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光的折射》word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光的折射》word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1 16:5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教案
一、教材分析
???
本课时是八年级《光》第二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三、
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四、
教具: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五、教材处理
???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法、学法
1、
教法
???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
???
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
???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演示二】:
???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三】: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
(2)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
0

法线:MN
入射光线:
AO

入射角:
i
折射光线:
OB

反射角:
r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实验演示:
1
光线斜射入玻璃;
2
让入射角变化;

光线垂直射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演示五】课件演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呢?
课件演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得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与上述是否相同?
【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
其中___是入射光线,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
反射角为___
,折射角为____,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
2
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潭清疑水浅

渔民叉鱼;彩虹;海市蜃楼等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教师解释)
【练一练】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为什么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现象二〗: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
【练一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随堂练习】
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潭清疑水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看课本p63《海市蜃楼》
(2)完成名校联盟《光的折射》练习
(3)课堂作业:(1)p63
1,2
(2)解释
“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
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相关概念: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