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三单元同步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三单元同步测试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1 15: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5370011010900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三单元同步测试
[形式:开卷 测试范围:第一~三单元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  )
A.距今三四百万年前
B.距今约170万年前
C.距今约70万年前
D.距今约20万年前
2.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证据。下列物品的发现说明此远古人类(  )
①掌握了钻孔技术 ②懂得人工取火 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④懂得爱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有许多重大的发明
B.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打败了善战的蚩尤
C.阪泉之战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尧、舜、禹是黄帝的后裔,先后担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4.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代”。下列有关夏、商、周三代灭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纣灭夏建立商朝 B.启开启了世袭制
C.周武王建立东周 D.西周实行郡县制
5.“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体制”是指(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6.《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纳贡 B.作战
C.朝觐 D.分封
7.《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由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器 D.货币
8.下面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
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
9.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犹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推崇(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0.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分封制诞生 B.科举制确立
C.行省制度创立 D.中央集权制度创立
1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了改变这一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强征赋税 B.严刑苛法
C.开拓交通 D.休养生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居住在我国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河姆渡人。(  )
14.原创题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被郑军打败,郑军“射王中肩”。材料印证了周天子地位下降,王室衰微。(  )
15.“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材料二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3分)
(2)从材料二中的“德治主义”可以看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17.(6分)春秋战国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1)材料一反映出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二中“一匡天下”的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的? (2分)
(3)请从材料三中找出商鞅变法的结果。(2分)
18.(10分)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之物种】
材料一 
【农业之人物】
材料二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农业之工具】
材料三 今铁官之数曰: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耜铁之重加七,三耜铁一人之籍也。
——《管子·海王》
(1)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名称及其栽培者。(4分)
①农作物名称:图(a)________;图(b)________。
②栽培的远古居民:图(a)________;图(b)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神农”是谁?依据材料二,写出他对农业作出的贡献。(2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分)
(4)传说神农教民耕种,种植五谷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这些都是神农一个人的贡献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C 7.B 8.B
9.B 10.D 11.D 12.D 
13.F 14.T 15.F
16.(1)局面:百家争鸣。(1分)代表人物:墨子。(1分)思想主张:“兼爱”“非攻”。(1分)
(2)核心思想:“仁”。(1分)
17.(1)变化:王室衰微或地位下降。(2分)
(2)齐桓公。(1分)“尊王攘夷”。(1分)
(3)结果:倾邻国而雄诸侯。(2分)
18.(1)①水稻(1分) 粟(1分)
②河姆渡居民(1分) 半坡居民(1分)
(2)炎帝。(1分)制耒耜,教民农耕。(1分)
(3)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分)
(4)看法:不是。(1分)任何一项发明都是许多人长期实践的结果,不太可能是一个人的功劳。(言之有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