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百家争鸣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1 16: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2.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选择一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 百家争鸣》。(板书课题)
二、互研探究
互动活动一 老子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互动活动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成就: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B.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论语》。
互动活动三 百家争鸣
3.阅读《百家争鸣》子目,完下成列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或名言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孟子》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可持续利用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因:(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不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由于士人成分复杂、立场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三、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二)展示提升
1.(1)想一想: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公元前381年某天,楚国一人少年因家中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邻人把他告到国王那里去了。如果你是国王的谋士,你建议国王怎样处理?(分别从儒、墨、道、法四家的角度处理)
四、归纳总结
五、板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鸣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孔子和儒家学说
3.百家争鸣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