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增大。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___。
2.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含义分别表示:①摩擦生热________;②冰块吸热而融化:________;③夏天天气很热:________.
3.水结成冰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一切物体都具有
能。物体的机械能
为0,内能
为0(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就越
。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例如: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的内能
100水的内能。0的
内能(选填“有”或“没有”)。
5.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6.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后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在冰粒下落这一过程中,冰粒的机械能________;内能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涵着物理学原理。空气清新剂等压缩气罐不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是因为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易使气罐升温爆炸;司机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易造成伤害;嬉戏时不要用力推搡同学,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易使同学摔倒。
9.冬天手很冷,可以将手放在火炉旁烤火取暖或双手互搓取暖,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前者是用热传递方法,后者是用_________方法。
10.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时间内温度不变,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二、单选题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2.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
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
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14.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温度相同一滴水的内能和一大杯水的内能相等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
三、多选题
15.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16.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四、实验题
17.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组水温T2/℃
80
56
43
32
28
…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经过
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39℃,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
论是_____(选填“泡沫塑料”或“棉絮”)的保温性能好;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比较_____的方法来显示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采
用_____的方法来显示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18.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15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
。
(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式______
的冷却效果较好。
19.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小明选择秒表、两个相同的烧杯、20°C的冷水、80°C的热水、两个相同的温度计,还有用塑料、泡沫制成相同的带盖子的杯子,比较塑料和泡沫的隔热性能。
步骤1:在塑料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3cm高的冷水;
步骤2: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塑料杯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1cm(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C所用的时间t1;
步骤3:在泡沫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3cm高的冷水;
步骤4: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泡沫杯放入烧杯中,
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C所用的时间t2。
(1)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________可代表外界大气,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是通过______________反映。
(2)把步骤4中的__________补充完整。
(3)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则说明泡沫的隔热性能好。
答案
1.减小
不变
2.内能
热量
温度
3.凝固
变小
4.内
可以
不可以
大
大于
有
5.扩散
热传递
6.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7.减小
增大
8.热传递
惯性
运动状态
9.增加
做功
10.晶体
增加
11.A
12.B
13.A
14.B
15.A、D
16.ABD
17.水量
20
52
泡沫塑料
降低的温度
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所需时间
18.②
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
A
①
19.热水
水温上升5°C所用的时间
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泡沫杯盖下方1cm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