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个性化辅导学案第12讲分数的再认识(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个性化辅导学案第12讲分数的再认识(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06:46:00

文档简介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五年级


数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12讲《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认识和掌握单位“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

A.5
B.10
C.20
D.15
【答案】D
2.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都扩大了5倍,那么面积会扩大(
)倍.
A.5
B.10
C.25
D.125
【答案】C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面积(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D.不变
【答案】A
4.计算如图的面积.
【答案】解:8×4=32(平方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5.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
【答案】解:18×10=180(平方厘米),180÷12=15(厘米),
(18+15)×2=33×2=66(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周长是66厘米.
6.图中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解:7×7÷2=49÷2=24.5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5.
7.操作题
(1)画出上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并量出它的长度.
(2)计算各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答案】解:
平行四边形:4×1.8=7.2(平方厘米)
梯形:(1.5+3)×1.8÷2=4.5×1.8÷2=4.05(平方厘米)
三角形:4×1.2÷2=4.8÷2=2.4(平方厘米)
8.操作计算.
①先画一条长5cm的线段.
②再以这条线段为底边作一个高是3cm的三角形.
③计算你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解:画图如下:
5×3÷2=15÷2=7.5(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每段长
0.5
米,第4段占这根绳子的

2.工人师傅把一根5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是
米,3段长占全长的

3.1里面有
5
个,1里面有
7
个.
4.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5.一个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6.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29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最小的质数.
7.5个是
1

8
个是1,6个是
,里面有
5
个.
二、判断:
1.1吨货物的与5吨货物的的质量相等.


2.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
3.把一根木头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4.一千克的和5千克的一样重.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后展开,其中每一份是全部的二分之一.
×.
6.的分数单位是.
×.
7.如果红绳比绿绳长,那么绿绳就比红绳短.×.
8.把5米长的铁丝分成3段,每段是全长的.×.
9.一条彩带截去米和截去它的,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知识解析:
1、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单位“1”的定义:
3、分数单位
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分数,又叫单位分数,记为1/n。
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
规律:
①把整体“1”平均分成几份,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②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③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不同的。
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⑤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典例分析:
【例1】(1)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的就用分数表示.



【答案】略
(2)下面的分数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答案】略
(3)把1克盐放入19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B.
C.
【答案】C
【例2】(1)的分数单位是
,增加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2)把5米的电线剪成相等的7段,每段长度是1米的
,是5米的

(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了最小的正整数.
(4)里面有
3
个;5个
是.
(5)是把
1
米平均分成
5
份,表示其中的
4
份;也可以看做把
4
米平均分成
5
份,表示其中的
1
份.
【例3】(1)和比较,结果是(

A.
B.
C.
(2)如果8+>8+(a、b均不为0),那么(

A.a=b
B.a>b
C.a<b
(3)如果a和b是不为0的两个数,,那么a,b两数比较,(

A.a=b
B.a>b
C.a<b
【答案】B、C、C
【例4】(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A.2
B.4
C.无数个
D.前面三个答案都不对(2)在、、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A.
B.
C.
(3)下列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入圈内。
最接近0的分数
最接近1的分数
【答案】略
【例5】(1)两施工队同修一条路,甲队第一天修了千米,乙队第一天修了全程的,已知这一天甲队比乙队修的少,那么这条路长(

A.不足1千米
B.等于1千米
C.超过1千米
(2)同样长1米两根绳子,如果甲用去米,乙用去,那么余下的绳子相比(

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一根圆木,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相比(

A.第一次用去的多
B.第二次用去的多
C.无法比较
【答案】C、C、C
【例6】(1)淘气和笑笑都存了一些零用钱,为帮助汶川地震中的小学生,淘气捐出了自己零用钱的,笑笑捐出了自己零用钱的,谁捐的钱多?为什么?
【答案】解:由于这两个分率所占的单位“1”不同,且两个单位“1”的具体数量也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两人谁捐的多.
(2)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答案】解:
8÷12=(米);1÷12=.
答:每条裤子用布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
教师自行总结
一.选择题
1.六(1)班男生占全班的,则男生相当于女生的(

A.
B.
C.
D.
2.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A.
B.
C.米
D.米
3.下面四幅图中,有一个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它是(

A.
B.
C.
D.
4.一根铁丝用了,还剩米,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相比,(

A.用去的长
B.剩下的长
C.不能确定
5.甲、乙两根绳子,甲绳剪去,乙绳剪去米后,甲剪去的比乙剪去的短,则甲绳原来的长度(
)1米.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比较
6.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人数比乙班多(

A.
B.
C.
D.
7.把一根木料截成两根,第一根长米,第二根占全长的,这两根木料相比较(

A.第一根短
B.第二根短
C.不好比较
8.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A.第一根剩下的长一些
B.第二根剩下的长一些
C.两根剩下的一样长
9.把10g糖放入100g水中,糖占糖水的(

A.
B.
C.
【答案】D、A、D、A、C、C、B、A、B
二、填空题
1.一条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2.的分数单位是
,有
17
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
2
个这样的分数是1.
3.把2千克油平均分成10份,每份油重
千克,每份油重占总数的.
【答案】.
4.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7块,妈妈和小明吃的同样多,其余是爸爸吃的.爸爸最少吃了这块蛋糕的
,最多吃了这块蛋糕的

5.①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比是.②空白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③阴影部分与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答案】,,.
6.修一条长3km的公路,4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每天修
km.
7.把一根2m长的木料平均分成3段,需要6分钟,每段是全长的
;照这样计算,平均分成5段,需要
12
分钟,每段是全长的

8.“苹果筐数的等于梨的筐数”这句话中
苹果筐数
是单位“1”的量,苹果筐数:梨的筐数=,苹果占总数的,梨占总数的.
【答案】,,.
三、解答题
1.一张比萨饼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和爸爸每人各吃了3块,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玲玲吃了剩下的饼,玲玲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答案】解:(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块饼的:+=;
(2)玲玲吃了这块饼的:1﹣=.
答: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块饼的,玲玲吃了这块饼的.
2.小亮吃了一块饼的二分之一,小名吃了另一块饼的二分之一.小亮说自己吃的比小名多,小名说两人吃的一样多.画图说明小名和小亮的说法都正确.
【答案】解:小亮说自己吃的比小名多:
小名说两人吃的一样多:
3.爸爸做了两个同样大的蛋糕,李刚把一个蛋糕切成相等的4块,他吃了1块.爸爸把另一个切成相等的8块,吃了2块,李刚和爸爸谁吃的多?为什么?
【答案】解:
答:李刚和爸爸吃的同样多.
1、亮亮喝了一杯牛奶的,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然后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亮亮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答案】解:亮亮喝的牛奶是1杯,喝的水是++=1(杯),二者相等
答:亮亮喝的牛奶和水同样多.
2、①要把9块完全相同的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块巧克力最多只能切成两部分),怎么分?
②如果把上面①中的“4个孩子”改为“7个孩子”,好不好分?如果好分,怎么分?如果不好分,为什么?
【答案】解:(1)①、②、③分得:1+=(块),④分得:1+×3+=(块)
答:每人分得块.
(2)①、②、③、④分得:=(块),⑤分得:=(块),
⑥分得:×3=(块),⑦分得:×2++=(块).
答:每人分得块.
3.小强和小丹分别用两条彩绳把一些气球串在一起,如图是两人用彩绳的情况.
他们两个谁用的彩绳长呢?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提示:结合小强所用的绳子长度,举例说明可能出现的情况.
【答案】解:①当这两根绳子长都是1米时,1米的=米,他们两个用的彩绳同样长;
②当这两根绳子长小于1米时,这根绳子的<米,小丹用的彩绳长;
③当这两根绳子长大于1米时,这根绳子的>米,小强用的彩绳长.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五年级


数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12讲《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认识和掌握单位“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

A.5
B.10
C.20
D.15
2.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都扩大了5倍,那么面积会扩大(
)倍.
A.5
B.10
C.25
D.125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面积(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D.不变
4.计算如图的面积.
5.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
6.图中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7.操作题
(1)画出上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并量出它的长度.
(2)计算各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8.操作计算.
①先画一条长5cm的线段.
②再以这条线段为底边作一个高是3cm的三角形.
③计算你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每段长_____米,第4段占这根绳子的
____

2.工人师傅把一根5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是
米,3段长占全长的

3.1里面有
个,1里面有
个.
4.的分数单位是
_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5.一个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分数是
,分数单位是

6.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最小的质数.
7.5个是

个是1,6个是
,里面有
个.
二、判断:
1.1吨货物的与5吨货物的的质量相等.(

2.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3.把一根木头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4.一千克的和5千克的一样重.(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后展开,其中每一份是全部的二分之一.(

6.的分数单位是.(

7.如果红绳比绿绳长,那么绿绳就比红绳短.(

8.把5米长的铁丝分成3段,每段是全长的.(

9.一条彩带截去米和截去它的,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知识解析:
1、分数的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单位“1”的定义:
3、分数单位
定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分数,又叫单位分数,记为1/n。
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
规律:
①把整体“1”平均分成几份,里面就有几个几分之一。
②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③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不同的。
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⑤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典例分析:
【例1】(1)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的就用分数表示.



(2)下面的分数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3)把1克盐放入19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B.
C.
【例2】(1)的分数单位是
,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2)把5米的电线剪成相等的7段,每段长度是1米的
,是5米的

(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了最小的正整数.
(4)里面有
个;5个
是.
(5)是把
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也可以看做把
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
【例3】(1)和比较,结果是(

A.
B.
C.
(2)如果8+>8+(a、b均不为0),那么(

A.a=b
B.a>b
C.a<b
(3)如果a和b是不为0的两个数,,那么a,b两数比较,(

A.a=b
B.a>b
C.a<b
【例4】(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A.2
B.4
C.无数个
D.前面三个答案都不对(2)在、、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A.
B.
C.
(3)下列哪些分数更接近0,哪些分数更接近1,分别填入圈内。
最接近0的分数
最接近1的分数
【例5】(1)两施工队同修一条路,甲队第一天修了千米,乙队第一天修了全程的,已知这一天甲队比乙队修的少,那么这条路长(

A.不足1千米
B.等于1千米
C.超过1千米
(2)同样长1米两根绳子,如果甲用去米,乙用去,那么余下的绳子相比(

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一根圆木,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相比(

A.第一次用去的多
B.第二次用去的多
C.无法比较
【例6】(1)淘气和笑笑都存了一些零用钱,为帮助汶川地震中的小学生,淘气捐出了自己零用钱的,笑笑捐出了自己零用钱的,谁捐的钱多?为什么?
(2)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教师自行总结
一.选择题
1.六(1)班男生占全班的,则男生相当于女生的(

A.
B.
C.
D.
2.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A.
B.
C.米
D.米
3.下面四幅图中,有一个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它是(

A.
B.
C.
D.
4.一根铁丝用了,还剩米,用去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相比,(

A.用去的长
B.剩下的长
C.不能确定
5.甲、乙两根绳子,甲绳剪去,乙绳剪去米后,甲剪去的比乙剪去的短,则甲绳原来的长度(
)1米.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比较
6.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人数比乙班多(

A.
B.
C.
D.
7.把一根木料截成两根,第一根长米,第二根占全长的,这两根木料相比较(

A.第一根短
B.第二根短
C.不好比较
8.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A.第一根剩下的长一些
B.第二根剩下的长一些
C.两根剩下的一样长
9.把10g糖放入100g水中,糖占糖水的(

A.
B.
C.
二、填空题
1.一条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2.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是1.
3.把2千克油平均分成10份,每份油重
千克,每份油重占总数的.
4.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7块,妈妈和小明吃的同样多,其余是爸爸吃的.爸爸最少吃了这块蛋糕的
,最多吃了这块蛋糕的

5.①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比是.②空白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③阴影部分与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6.修一条长3km的公路,4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每天修
km.
7.把一根2m长的木料平均分成3段,需要6分钟,每段是全长的
;照这样计算,平均分成5段,需要
分钟,每段是全长的

8.“苹果筐数的等于梨的筐数”这句话中
苹果筐数
是单位“1”的量,苹果筐数:梨的筐数=,苹果占总数的,梨占总数的.
三、解答题
1.一张比萨饼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和爸爸每人各吃了3块,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玲玲吃了剩下的饼,玲玲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小亮吃了一块饼的二分之一,小名吃了另一块饼的二分之一.小亮说自己吃的比小名多,小名说两人吃的一样多.画图说明小名和小亮的说法都正确.
3.爸爸做了两个同样大的蛋糕,李刚把一个蛋糕切成相等的4块,他吃了1块.爸爸把另一个切成相等的8块,吃了2块,李刚和爸爸谁吃的多?为什么?
1、亮亮喝了一杯牛奶的,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再倒满水后又喝了半杯,然后加满了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亮亮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2、①要把9块完全相同的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块巧克力最多只能切成两部分),怎么分?
②如果把上面①中的“4个孩子”改为“7个孩子”,好不好分?如果好分,怎么分?如果不好分,为什么?
3.小强和小丹分别用两条彩绳把一些气球串在一起,如图是两人用彩绳的情况.
他们两个谁用的彩绳长呢?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提示:结合小强所用的绳子长度,举例说明可能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