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带你走近四大名著
——名著导读2020.03.12
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三、怎么读?
一、是什么?
4、《红楼梦》清中乾隆
1、《水浒传》元末明初洪武
2、《三国演义》明初建文
3、《西游记》明中嘉靖
请听---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嘿呀依儿呀唉嘿唉嘿依儿呀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水浒传
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当他听说北宋宋江聚众梁山泊故事后,就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人物惟妙惟肖,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
“?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作者介绍
作品背景
施耐庵出生在元代,病逝于明代初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元人的统治下。元人的统治极端残酷,统治者把天下的百姓分为四等人。等级最高的是蒙古人,等级最低的是原南宋统治下的各族百姓。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有才华的人,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水浒传》的主题揭示了一个道理,百姓起义都是官逼民反。起义动乱都是从上层建筑的残暴统治开始的。这一点和施耐庵的生活经历十分相似。施耐庵曾经是元末起义将领张士诚的幕僚。张士诚起义失败后,施耐庵回到乡间,才开始创作小说。《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在民间影响深广。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水浒传》以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它形象的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反映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
作品内容
一、全书的结构宏伟而完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描述了众多的英雄如何通过不同的道路聚合到梁山泊,又如何接受招安归于失败。但是,众多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并不是多场景、多方面的同时推进,而主要是单线发展,一个引出一个,一段引出一段。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就是一篇人物传记,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而各个传记之间又一环套一环,彼此相关联。宋江则起着串联各个英雄传记,将各个人物引上梁山的作用。
二、《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其中至少有二十余位人物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由于它总是将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和矛盾斗争的紧要关头,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刻画性格,又善于运用夸张、渲染、理想化、对比的手法和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书中的英雄人物不仅具有起义英雄共同的精神品质,而且显示出明显的个性差异,不仅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而且不乏真实感、可信行。
三、叙事详实而精彩。这也是《水浒》的主要艺术特色。《水浒》的叙事以工细准确、生动逼真而取胜。如“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就是极好的例证。
事件、场景写得精彩,以“武松打虎”最为典型。《水浒》不仅写场面壮阔精彩,而且叙事过程也委婉生动。有名的“智取生辰纲”片断,就是叙述杨志押送生辰纲上路到莫名其妙丢失了的过程。这过程尽管是单线叙述,但叙事曲折细致,矛盾错综复杂,情节纵横开合,扑朔迷离,巧妙地展现了这一紧张而有趣的争夺场面。
四、语言通俗而生动。这是《水浒》的又一大艺术特色。《水浒》是从“说话”发展而来的,说话的语言本来就有通俗、生动、明快、色彩强烈的特点,经过作者的加工,就更加精彩了。
《水浒》的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而且前后一贯,没有千人一面的毛病。例如,李逵就是一个话到人到、闻其声见其人的人物形象。他一出场,这个人物就以其独特的个性、鲜明独特的话语活跃在全书。他的语言举止都无不反映他野性十足、粗鲁憨直的个性特征。
《水浒》的叙述语言精彩传神。例如写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林冲赶到拽过高衙内就要打,但是,“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只得“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这两句人物动作的描写蕴含了多少潜台词,林冲愤怒之极但又必须强忍。充分反映了林冲的个性和当时的心情。
艺术特色
请看这是哪部书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
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作者介绍
作品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作品内容
一、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
曹操“奸绝”——奸诈过人;关羽“义绝”——义重如山;孔明“智绝”——机智过人
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刘、关、张诸人物,不是文化上的巨人,而是性格上的巨人。
二、长于描写战争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作者以人物为中心,写出了战争的各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写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①官渡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彝陵之战
三、结构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结构,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四、语言运用的浅白是其特色。
所用是文白夹杂的语言,正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典范。
艺术特色
西游记
吴承恩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熟悉的歌声又一次响起,没错,就是___。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名著一探究竟吧!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作者介绍
作品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弘治到万历时期。当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十分黑暗的时期。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吴承恩也敏锐地感受到了一股反抗封建制度的新气息。这为他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
作为《西游记》主体部分的唐僧取经故事,由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发展
演化而来。唐太宗贞观元年(627),青年和尚玄奘只身一人赴天竺(
印度)取经,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至贞观十九年(645),取回经
文佛经657部,并在长安设立译场,进行翻译。玄奘在取经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令人敬仰。
另两位弟子慧立、颜棕又写成《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描述山河
险阻、气候严酷、野兽威胁、强人袭击,以及种种奇特的异国风貌
自然现象。由于取经事件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加上佛门弟子的着意
渲染,所以唐代时取经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为吴承恩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全书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
作品内容
一、奇特瑰丽大胆的艺术想象,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充满奇思异想
的神魔小说。
二、塑造人物有个性,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
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
三、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西游记》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都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
墨”。我们看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而是跟谁
都诙谐,开玩笑。到天宫见到玉帝,太上老君。
四、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急猴子
嘛,有时又急功好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所以猪八戒几次都用话挤兑
他。孙悟空被撵走,但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最后把师父从黄
袍怪——也就是魁星——那救了出来。
五、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艺术特色
红楼梦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1715--约1764),祖籍辽阳。先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彦随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曹玺之妻为康熙乳母、祖父曹寅为康熙伴读,与皇室关系密切。自曹玺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备受康熙帝恩宠。雍正五年(1727),其父曹钜远嘞钭锩?桓镏埃?也?脖怀?唬??矣赡暇┣ㄖ帘本?2芗易源怂グ苈洹4耸辈苎┣壑挥惺??辍;鼐┖螅?苎┣墼?谝凰?谧逖?美锏惫?乒芪哪?脑硬睿?秤隽实梗?3R?柯艋?拍芪?稚?睢K?囊簧?淖詈笫?改辏?髀涞奖本┪鹘嫉囊桓鲂∩酱澹ā逗炻ッ巍肪褪窃谀抢镄闯傻模???罡?永Ф伲?搅恕熬偌沂持嗑瞥I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