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学设计方案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
_?????°???è??_是指以培养人们_?????°??????_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个性化学习理念
个性化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一个既定的教学目标,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的过程。
教学内容 分析 该课是岭南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在“写实与抽象世界”单元,属于造型·表现类型。本课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学生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该课内容比较抽象、虚幻,需要从多角度激活学生的视觉、触觉、感觉,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具象、意象、抽象的画面。该课旨在使学生掌握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技法,并运用线条、色彩、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对象 分析 起点水平
五年级学生对不同的感觉已有经验,但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归纳。他们对作品已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对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未能深层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利用更多的教学媒体调动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信息素养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信息技术技能,对利用新技术开展学习较为感兴趣,也比较乐于接受新的学习手段和资源载体。另外,本班学生是智慧课室实验班学生,能熟练使用Pad、登录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信息素养较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感觉。
2.掌握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品欣赏,初步感知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感觉。
2.通过手绘创作和电子绘画,习得利用线条、色彩以及线条与色彩组合表现作品的技巧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2.提升大胆创作、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知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表达不同的感受。
2.能利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掌握绘画的技巧技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教学环境和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
智慧课室、学生绘画作品展览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资源包:《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名家与学生作品欣赏
微课:《用色彩画感觉》、《用线条画感觉》、《进入梵高的色彩世界》
教学课件:《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2)学具准备
Pad、画笔、画纸、电子绘画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
情境导入 欣赏名作
(4分钟) 1.播放作品微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入学习主题。(1分钟)
2.引导学生在线投票最喜欢的名家作品。(1分钟)
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
品优点。(2分钟) 1.欣赏名家作品,明晰学习主题。
2.在线投票最喜欢的作品。
3.体会作品优美之处。 1.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采用在线投票评价案例库中的名家作品,确定作品鉴赏的范例,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讲解示范 学习技法
(12分钟) 1.课件展示不同的线条、色彩、线条与色彩组合变化的图片,讲解其抒发不同的感觉。(3分钟)
2.播放微课,并引导学生自主观看,并交流绘画的技法技巧。
3.教师示范作画,并带领学生归纳更好地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达的技法要点。
(1分钟) 1.认真听教师讲解,感受不同的线条、色彩、线条与色彩的组合所带来的感觉。
2.自主观看微课,交流技巧技法问题。
3.认真观摩,并与教师一起归纳用线条与色彩进行表现的技法要点。 1.利用课件展现不同线条、颜色、线条与色彩的组合图片,感受并讲解其不同的感觉,以及美术创作的方法。
2.利用开放网络和平台观看微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手绘创作 互动交流
(8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手绘创作。(5分钟)
2.引导学生拍照上传,互动交流。(1分钟)
3.选取优秀和一般的手绘创作作品进行比对分析。(表扬线条细腻、造型丰富的学生;鼓励绘画相对一般的学生)(2分钟) 1.自主开展手绘创作,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感受。
2.拍照上传自己的手绘创作作品,进行互动交流(可线上评价,也可面对面交流)。
3.仔细聆听教师的分析评价,并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作品。 利用平板拍照上传,实现个人作品的共享,以供班级交流评价。
电子绘画 展示评价
(15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绘
画软件进行创作作品。(10分钟)
(提示:若学生操作困难,可观看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南;若学生缺乏案例素材,可参考教师提供的案例库中的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2.引导学生提交个人作品至平台,并引导学生根据《作品评价标准》评价作品。(2分钟)
3.选取2位排行榜最高的优秀作品进行评价。(作品优点之处?线条和色彩有何特点?表达了何种情感?)(3分钟) 1.利用电子绘画软件进行个人作品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跟随指南操作;可参考案例库中的作品)
2.提交个人作品至平台,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然后根据《作品评价标准表》进行评价。
3.仔细听取教师的评价,思考其特点、长处以及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包括自己的感受、感觉)。 1.利用电子绘画软件创作作品,旨在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新绘画能力。
2.通过教学平台开展评价和推荐佳作,由平台数据推荐优秀作品,更有代表性,起到了很好的范例引领作用。
课堂总结 拓展创新
(1分钟) 1.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分享运用,拓展生活(呈现运用线条、色彩美化生活的作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1.跟随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学会生活审美,提高学以致用、美化生活意识。 利用课件呈现各种生活作品,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美化生活的意识。
板书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线条:抽象、概括
色彩:丰富、细腻
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创新
本课以创新教育理念、个性化学习理念为指导,注重渗透培养学生创新创作的意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和独特感受。
2.技术应用创新
本课合理应用技术创设情境、互动评价、创作作品等,突破教学重难点;另外,创新应用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与学,实现教学流程重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3.能力培养创新
本课在原有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开展创作,使学生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绘画创作的素质和能力。
可视化教学结构流程图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