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半学期)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半学期)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1 11: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47140010185400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后作业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5年
2.下图所示为近代某实业家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该股票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3.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哪里举行(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4.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制度 B.维护共和制度 C.防止清朝复辟 D.结束动乱政局
5.下列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建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③宣统帝退位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吾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7.下面是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
D.蒙蔽人民群众
8.袁世凯得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B.革命政府内部的支持
C.清政府的支持
D.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9.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理念。在中国近代也有一份体现相同理念的文件,它是(  )
A.“明定国是”诏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
A.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B.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1.读图,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时间和制定机构分别是什么?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如何?有何意义?
12.八年级的同学以“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了总结学习。
【资料回放】
资料一 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
资料二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了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资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有人认为这场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原因是什么?
(2)资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后的重要活动。(列举两个即可)
【知识辩论】
(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同学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既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情感升华】
(4)通过上述资料和知识辩论,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13.请回答问题。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什么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标志着辛亥革命失败了?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C 
2.D 
3.D 
4.B 
5.B
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理解“变局”“创举”的含义,应指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使中国政治局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
7.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体现了袁世凯在装模作样,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蒙蔽革命党人。故选C。
8.D 
9.D 
10.C
11.(1)1912年。参议院。
(2)地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2.(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动: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创建中华民国;等等。
(3)示例一:观点①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示例二:观点②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示例三: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有理即可)
(4)学习他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中华民国名不副实,辛亥革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