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16: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课件、3个笔筒,15支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3个笔筒,分别放了2支笔,5支笔,8支笔,我想使每个笔筒的笔同样多,谁能帮帮老师?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都看清了吗?他是怎么做到的?生简单复述过程。
师:大家知道吗?像刚才这样,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每个笔筒同样多,在数学上叫“移多补少”法。(师板书)
师: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生再想办法后汇报。
师小结: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5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师板书平均数)。
师:关于平均数,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
1、探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四(1)班两组同学投球比赛的情况,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找出获胜组。
(2)师:课件演示第二组又有1人加入比赛,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引导汇报。
教师鼓励学生发现人数不同时再比总数“不公平”。
师:当人数相同时,可以比总数,当人数不同时,比总数就——不公平了。那比什么才公平?怎样比?引出求两个组“平均每人投了多少个球”(平均数)再比较。
(3)师:那怎么求“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了多少个”呢?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算。
教师巡视后引导汇报。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方法?生汇报算式后师课件出示。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汇报。
师:还可以怎样说?7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生回答。
(4)师:你能很快算出“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吗?”自己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后课件出示。
师:你先求的是什么?这里为什么除以5?求出来的是什么?
师: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生回答。
通过计算两组的平均成绩,引导学生得出第一组为最终获胜队。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师板书),生齐读一遍。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亮亮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的统计图。
师:请你们帮他算一算,他们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1)求出的“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2)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和平均数“3个”比较,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学生讨论,师巡视后引导汇报。
师:(1)求出的“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
学生观察统计表回答。
(2)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和平均数“3个”比较,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学生根据统计表举例。(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给予提示)
师小结:平均数,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是我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它代表一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师:我们算出了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照这样计算,请想一想我们班有40个同学,那么40个家庭一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口算结果。
师:看到这个数字,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主发言。
师:相信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努力,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巩固练习
1.明辨是非。
(1)、四(1)班的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明不可能得89分。 ( )
(2)、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某小学学生向四川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某小学第二组同学体重统计如下:(单位:千克)
36 42 46 50 36
算一算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期中考试,小刚语文、数学总共得了156分,英语得了80分,科学得了92分。小刚这四门学科的平均分是多少?
4.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学生汇报。
师:希望同学们每一节课都能收获满满,快乐多多!
五、布置作业
课下调查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份数=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