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16: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p85-86.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会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一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应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所以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一课的数学活动中。
“平均数”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意义不同的概念。从概念的本质来看,“平均分”是除法运算,“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统计”中平均数的结果时表示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统计量。教材通过运算、分析、比较,从不同的例题入手,是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题目:平均数
探索新识
1、简单了解平均数
师:同学们来看黑板,写着什么?(平均数)你听说过平均数吗?你对它了解多少?或者有什么想了解的没有?
生1:它是干什么用的。
生2: 用除法计算。
生3: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除以个数。
师:所有的数?那我们自然数可有无数个,全都加起来,怎么算的完?再说除以几合适呢?
生:不是的。是把题中给的所有数加起来,数一数给了几个数,就除以几。
师:你都会算啦!那本来就有数,干嘛还要求平均数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你想想在哪你见过或用过平均数呢?
生:我们考试算平均分。
师:那这样,我们就假设一下我们班的一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分呢?
生:100分!95分!98分!……
师:100分太高了吧!我们就先假设95分好了。95分就是一次考试的平均分,那你们怎么看这个数,什么叫平均分是95啊?
生:平均分就是有的人比95分考得高,有的人比95分考的低。
师:你们同意吗?举个例子。有人会得多少分?随便说!(生说老师板书)咱们都是假如,所以会有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可能。那在你们心中平均分是什么?
生:就是把全班同学的分数加起来,除以全班的人数。
师边说边板书学生的意思。(圈起来)
师:好的,分多的人会怎么样?(降低了)他给哪去了?(给低的同学了)那低的同学得分就慢慢升高了。(手势表示出来)这样就(平均了),那个数就是平均数。看来大家对平均数已经有了一些概念。
师:那我要问了,你们班的平均分是95分,你一定考了95分吗?
生:不是,你可能比95分高,也可能比95分低。
师:你说的很对!那今天我们再来多了解一些平均数,看看它除了算平均分,还能干点啥?
2、平均数的用途
师: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课件)看完之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生1:第一组4个人,第二组5个人。
生2:两组人数不一样,不公平。
师:那怎么办啊?
生: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
师:你们觉得呢?
生:那赶快根据我们刚才的方法算一算平均每人投中几个?
找两个学生黑板上计算。
师:好了算出来了!第一组的成绩好。这个“6”是实际每个人投进6个球吗?
生:不是。
师:对,它表示第二组的平均成绩,有的同学投中的比6个(多),有的同学比6个(少)。对于个数不一样的两组数据,想要比较成绩,我们就可以采用平均数来比较。而平均数只代表一组的平均水平,不代表某一个具体数值。
3、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其实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
巩固应用
师:看来平均数的应用真是不少。我们也在来巩固巩固吧
生做练一练第2题。全班订正。
师:我们再来看问题讨论。
注: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水深”。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它是一个本来就存在在数据中的数吗?(不是)是我们(算出来的),它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