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若使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则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为,煤油的比热容为]。
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
5.夏天,晒了一天的海滩,发现砂子比海水温度高,说明_____。质量均为1kg,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甲液体升温到50℃,乙液体升温到80℃;若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J/(kg?℃)。[c水=4.2×103J/(kg?℃)]
6.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C,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C);乙物体的比热容________丙物体的比热容(选填“>”、“<”或“=”)。
7.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时间内用恒定热源加热,10min后撤去热源。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该物质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D点时具有的内能。(后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如图所示是一种牛奶,其质量为250g,比热容为4.0×103
J/(kg·℃),把它从10
℃加热到40
℃需要吸收______J的热量,此过程中牛奶的内能_______。饮用少量牛奶后,剩余牛奶的比热容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小明用质量均为0.5kg水和另一种液体探究“不同物质的放热降温的快慢”的实验.相同时间内放出热量相等,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甲/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J,此过程通过____方式改变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内能。(c水=4.2×103J/((kg.℃),c水>c液)
10.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相等;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_______。
二、单选题
1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也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
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50℃的水一定比20℃的水具有的内能多
D.升高相同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
12.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
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13.由Q=cm(t-t0)可得.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4.用相同热源、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加热时,得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可能是松香和萘
B.甲物质在a、b两点时,温度和内能都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乙吸收的热量比甲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1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他用同一个“热得快”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并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右图所示的图像。关于这个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实验中是用升高的温度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B.小明实验中还需控制酒精灯内酒精的质量相同
C.液体甲的比热容大于液体乙的比热容
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等
三、多选题
16.小羊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玻璃
0.84×103
钢铁
0.46×103
冰
2.1×103
酒精
2.44×103
木材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沙石
0.92×103
铝
0.88×103
铅
0.13×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汽车冷却剂主要是由水组成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
D.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铁块的质量大
17.如图是由建构比热容概念实验而得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大,B的比热容小
B.质量相同的A与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热量多
C.质量相同的A与B,吸收相同的热量,A升高温度多
D.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得出,A、B比热容之比为1:2.
四、计算题
18.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kg、20℃的冷水中,不计热损失,达到热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c水=4.2×103
J/(kg?℃))
19.质量500g的某金属块,当温度升高80℃时,吸收了1.84×104J的热量,该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可能是哪种金属?
物质
比热容c/J?kg﹣1?C﹣1
铝
0.88×103
铁、钢
0.46×103
铜
0.39×103
汞
0.14×103
五、实验题
20.为了研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小丽同学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小丽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______相同;
(2)写出图乙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3)当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本领的强弱;
(4)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5)小丽依据实验数据画出图丁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当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
21.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室中准备了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某种液体的温度/℃
20
23
26
29
32
已知水的比热容;
(1)实验中,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采用同样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且在加热时间相同,使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某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2)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较快的物质是_______(选填“水”或“某种液体”)。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3)由此可知,如果水和某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4)由以上信息可推知,c水_______c液(选填“>”“<”或“=”);
(5)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
。
答案
1.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00J.
2.4.2×103
改变
3.小于
4.7:4
5.水的比热容大
2.1×103
6.3000
>
7.AB
小于
等于
8.
增大
不变
9.甲
42000
热传递
10.内
乙
11.A
12.B
13.D
14.D
15.C
16.BD
17.CD
18.(1)
2.52×105J;(2)
0.3×103J/(kg?℃)
19.0.46×103
J/(kg?℃)
铁、钢
20.吸收热量或吸热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温度变化
49
食用油
水
21.质量
等于
某种液体
控制变量法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