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儿童经常食用鱼肝油和猪肝可以预防 ( )
A、夜盲症和脚气病 B、干眼病和口角炎 C、唇炎和骨软化症 D、夜盲症和佝偻病
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其中能分泌胆汁参与消化脂肪的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
A.①②③ B.③①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4、下列哪两种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肠液 ;④胆汁 ;⑤胰液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③⑤
5.下表是小明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D.效率很高
6.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7、下列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的是( )
A.含有“瘦肉精”的火腿肠 B.用“地沟油”炸的热油条
C.用清水浸泡过的新鲜蔬菜水果 D.超市里买的“染色馒头”
8。右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9.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增加肺泡的数量 D.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10.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 )
A.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C.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D.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11.图1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12.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13.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
D.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14、当飞机升降时,乘务员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 )内外气压的平衡
A、鼓膜 B、鼓室 C、半规管 D、前庭
15、下列哪种反射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是 ( )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强光刺眼,立即闭目
C、针刺手指,立即缩手 D、红灯停,绿灯行
16.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能力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严重缺氧,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其运输O2的功能
D.护士给扁桃体炎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素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室
17. 一位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完成“阅读”和“理解”这两项反射活动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分别是( )
A.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
C.语言中枢、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语言中枢
18、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选项中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 D。注射乙肝疫苗
19.通常临床上的“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20.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人的( )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计60分)
1.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______ ____。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图中的b、c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 ___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的。
(3)氧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 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 来进行治疗。
(5)图中肺泡壁、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以及肾小囊壁等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是与有利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
2.右图为肾单位中形成尿液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肾单位由[1] [2] [3] 组成。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A 和B 。
(3)、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份的特点是( )
A.葡萄糖大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含量较低
C.氧气含量增加 D.尿素含量减少
3.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像过程中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主要是 (填序号)。
(2)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 变大了。
(3) 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请你推断,原因可能是 或 发生了病变。
(4)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成像就有可能如图5所示,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选如图的 (填字母)种透镜加以纠正。
4.材料分析题: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人体各个器官都可以患结核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喷出的飞沫以及咳出的痰液都带有结核菌,健康人吸入肺内就会造成感染而得病。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一般仅于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据统计:一个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患结核后可出现咳嗽、咳痰、咳血、倦怠、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症状,当肺部病灶急剧扩散时,可发生高热。如果连续咳嗽两周以上,并出现咳血、夜间盗汗等现象,就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 。
A.水源 B.食物 C.空气 D.血液
(2)如图中这位男同学是一名结核病患者,那么他相对于旁边的女生来说是 。
(3)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注射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 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上述卡介苗属于 。
(4)这种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叫做 。
(5)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 。
5.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 。
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20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喂食 ;B缸喂食 。
③ 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
(3)实验结果: A组提前发育为成蛙(个体小),B组按正常时间发育 。
(4)得出结论: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D B A C A A D C B D A D D A C C A
二.非选择题
1.(1)吸收 小肠
(2)呼吸运动 扩散
(3)血红蛋白
(4 )d e 胰岛素
(5 )一层上皮细胞
2.( 1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3 )D
3.( 1 ) 8
( 2 )瞳孔
( 3 )视神经 视觉中枢
( 4 )A
4.( 1 )C
( 2 )传染源
( 3 )淋巴 抗体 抗原
( 4 )特异性免疫
( 5 )痰中有大量细菌
5.( 1 )甲状腺激素
( 2 ) 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
( 4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淀粉
消化道
肺泡
肾小囊
肾小管
a
b
c
d
e
f
尿道
组织细胞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