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15: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正确率达80以上。
2. 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难点: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律。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对于综合算式的递等式格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让学生根据现实素材思考应该先算什么,理解运算顺序,并尝试着算出得数。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口答热身。(2分钟左右) 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
6×3+3 70-20×3
46-28+4 42÷7×6
自学例2.(12分钟左右)
明确例2中的数学信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式解答。有能力的可以列出综合算式,有困难的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列出综合算式。
对照书本第109页例2的列式,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订正。
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说说综合算式的含义,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算式,给予评价。
练习(16分钟左右)
适应练习。
1.第109页试一试,列综合算式计算。
观察两道题,找出相同点。
2.第110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计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任选一组两道题计算。
先在第一步计算的下面划横线,再计算。
20+30÷5 14×5-20
48-18+6 120÷30×2
比较练习
1.48-18+6 120÷30×2
48-18÷6 120+30×2
先计算,再比较两道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想想做做第3题:先估计每组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再计算。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先完成前两问,再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五)创编练习
在40 、8、2之间添上不同的运算符号,看看一共可以有多少种填法。
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书本110页第2题剩下的4题和第4题。
【提高题】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1)120÷3=40 40-6=34
(2)8×7=56 56÷4=14
(3)320÷8=40 25+40=65
家作。
1.完成5道混合运算试题。
2.阅读小数报。

→提示:同级的运算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计算。
→1.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的各种列式,并请学生板演到小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要求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总价,应该先算出一支钢笔的单价。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强调: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提示:注意计算的正确率。
→注意解题格式,等号要对齐。
→提示:先观察综合算式中有哪两种运算,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计算。
→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用计算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点拨:玫瑰花的单价比百合花便宜,所以在列综合算式时要将百合花放在减号前面。
→点拨:有序思考。
→校队作业,分析典型错题,统计正确率。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