中黯然而泣?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我带着无穷的悔意陷入沉思。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用一腔真诚去对待他人,或许我们应用自己的双臂使这个表面光鲜的都市真正地、从底子里温暖明媚起来。
我心深处,那件小事,真不小。
〖点评〗
描写细腻,画面生动。考生撷取了街头三幅不同的“行乞图”。对三位乞丐的外貌、动作描写很到位,特别是“画眼睛”有一定的功力。可见考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功夫,也看得出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
构思巧妙,善于铺垫。考生在行文上颇为讲究,对于前两个乞丐的描写,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异中求同。目的还是为表现后面那个真正的乞丐做铺垫,颇具匠心。
那件小事真不小
一考生
那天,太阳刚露脸,我和母亲匆匆赶路。雾气淡淡的清清的,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小街上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道旁的柳树低垂着头,柔顺的接受着晨光的淋浴。
“当心点,靠边走,车来车往的。”妈妈提醒我。
“这世界什么事都有,他撞了你,说不定还赖你碰瓷呢。”母亲又补上一句。
“闪开,闪开!”正说着,远处传来吆喝声,随即一个黑影从远处疾驰而来,行人纷纷避让。说时迟,那时快,黑影如同风一般闪了过来,一位老奶奶却没来及让开,站在那儿不知所措。眼看就要快撞上时,只见黑影一个急刹车,稳稳地停在了老奶奶的面前。正当大家稍稍缓口气时,老奶奶却笔直地倒了下去。
四周的人纷纷围了上去,只见黑影原来是一个小伙子,他把他的自行车放在一边,赶紧来看老奶奶。而老奶奶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口中不停地哼哼,豆大的汗珠从头上一颗一颗滚落下来。
“这不是王奶奶吗?”一位老大爷走到人群中来,“她是我的邻居,以前得过心脏病,老毛病又发作了。”
这时,小伙子突然推开众人,向远处跑去,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经消失在了浓浓的雾气中,现场一片义愤。
“现在的年青人都是这样!”
“现在肇事逃逸的可多着呢,不稀奇。”
“一代不如一代,社会没救了。”
在这一片斥责声中,忽然传来一个文乎乎的感叹:“诚信缺失,国何以堪!”
人们还没有完全听明白这文词的意义,又传出一个童稚的声音:“你们尽是瞎猜,说不定人家是去找车救人的呢。”
“哈哈哈!”一阵笑声淹没了童稚的声音。
“吵有什么用?救人要紧。”老爷爷发话了。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开始找出租汽,有人拨打120。雾太大了,哪里有出租汽车呢?
正当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身后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闪开,闪开。”大家一看,只见那个小伙子骑着三轮车回来了。
“快把老奶奶扶上来。”他说。
大家赶紧把老奶奶扶上车,一位大叔拍拍小伙子的肩膀说:“你骑自行车,我踏三轮车。”
事情过去一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个社会,人们心中没有好人,坏人不成了合法的存在,我们还能拿出什么理由谴责邪恶?正能量消失了,这社会还有救吗?小事一件,鼓起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社会的希望。
〖点评〗
早上陪母亲散步,目睹一起“惊车”事件,文章通过对普通人反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即“洪洞县里无好人”,文章借助议论指出,人人都相信没有好人,坏人就成了合法的存在,并以“正能量消失了,这社会还有救吗?小事一件,鼓起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社会的希望”来点明主题,扣合标题。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处处围绕“瞎猜”设置情节,先是母亲关于碰瓷的提醒,继而是众人对小伙子的指责,以及“诚信缺失,国何以堪”的感叹,这些描写具体生动地展现了“洪洞县里无好人”的社会心理,也有力地传达了作者的忧思,更进一步突出的小事的意义。
真题再现3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也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思考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注重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展现真实的自我。同学们也能通过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感悟、反思,并获得成长。虽然,这个题目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想要得高分,就必须对凡人小事进行深入观察仔细领悟,发掘出背后的动人情感和深刻内涵。尤其是“背后”一词,体现了命题者的用心,值得同学们去挖掘。
首先,要注意材料所给出的提示。材料明确说明,我们是平凡人经历的事情,也就是小事,所以,同学们切入的角度,一定是个人化的视角,不能是名人化视角。其次,要写出能打动人的东西。材料明确提出:“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思考的东西。”感动,我们很好理解。看了作文,心潮澎湃,甚至泪流满面,这是感动。但是,“让人思考”却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可以理解成“启迪人心”“发人深省”“引发共鸣”……也就是说,你的文字能够撩动读者的心弦。所以,虽然是写凡人小事,但是,一定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此外,这次中考作文,除了诗歌之外,对文体并没有过多的限制.但是这个标题具有非常强烈的指向性,适合写成记叙文。所以,本次习作如果采用记叙文文体,要比写议论文、散文等文体更有优势。
总之,“凡人小事的背后”的作文,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凡人,也就是普通人,二是小事,也就是点滴小事儿,三是背后,也就是要分析凡人小事折射的道理。你的作文符合上述三点,覆盖全了,就一定是好文章。
【佳作精选】
凡人小事的背后
一考生
一杯鲜羊奶,两颗老人心。一颗是我奶奶的,左心房住的是我,右心房住的还是我。另一颗心是一位卖羊奶的老汉的,他的心房里挤满了人。每当想起他,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雪花中的身影,暖着人的眼睛,暖着人的心灵。
老汉六十多岁,中等身材,目光和蔼,皮肤黝黑,一身东北传统农民装束。除了正月那几天,他会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我家附近的早市。清晨,人们总会看到柳树下那位略显清瘦的老人,还有他身边盛着羊奶的铁桶。
买生奶喝的人,大多有个习惯,不愿意间断。老汉是知道的,他没有让奶户失望过。那年冬季里的一天,雪静静地下了一整夜。早上,我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心想老汉应该不会来了,那么远的路,又上岭下坡的。奶奶也是这么想,但还是决定为我去看看。我陪她下楼。外面的世界,银装素裹。脚下的路铺着一尺多厚的雪,白亮亮的,透着寒意。三里地长的早市,从这头望到那头,竟然看到一个雪人!就他一个,站在老地方,卖着他的羊奶。
我们打了一斤羊奶。奶奶看他的脸略显憔悴,忍不住问道:“你生病了?”他嘟囔着说:“嗨,昨晚发烧了,早上吃了药,没顶回去。”“那您就在家歇一天呗!”我随口说道。他却认真地说:“不行啊!有几户婴儿喝我家羊奶呢,婴儿不能断奶呀!孩子重要啊!”听了他朴实无华的几句话,我的敬意油然而生,他粗朴的棉衣下裹着一颗多么体贴、多么滚烫的心啊!
转年夏初的一个早晨,奶奶照例买羊奶,老汉却执意不收钱。头一天的羊奶变质了,我们是知道的,却没言语。我故意调侃着说:“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收我们的奶钱了?”他认真地说:“就今儿一天!”他面带苦涩地敲一下脑壳,“我把昨天卖出的一桶奶的钱全部退赔了,就不差你这一份了。唉!我大意了,也是有点犯懒了,没把奶桶吊到井水里镇着,奶坏了,也该我赔你们啊!”一瞬间,我此前对他那份羊奶的“差评”全部清零,因为他怀着一颗多么诚实、多么干净的心啊!
间断几天没买羊奶,我又去时,他老远就对我笑。笑容在他那黝黑粗糙的老脸上,让我感到格外的灿烂。迎着笑容走向他,他轻声地询问:“你们出门儿了?”我听懂了,他的意思是“这几天没来取奶,你们做什么去了”,我匆匆敷衍一句:“没出门儿。”离去了,我方后悔没跟他多聊几句。像这样淳朴守信的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每天享用到他提供的有品质的鲜奶,同时也享受着被人需要的满足感。他像一只小蚂蚁,把自己对世界的好,全藏在鲜美的羊奶中。
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跟他聊了。那一天,我无意间看到老汉卖羊奶的地儿被一位阿姨替代了。我问她:“卖羊奶的老爷爷呢?”她答道:“那是我爸,前几天车祸去世了。”我心揪了一下,一瞬间,那黝黑的脸、和蔼的笑容、温暖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眼前,真实又亲切。好好的人,就这样没了?
又是一个大雪天,经过路边的那棵柳树,我不禁想起了雪中的老汉。仿佛那和善的目光还在身侧,转头望去,却被早市上熙来攘往的身影阻断。我想此刻,他应早已放下了所有,无愧的在天堂笑着。当初,人们住在他心里;而今,他住在多少人的心中……
〖点评〗
本文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讲述了一位卖羊奶老汉的故事,通过雪中带病守望、夏天奶坏赔偿、最后的带笑搭讪等三个片段,让一位心想别人、坚守诚信、憨厚热情的老汉形象跃然纸上。环境描写,烘托突出;语言描写,生动贴切;抒情议论,水到渠成。题目富有诗意,且文中不乏耐人回味的佳句。
凡人小事的背后
一考生
茫茫人海中,你可曾遇到过一个平凡的人,见证了一段平凡的事,但却发现了一颗不平凡的心,一种不平凡的精神。
那天,天刚蒙蒙亮,外面一片寂静,只有我一个人因为突发奇想――起个大早,观察一下我身边的人。“哗哗――”一段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这宁静安详的清晨,循声望去,我看见了一个人――她背对着我,看不清她的面孔,脑后扎着一条麻花似的大辫子,从耳部的白带子可联想到她可能戴着口罩,身上穿着一套老旧的制服,手上套着一副略显肥大的手套,脚上穿着一双略有修补的胶鞋,手上还托着一把长长的大扫帚在左右不停地挥动着。看着她那娴熟而又老练的动作,我可以肯定她是一名清洁工。她在马路边一棵大树下忙活着,那宽大的扫帚随着她双手的摆动配合腰身的扭动而轻松飞舞,地面上的乱纸屑、枯树叶也欢快地飞舞相聚。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那欢畅不间断的哗哗声在有节奏地回旋。突然一阵轻风飘过,那安静的大树又掉下了几片叶子,那原已相聚的叶子、纸屑又一次逃到了各处。看,那张纸在空中打着旋儿,这一片树叶又调皮地蹦到了路中央……总之,刚刚扫好的不但完全吹散了,还多了刚掉下的几片树叶。她望着眼前的惨景,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埋下头来,将扫帚轻轻提起,缓缓移动……望着她孤寂的身影,我心中暗暗为之不平,连风都这么捉弄人,这贼老天真是太不应该了。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刚才还四处在逃的树叶、纸片,如今都乖乖地聚拢在了一起。望着那堆枯黄的叶子、零乱的纸片与塑料袋,她用左手扶着扫帚,右手轻轻抚过耳畔零乱的头发将其理到耳郭后,两鬓边冒着淡淡的白气。站在她侧面的我清晰地看见她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下,可能是笑吧!
可天不遂人愿,就在她还在满面笑容地欣赏她那用辛勤劳动创造的杰作时,一辆大型客车从她身旁呼啸而过,随后一阵旋风横扫而来,她的笑容顿时随着飞逝的客车而消失,她的杰作也随之付之东流。回身望着早已消失的客车,她眼中充满了不解与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着她苍老如枯树皮般的皮肤,因干涩而略显苍白的嘴唇以及那五线谱般清晰的刘海……我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她在这平坦的大街上,无怨无悔;她在这平凡的职业中,勤勤恳恳;她在这平凡的生活中,默默无闻……
她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她有一颗多么美丽的心。啊!让我们尊称她们一声城市美容师吧!
〖点评〗
清洁工可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了吧!其实,选择清洁工作为写作对象,内容并不是十分新颖。但是,作者却将清洁工工作的三个画面串联在了一起,将他们繁琐、沉重的工作内容深入地刻画了出来,一些平凡小事的背后彰显的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2020年暑假初中作文培训(共20主题)
初中作文暑假培训主题10:凡人小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往往是芸芸众生的生活常态;柴米油盐酱醋茶往往是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内容。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平淡寡味,然而这才是最具烟火味和人情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里常常蕴含着大道理,流露出真情感,洋溢着真切的幸福,包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引导考生书写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美,也成了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选点之一
【命题分析】
凡人小事类的中考命题作文与考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有的考题意在引导考生反思生活中现象,积累人生智慧,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如“属于我的小幸福”,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好和幸福;有的考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和赞美生活中的平凡人,如“我最欣赏的一个人”,让考生叙写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发现该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令人欣赏的优点或良好品质,表达平凡人也有闪光点的主题;有的考题考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人、事、物中总感悟人生哲理,如“那件小事真不小”“与平凡相伴”等。要想写好这类作文命题,关键在于平时:一是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二是要善于反思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三是关注或参加送货中的各类互动,培养自己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
考题传真1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往往并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的人的尊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
请以“身边的小人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文题解析】
小人物,是指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在人们眼中可有可无的人物。他们可以是早出晚归,忍受着寒风呼啸或太阳暴晒的清洁工;可以是用一颗颗晶莹的汗珠和大把的青春换来万家的光明电业工人;可以是天天穿着白大褂、待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以是默默耕耘在讲台上,无私的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园丁”,可以是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在戈壁滩的边防战士;可以是为了子女能读上重点学校自己却节衣缩食的父母;也可以是屈辱悲惨的人,弱势群体;还可以从身边取材,写班级里的小人物……
材料中提到了两种“小人物”。一种是平凡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的“小人物”,一种是平凡却卑微不幸甚至丑陋可悲的“小人物”。立意时从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人出发立意均可。如果从第一种人出发,就要赞扬“小人物”虽平凡却崇高伟大,于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如果从第二种人出发立意,就要反映他们的卑微无奈,甚至屈辱悲惨。写后一种人,最好选那些弱势群体,以表现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写小人物?一是赞扬,赞扬他们身上体现的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或传统的美德,赞扬他们在本职岗位做出了一般无法完成的不平凡业绩。二是思考,写他们的生存状态,思考造成他们这种生存状态的原因,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记叙文要选好某个特定的小人物,运用细节描写,用几个事例突出其不同于一般小人物的地方,并适当议论抒情表明我们的态度。写小人物的文章审题难度不大,衡量作文高下的主要权重:记叙文是选材是否独到,叙事是否有趣,语言是否生动。
具体构思:
构思一:歌颂崇高、伟大的小人物。
他们可以是冒着寒风、顶着烈日的清洁工;可以是用晶莹的汗珠和大把的青春换来万家光明的电业工人;可以是天天穿着白大褂、待在医院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以是默默耕耘在讲台上,无私的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园丁。通过对这些小人物记叙和描写,歌颂他们的奉献、敬业和爱心精神,表达我们的敬意。
构思二:关注不幸、痛苦的小人物。
还有许多小人物,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卑微无奈甚至屈辱悲惨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例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无业者等等,他们可能并无多少人格光辉,艰难、艰辛、卑微、屈辱地生活着,其生存状况令人同情。文章可以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记叙和描写,思考其社会原因,表达我们的关爱之情和深广的人文情怀。
构思三:鞭挞丑陋、悲哀的小人物。
柏杨说过:“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鲁迅在他的作品对中国人的缺点也早有探讨,自私,猜忌,迂腐,脏乱吵,窝里斗。文章可以这类小人物为对象,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通过生动的记叙和描写,画其形,显其神,完成鞭挞丑陋、呼唤文明的主题。
【佳作精选】
身边的小人物
一考生
在我居住的小城,“陈一百”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关于陈一百,小城人最喜欢谈论的热点有二:一是他高超的手艺,二是他高尚的人品。某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后的第一个采暖期就有大量业主因室温不达标而上访,物业公司一个电话,陈师傅立马赶到,一阵敲敲打打,不到两个小时,管道内响起流水声,暖气片开始发热。经理拿出千元酬金,陈师傅只收了100元,因为他为自己确定的收费标准就是每次100元,而且治不好不要钱。
前几天,爸爸妈妈决定把住了十多年的房子装修一下,为了减少隐患,他们决定先请陈师傅来为电路做一次全面检查与维修。
陈师傅如约而至。他先是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的两个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只脚,然后才轻手轻脚走进门来。妈妈一边递烟一边说:“谢谢您能来。咱们先商量一下工钱?”陈师傅摆摆手:“不客气,也不用商量,每次100
元,治不好不收钱。”
陈师傅一边查看,一边在一张纸上记着什么。约半小时后,他把那张纸递给了妈妈:“这是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更换的东西,是你们自己备齐,还是由我代购?”妈妈有些为难:“这……我……我也不懂这个呀,还是麻烦您……”陈师傅爽快地说:“谢谢你能信得过我,我这就去商店。”
陈师傅终于对我们家的电路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与维修。验收时间到了,陈师傅却躲进了卫生间。忽然,卫生间里传来一阵异样声响,爸爸三步两步冲了进去,见陈师傅正半跪在地上,吃力地用一把大扳手拧着坐便器水箱下面的一个大螺丝:“这里是不是总漏水?皮垫老化了……这就好了,这就好了。”
陈师傅接过100元工钱,背起工具包,穿着那条湿了半截的裤子向楼下走去,他的手里还多了一个垃圾袋……
陈师傅,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小城的居民需要这样的小人物,甚至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小人物。
〖点评〗
他不送免费的午餐,为你做事是收费的;他也可以赚大钱,但是他每次只收一百元,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概如此。他是一个小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诚实、可信,作者最后指出小城居民需要这样的小人物,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小人物。文章选材独特,立意深刻,颇有思想高度。
?
身边小人物
一考生
下午,校园里阳光灿烂,寂静无声。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教务处里只有徐副主任一人,只见他坐在办公桌旁苦思冥想,桌上摊着一张白纸,上面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听课建议。
星期一周前会上,徐副主任凑到校长身边,对校长说:“校长啊,你当教师时课上得特别好,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堂公开课。”校长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当场拍板,星期三开课,讲契诃夫的《变色龙》。
公开课在我们班进行。上课前,徐副主任早早地把讲台收拾干净,黑板也擦了一遍又一遍。校长上课,徐副主任一直坐在讲台边,手握黑板楷,随时听从校长调遣。校长讲得起劲,说:“与其说是变色龙,不如说是哈儿狗。”他转身向黑板,在“变色龙”旁边写下“叭儿狗”
三个字,继而觉得“叭”字写错了,准备擦去重写,便叫道:“黑板楷!”“到——”徐副主任高声答道,引起哄堂大笑。他不顾哄笑,连忙起身,迎上前去,躬身呈上黑板楷。本来只有一米六二,再加上弯腰过度,他就显得更矮了。而这时校长没有正眼看他,只是凭感觉向他伸过手去,先摸了空,再渐渐压低手臂,才一把抓到他的头发。我们看得真切,个个忍俊不禁。“你就不能直起腰来?”校长生气了,他连忙挺直腰杆,递上黑板楷,可仍然未敢抬眼看校长。
自己丢人事小,校长生气可是大事啊!为此,他懊恼了整整一个上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可是“听课建议”该怎么写呢,这可难坏了徐副主任。如果写听课感言、听课心得就好了,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赞辞,可是校长要他们写“听课建议”,不准唱赞歌。他忽然又想唱赞歌的事来。
不久前上级部门来校开座谈会,了解师生对校长的意见。他尽说校长好话,上级说:“你是为校长抬轿子的。”“不!不!只是偶尔为校长开开车门。”他说的是实话,校长每次做车外出,他都走到车旁,毕恭毕敬为校长开车门。结果,他的大实话给校长带来了麻烦,上级的结论是校内民主空气不足,抬轿子的人多,明白人少。
坏话不敢说,赞歌不能唱,他没有了主意,忽然想起校长的板书,好像是针对自己的。我在领导面前从未朝三暮四,只是有些软弱罢了,就算是哈儿狗,哈儿狗毕竟不是变色龙。
他豁然开朗,提笔在听课建议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哈儿狗不是变色龙!
〖点评〗
这是一篇小小说。作者用漫画的手法,极度夸张地刻画了一个小官员的形象,道出了一种小人物人的生存状态。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坏话不敢说,赞歌不能唱”,
一个“听课建议”竟然难坏了他。文章通过中午上班前这一“片刻”的心理活动,展现“以往”典型的生活画面,“现在”和“过去”揉为一体,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
真题再现2
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目,写篇作文。
【文题解析】
所有的命题作文审题,都要紧紧盯着作文题目反复品读,然后确定关键词,然后理解关键词。首先,我们可以先把这个作文分为两部分:“那件小事”和“真不小”。这样分开之后,明显可以看出这个作文题目里呈现出矛盾:“小”与“不小”。那么,如何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统一起来呢?这是一个难题,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这里的“小”与“不小”。“小”字意味着,这件事一定不是大事,一定是看似不起眼,或者在我眼里就是小事一桩。那么选材就可以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妈妈给我做得一顿饭,朋友间的一件小事,老师的一次谈话,陌生人的一个举动等等,都可以入文。
再看这里的“不小”,如何提现“不小”呢?首先我们可以想到“小事情大道理”,还可以想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让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等等。“小”与“不小”理解之后下面还有一个难题:如何从“小”转到“不小”,如果转折不当会有牵强附会的嫌疑,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自然。这个转折如何进行:可以是自己夜深人静时的思考,也可以是别人语重心长的教诲,还可以是再遇到这类事情时的感同身受。如果没有这样的铺垫,结尾突兀地来一句:那件小事真不小,这就太牵强了!
其次,我们一定不要忽略了题目中的一个修饰语“那件”,何为“那件”?实际上就是明确告诉你:只能写一件事!如果写了两件事,就有偏题跑题的嫌疑,就不能说成“那件”了,而是“那些”。七八百字的作文写一件事,如何写?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好细节描写的功夫,事件叙述细致,场景描写细致,人物心理描写细致,这样,就可以把一件小事写得活色生香。
再次,关于这篇作文的构思。可以有这样两种构思:一是自己知道这件事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让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教育;二是自己以为是小事,实际上却伤害了别人,或者违反了做人的准则,在别人的教育下,自己才认识到“小事不小”。实际上,这篇作文要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佳作精选】
那件小事真不小
一考生
车窗外的繁华都市随雨幕一同模糊,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却似敲击在我心上,清晰到沉重。
“不就是件小事吗?”身侧的母亲抚抚我的脑袋,似是在安慰我,“别再想了。”
可是,那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吗?我扪心自问。
本是个晴朗的假日,我与母亲漫步在热闹的市中心,享受难得的闲暇。阳光携着柔和的温度,渗透在高楼大厦间的每一个角落,光线在四周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陆离奇幻的光彩。可忽然却有一股刺耳的声音冲击着这份安宁——是谁在大街上飙高音啊?我有些愤怒地寻找噪音的源头,却看到前方有聚集的人群。好奇地凑过去,噢,原来是残疾人卖唱的。围观的人们不在意歌声动听与否,光看到他衣衫褴褛的狼狈模样,就纷纷掏出了钱包。我看着他满是尘土的沧桑面庞,亦有些动容,可当我看到他的双眼——一片漆黑,却又泛着几分狡黠,忽然,就明白了些什么。骗子!我这样想着,拉着母亲走开了。
往前走,看到路边围着的人群,又是乞讨。那是个妇人,怀中抱着个挺小的孩子,面前是一张广告纸,写满凄楚愁苦,颇令人动容。我却狐疑,去瞧她的双眼:果然,又是空洞机械的。
六月的天比巧笑倩兮的美人更为多变,霎时高楼上空的蓝天白云就笼上了一层阴霾。刚刚还温暖明媚的都市忽然成了一个黑洞,像是要吞噬其间所有的人。
母亲见状,拉着我赶紧向车站赶去。无意间,我却瞥见路边一个瑟缩的瘦小身影。那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怯怯地缩成一团,低头合着眸子。同样是乞讨,大概是没有浮夸的歌声或是动人的故事,这个老奶奶静悄悄地憩在都市的一角。我执拗地拉着母亲走过去,她似是听到响动,怀着几许希冀睁开了眼。她没有做出过多请求,只静静地注视着我,她的眼睛如同枯寂荒井中的一股清泉,摄人心魄。几乎没有一丝犹豫,我将手伸进包里,可却被母亲截住了,然后被母亲急急地拉走。一刹那,我看见老奶奶眼中的希冀霎时熄灭,只剩下灰烬与绝望。
“这些乞讨的都是骗人的,你可别被骗了!”上车后母亲解释道。我似想辩解,可最终没有,只任雨滴沉重地敲击在我的心口上。
这是小事吗?萍水相逢,匆匆而去,自然是。可我想,我们能从其中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为什么总有笨蛋施舍愚蠢的善意,为什么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恶意揣测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都笑着站在温暖阳光下,为什么会有人在瓢泼大雨中黯然而泣?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我带着无穷的悔意陷入沉思。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用一腔真诚去对待他人,或许我们应用自己的双臂使这个表面光鲜的都市真正地、从底子里温暖明媚起来。
我心深处,那件小事,真不小。
〖点评〗
描写细腻,画面生动。考生撷取了街头三幅不同的“行乞图”。对三位乞丐的外貌、动作描写很到位,特别是“画眼睛”有一定的功力。可见考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功夫,也看得出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
构思巧妙,善于铺垫。考生在行文上颇为讲究,对于前两个乞丐的描写,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异中求同。目的还是为表现后面那个真正的乞丐做铺垫,颇具匠心。
?
那件小事真不小
一考生
那天,太阳刚露脸,我和母亲匆匆赶路。雾气淡淡的清清的,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小街上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道旁的柳树低垂着头,柔顺的接受着晨光的淋浴。
“当心点,靠边走,车来车往的。”妈妈提醒我。
“这世界什么事都有,他撞了你,说不定还赖你碰瓷呢。”母亲又补上一句。
“闪开,闪开!”正说着,远处传来吆喝声,随即一个黑影从远处疾驰而来,行人纷纷避让。说时迟,那时快,黑影如同风一般闪了过来,一位老奶奶却没来及让开,站在那儿不知所措。眼看就要快撞上时,只见黑影一个急刹车,稳稳地停在了老奶奶的面前。正当大家稍稍缓口气时,老奶奶却笔直地倒了下去。
四周的人纷纷围了上去,只见黑影原来是一个小伙子,他把他的自行车放在一边,赶紧来看老奶奶。而老奶奶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口中不停地哼哼,豆大的汗珠从头上一颗一颗滚落下来。
“这不是王奶奶吗?”一位老大爷走到人群中来,“她是我的邻居,以前得过心脏病,老毛病又发作了。”
这时,小伙子突然推开众人,向远处跑去,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经消失在了浓浓的雾气中,现场一片义愤。
“现在的年青人都是这样!”
“现在肇事逃逸的可多着呢,不稀奇。”
“一代不如一代,社会没救了。”
在这一片斥责声中,忽然传来一个文乎乎的感叹:“诚信缺失,国何以堪!”
人们还没有完全听明白这文词的意义,又传出一个童稚的声音:“你们尽是瞎猜,说不定人家是去找车救人的呢。”
“哈哈哈!”一阵笑声淹没了童稚的声音。
“吵有什么用?救人要紧。”老爷爷发话了。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开始找出租汽,有人拨打120。雾太大了,哪里有出租汽车呢?
正当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身后又传来那熟悉的声音:“闪开,闪开。”大家一看,只见那个小伙子骑着三轮车回来了。
“快把老奶奶扶上来。”他说。
大家赶紧把老奶奶扶上车,一位大叔拍拍小伙子的肩膀说:“你骑自行车,我踏三轮车。”
事情过去一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个社会,人们心中没有好人,坏人不成了合法的存在,我们还能拿出什么理由谴责邪恶?正能量消失了,这社会还有救吗?小事一件,鼓起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社会的希望。
〖点评〗
早上陪母亲散步,目睹一起“惊车”事件,文章通过对普通人反映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即“洪洞县里无好人”,文章借助议论指出,人人都相信没有好人,坏人就成了合法的存在,并以“正能量消失了,这社会还有救吗?小事一件,鼓起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社会的希望”来点明主题,扣合标题。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处处围绕“瞎猜”设置情节,先是母亲关于碰瓷的提醒,继而是众人对小伙子的指责,以及“诚信缺失,国何以堪”的感叹,这些描写具体生动地展现了“洪洞县里无好人”的社会心理,也有力地传达了作者的忧思,更进一步突出的小事的意义。
?
真题再现3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也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思考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注重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展现真实的自我。同学们也能通过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感悟、反思,并获得成长。虽然,这个题目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想要得高分,就必须对凡人小事进行深入观察仔细领悟,发掘出背后的动人情感和深刻内涵。尤其是“背后”一词,体现了命题者的用心,值得同学们去挖掘。
首先,要注意材料所给出的提示。材料明确说明,我们是平凡人经历的事情,也就是小事,所以,同学们切入的角度,一定是个人化的视角,不能是名人化视角。其次,要写出能打动人的东西。材料明确提出:“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思考的东西。”感动,我们很好理解。看了作文,心潮澎湃,甚至泪流满面,这是感动。但是,“让人思考”却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可以理解成“启迪人心”“发人深省”“引发共鸣”……也就是说,你的文字能够撩动读者的心弦。
所以,虽然是写凡人小事,但是,一定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此外,这次中考作文,除了诗歌之外,对文体并没有过多的限制.但是这个标题具有非常强烈的指向性,适合写成记叙文。所以,本次习作如果采用记叙文文体,要比写议论文、散文等文体更有优势。
总之,“凡人小事的背后”的作文,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凡人,也就是普通人,二是小事,也就是点滴小事儿,三是背后,也就是要分析凡人小事折射的道理。你的作文符合上述三点,覆盖全了,就一定是好文章。
【佳作精选】
凡人小事的背后
一考生
一杯鲜羊奶,两颗老人心。一颗是我奶奶的,左心房住的是我,右心房住的还是我。另一颗心是一位卖羊奶的老汉的,他的心房里挤满了人。每当想起他,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雪花中的身影,暖着人的眼睛,暖着人的心灵。
老汉六十多岁,中等身材,目光和蔼,皮肤黝黑,一身东北传统农民装束。除了正月那几天,他会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我家附近的早市。清晨,人们总会看到柳树下那位略显清瘦的老人,还有他身边盛着羊奶的铁桶。
买生奶喝的人,大多有个习惯,不愿意间断。老汉是知道的,他没有让奶户失望过。那年冬季里的一天,雪静静地下了一整夜。早上,我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心想老汉应该不会来了,那么远的路,又上岭下坡的。奶奶也是这么想,但还是决定为我去看看。我陪她下楼。外面的世界,银装素裹。脚下的路铺着一尺多厚的雪,白亮亮的,透着寒意。三里地长的早市,从这头望到那头,竟然看到一个雪人!就他一个,站在老地方,卖着他的羊奶。
我们打了一斤羊奶。奶奶看他的脸略显憔悴,忍不住问道:“你生病了?”他嘟囔着说:“嗨,昨晚发烧了,早上吃了药,没顶回去。”“那您就在家歇一天呗!”我随口说道。他却认真地说:“不行啊!有几户婴儿喝我家羊奶呢,婴儿不能断奶呀!孩子重要啊!”听了他朴实无华的几句话,我的敬意油然而生,他粗朴的棉衣下裹着一颗多么体贴、多么滚烫的心啊!
转年夏初的一个早晨,奶奶照例买羊奶,老汉却执意不收钱。头一天的羊奶变质了,我们是知道的,却没言语。我故意调侃着说:“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收我们的奶钱了?”他认真地说:“就今儿一天!”他面带苦涩地敲一下脑壳,“我把昨天卖出的一桶奶的钱全部退赔了,就不差你这一份了。唉!我大意了,也是有点犯懒了,没把奶桶吊到井水里镇着,奶坏了,也该我赔你们啊!”一瞬间,我此前对他那份羊奶的“差评”全部清零,因为他怀着一颗多么诚实、多么干净的心啊!
间断几天没买羊奶,我又去时,他老远就对我笑。笑容在他那黝黑粗糙的老脸上,让我感到格外的灿烂。迎着笑容走向他,他轻声地询问:“你们出门儿了?”我听懂了,他的意思是“这几天没来取奶,你们做什么去了”,我匆匆敷衍一句:“没出门儿。”离去了,我方后悔没跟他多聊几句。像这样淳朴守信的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每天享用到他提供的有品质的鲜奶,同时也享受着被人需要的满足感。他像一只小蚂蚁,把自己对世界的好,全藏在鲜美的羊奶中。
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跟他聊了。那一天,我无意间看到老汉卖羊奶的地儿被一位阿姨替代了。我问她:“卖羊奶的老爷爷呢?”她答道:“那是我爸,前几天车祸去世了。”我心揪了一下,一瞬间,那黝黑的脸、和蔼的笑容、温暖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眼前,真实又亲切。好好的人,就这样没了?
又是一个大雪天,经过路边的那棵柳树,我不禁想起了雪中的老汉。仿佛那和善的目光还在身侧,转头望去,却被早市上熙来攘往的身影阻断。我想此刻,他应早已放下了所有,无愧的在天堂笑着。当初,人们住在他心里;而今,他住在多少人的心中……
〖点评〗
本文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讲述了一位卖羊奶老汉的故事,通过雪中带病守望、夏天奶坏赔偿、最后的带笑搭讪等三个片段,让一位心想别人、坚守诚信、憨厚热情的老汉形象跃然纸上。环境描写,烘托突出;语言描写,生动贴切;抒情议论,水到渠成。题目富有诗意,且文中不乏耐人回味的佳句。
凡人小事的背后
一考生
茫茫人海中,你可曾遇到过一个平凡的人,见证了一段平凡的事,但却发现了一颗不平凡的心,一种不平凡的精神。
那天,天刚蒙蒙亮,外面一片寂静,只有我一个人因为突发奇想――起个大早,观察一下我身边的人。“哗哗――”一段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这宁静安详的清晨,循声望去,我看见了一个人――她背对着我,看不清她的面孔,脑后扎着一条麻花似的大辫子,从耳部的白带子可联想到她可能戴着口罩,身上穿着一套老旧的制服,手上套着一副略显肥大的手套,脚上穿着一双略有修补的胶鞋,手上还托着一把长长的大扫帚在左右不停地挥动着。看着她那娴熟而又老练的动作,我可以肯定她是一名清洁工。她在马路边一棵大树下忙活着,那宽大的扫帚随着她双手的摆动配合腰身的扭动而轻松飞舞,地面上的乱纸屑、枯树叶也欢快地飞舞相聚。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那欢畅不间断的哗哗声在有节奏地回旋。突然一阵轻风飘过,那安静的大树又掉下了几片叶子,那原已相聚的叶子、纸屑又一次逃到了各处。看,那张纸在空中打着旋儿,这一片树叶又调皮地蹦到了路中央……总之,刚刚扫好的不但完全吹散了,还多了刚掉下的几片树叶。她望着眼前的惨景,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埋下头来,将扫帚轻轻提起,缓缓移动……望着她孤寂的身影,我心中暗暗为之不平,连风都这么捉弄人,这贼老天真是太不应该了。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刚才还四处在逃的树叶、纸片,如今都乖乖地聚拢在了一起。望着那堆枯黄的叶子、零乱的纸片与塑料袋,她用左手扶着扫帚,右手轻轻抚过耳畔零乱的头发将其理到耳郭后,两鬓边冒着淡淡的白气。站在她侧面的我清晰地看见她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下,可能是笑吧!
可天不遂人愿,就在她还在满面笑容地欣赏她那用辛勤劳动创造的杰作时,一辆大型客车从她身旁呼啸而过,随后一阵旋风横扫而来,她的笑容顿时随着飞逝的客车而消失,她的杰作也随之付之东流。回身望着早已消失的客车,她眼中充满了不解与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着她苍老如枯树皮般的皮肤,因干涩而略显苍白的嘴唇以及那五线谱般清晰的刘海……我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了。她在这平坦的大街上,无怨无悔;她在这平凡的职业中,勤勤恳恳;她在这平凡的生活中,默默无闻……
她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她有一颗多么美丽的心。啊!让我们尊称她们一声城市美容师吧!
〖点评〗
清洁工可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了吧!其实,选择清洁工作为写作对象,内容并不是十分新颖。但是,作者却将清洁工工作的三个画面串联在了一起,将他们繁琐、沉重的工作内容深入地刻画了出来,一些平凡小事的背后彰显的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精神!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