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 量
【导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且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3.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难点: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质量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
,它与物体的
、形状、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
、
、
,符号分别是
、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
kg;1
kg=
g;
1
g=
mg.?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
1.
是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2.如图所示是托盘天平的结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位的名称.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3.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
、
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活动1.阅读教材P84内容,结合给出的下列生活用品:一桶水和一块冰,一个课桌和一条木凳,一只铁钉和一个铁锤,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锤、铁钉是物体,它们都是由铁做成的.铁是物质,铁锤和铁钉中_______含有的铁多.课
桌和板凳中_______含有的木材多.
2.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符号:
?。
活动2:观察教材P84图51、52,并阅读相关的文字,思考下列问题:
(1)图51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变了吗?结合“质量”的定义,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
(2)图52中,泥团的形状变了,质量变了吗?说明你的理由.
?
(3)航天员的位置变了,他的质量变了吗?说明你的理由.
?
交流归纳: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和
的变化而改变,是由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的。
知识点二:质量的单位
活动3:阅读教材P84“质量的单位”知识栏目中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人们把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基准千克原器的质量作为
的标准.?
(3)质量的常用单位还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
kg,,1
kg=
g,1
g=
mg.?
知识点三:测量质量的工具
活动4:观察托盘天平(实物),对照教材P86图56,说出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
活动5.阅读信息窗内容,思考: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测量质量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______等.?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
kg的棉花比1
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2.质量为1.8×106
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
D.一颗小铁钉
3.质量为100
g的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为(
)
A.110
g
B.100
g
C.90
g
D.10
g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
)
5.完成下列填空
(1)50
t=
kg
,60
kg=
mg?
(2)24
mg=
g,56
g=
kg?
(3)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
(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
6.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主学习】一、1.基本属性,状态;2.(1)千克,kg;(2)吨,克,毫克,t,g,mg,103;103;103;二、1.
托盘天平;2.
横梁,指针,分度标尺,平衡螺母,游码,称量标尺,托盘;3.电子秤,台秤,案秤,物理天平。
【当堂检测】1.B
2.C
3.B
4.C
5.
(1)5×104
,6×107
,(2)2.4×10-2,5.6×10-2
,
(3)50g,(4)300g;6.
形状, 状态。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导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调节与使用托盘天平,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难点: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
的常用工具.?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放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将天平底座调至
?
调
①归零:先将
移至
左端的“0”刻度线上?
②调零:调节
,使指针尖对准
的中央刻度线?
称
①天平右盘放置
,左盘放置
,即“左物右码”?
②添加
并移动
,使指针对准
.
,使天平再次平衡?
记
此时
和游码指示的称量标尺的示数值之和,即是所称物体的质量?
二、量筒和量杯
1.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
体积的工具.?
2.使用方法
看
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
和分度值?
放
量筒或量杯一定要放在
上,然后将液体倒入其中?
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凸面的
部或凹面的
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记
记录结果应该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学会使用天平
活动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教材P89“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放:称量前天平应怎样放置?游码应放在称量标尺的什么位置?
?
(2)调:若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若在左侧呢?天平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
(3)称:称量时,被测物体和砝码分别放在哪个托盘中?
?
(4)记:天平平衡时,怎样计算物体的质量?读取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时,应以游码左端为准,还是以右端为准?
??
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测量活动,然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⑴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
⑵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说出测量步骤.
??
(3)能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一个小曲别针的质量?做一做,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测量方法。
??
知识点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活动3: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和量杯,阅读教材P90“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讨论、回答.
(1)量筒和量杯的用途是什么?
?
(2)量筒和量杯的单位是什么?
?
(3)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
(4)使用量筒和量杯读数时视线应怎样?(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
;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
).?
(5)读出课本P90图510中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
(6)如何用量筒或量杯测出一石块的体积?写出测量步骤。?
??
【当堂检测】
1.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
A.80
g
B.82.4
g
C.77.6
g
D.83
g
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3.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4.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该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5.托盘天平的使用:(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
的
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该将右侧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铜块的质量:把铜块放在天平的
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
.?
6.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
mL,
最小刻度是
mL,物体的体积是
mL.?
7.如图,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甲为俯视,示数偏
,丙为仰视,示数偏
.?
8.用天平测量质量时:
(1)若使用磨损砝码测量,结果会
;?
(2)测量中使用了吸有小磁铁的砝码,测量结果会
;?
(3)若发现指针向标尺的右侧偏离就记录数据,测量结果会
.(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主学习】一、1.质量;2.水平工作台,水平,游码;称量标尺,平衡螺母
,分度标尺,砝码,物体,砝码,游码,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砝码的质量;二、1.液体;2.量程,水平工作台,顶,底,数字,单位。
【当堂检测】1.B
2.C
3.B
4.C
5.
(1)左端,零刻度,右;(2)左,84.4;6.50,2,10;7.乙,大,小;8.偏大,偏小,偏大。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导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概念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
的.?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由此可见,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
.?
二、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
2.公式:ρ=
,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分别是:m表示
、V表示
、ρ表示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符号kg/m3,读作
.
.常用的单位还有克/厘米3,符号g/cm3,读作
.?
换算关系是
.?
4.物理意义:例如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表示
.?
5.根据
可以鉴别物质.?
【合作探究】
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活动1:阅读课本P92,思考讨论:
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3、要鉴别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仅靠观察外形、品尝味道能区分吗?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2: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阅读课本P93,和同组的同学讨论、回答:
①实验器材:
.?
②要测量的物理量:
.?
③要比较的物理量:
?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测出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②测出三份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与体积;?
③分别算出纯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将实验数据填到表格:
(3)分析与论证:?
①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②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活动3: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94~95,并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以下问题:
(1)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在公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体积的单位用m3,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质量的单位用g,体积的单位用cm3,密度的单位是__
.?
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g/cm3=__________kg/m3.
(3)由ρ=可知,密度的大小由质量和体积决定,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
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3.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4.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体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5.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的质量约为10
g,体积约为8
cm3,则其密度为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将
.?
6.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
【我的收获】
。
【答案】【自主学习】一、1.一定;2.不同,特性;二、1、ρ,2、m/v,质量,体积,密度;3、千克/米3,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1g/cm3=103kg/m3;4。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5.密度。
【当堂检测】1.D
2.
C
3.C
4.
C
5.1.25,不变;6.甲,1:4.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导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运用密度公式ρ=m/V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运用公式ρ=m/V解题.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常见物质的密度
1.水的密度为
kg/m3=
g/cm3.其物理意义是
.
.?
2.冰的密度是
kg/m3=
g/cm3.?
二、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应用公式
测算出物质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确定是何种物质.?
2.求物体的质量:用公式
求解.?
3.求物体的体积:用公式
求解.?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常见物质的密度
活动1:(1)请阅读课本P96~97的常见固体、液体、气体密度表,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吗?举例说明。
.?
②在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中,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分别是多少?
.?
③有没有密度相同的物质?试举例说明.
.?
(2)
通过查密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②金与铜、冰与水、氢与氮相比较,哪种物质的密度大?
?
③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运用
活动2: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公式_______求密度,鉴别物质;?
用公式_______求庞大物体的质量.?
用公式_______求体积.?
在公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体积的单位用m3,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质量的单位用g,体积的单位用cm3,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
活动3:做一做课本P97的“例题1”和“例题2”,仔细看看计算题的书写步骤。
强化巩固:某地有一水库,已知它的最大容积为75
m3,那么,这个水库最多可以贮蓄多少吨水?
?
【当堂检测】
1.有一金属块,从外观上难以认出是哪种金属,现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5.40
cm3,48
g,请你通过下表鉴别该金属是( B
)
物质
铅
铝
铜
铁
密度/
(kg·m-3)
11.3×103
2.7×103
8.9×103
7.9×103
A.铝
B.铜
C.铅
D.铁
2.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D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3.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4.(多选题)体积和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密度分别是ρ铝=
2.7
g/cm3,ρ铁=7.9
g/cm3、ρ铅=11.3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5.常温常压下,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它表示1
m3的冰的质量是
kg.现将体积为2
m3的冰熔化为水,水的质量是
kg,体积是
m3.?
6.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
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的体积为
m3.?
7.一大堆矿石质量为280
t,为计算它的体积,先取一小块做样品,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240
g;再将其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由原来的150
mL处升到180
mL处.矿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这堆矿石的体积是多少m3?
8.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首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所示,则手镯的质量为 25.230 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
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
g.
(1)手镯的密度为 10.5 g/cm3
(保留一位小数);?
(2)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大
(填“小”或“大”).?
【我的收获】
。
【答案】【自主学习】1.
1.0×103;1.0,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2、0.9×103,0.9;二.1.
ρ=,2.m=ρv,3.v=m/ρ;【当堂检测】1.B
2.D
3.D
4.AD;5.
0.9×103,1.8×103,1.8
6.0.72,0.02。7.
8×103
kg/m3 35
m3。8.25.230,(1)10.5,(2)大。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