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710012065000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 四单元规范检测
[范围:第一~四单元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海滩主持销烟的人是 (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他评说的史实是 ( )
A.割占香港岛 B.割占台湾岛
C.火烧圆明园 D.镇压义和团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 )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5.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是 ( )
A.《民报》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革命军》
6.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7.在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上海的 (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知新报》 D.《湘学报》
8.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反映出这次运动的性质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反封建斗争
9.观察右面漫画《吾皇万岁万万岁》可知,君主专制制度已被终结,但其思想余毒还存在。下列哪一事件使“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图记录了袁世凯的某一历史活动。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
A.广州起义爆发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1.二次革命又称讨袁之役,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国民党成立 B.“宋案”
C.袁世凯复辟 D.武昌起义
12.下表中的“口号”一栏应该填写 ( )
运动名称
新文化运动
口号
人物
陈独秀、胡适等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与科学 D.民族、民权
1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 )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提出这一纲领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5.1840—1901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10分)下面是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在历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相关条约的部分知识结构图。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提示完成结构图中A、B、C的内容。(3分)
(2)与A有关的条约有何特点?(1分)B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1分)C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结构图中描述的状况?(2分)
(3)结合所学,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给上述结构图归纳一个主题。(3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写出与材料一的三幅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名称。(3分)
(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图二反映的运动从哪几方面展开了“自救”。(至少写出两点,2分)
(3)图三人物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请说出他领导的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2分)
(4)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此主张反映了哪一派别的要求?(2分)
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事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A
地点
上海
代表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意义
B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3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分)
(2)写出材料二中A、B的内容。(4分)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B 6.A 7.B
8.B 9.C 10.D 11.B 12.C 13.B 14.B 15.D
16.(1)A.香港岛 B.1895 C.《辛丑条约》
(2)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1)图二:洋务运动。图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图三:辛亥革命。
(2)方面: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式海陆军等。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功绩:推翻了清王朝
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18.(1)时间:1919年。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意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A.1921年7月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