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平均分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平均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17: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平均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把理解其意义定位在它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因此,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例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创设的活动情境是分6个桃,至于分成几堆、每堆分几个以及怎样分都没有规定,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之后聚焦“每份同样多”,初步认识“平均分”。
本单元把除法知识的教学与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例题教学除法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前,每一个学生都有过分东西的经历,但没有研究分东西活动里的数学内容。教材认为这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中提取数学内容,理解其本质属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需要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体会平均分。
3、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铺垫 1、说说图中表示的分别是( )个( )。
△△ △△ △△
△△△ △△△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拿出小棒动手摆一摆:
4个2 2个4
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摆的对不对。
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3个2
2个3
铺垫练习,让学生重温乘法意义,初步体会这样是同样多的,对新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沟通之处。
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出示例1:
问: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自己动手分一分,再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以上这么多的分法,你能分分类吗?说理由。
讲述: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这就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揭示课题:平均分
那么,这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想想做做1
判断,说明理由
分一分,
说一说
可能
⑴○ ○○○○○ ⑵○○ ○○○○
⑶○○○ ○○○
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集体汇报。(两种分法,一种是每一份的个数一样多,另一种是每一份的个数不一样多)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说明理由。
学生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 ○○ ○○
○ ○ ○ ○ ○ ○
因为它们每份分的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广度上开放,让全体学生进入,生成基础性资源
聚焦学习内容,初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帮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例2、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2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思考:每个小朋友分2个,就是要把8个桃每几个一份地分?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或在图中圈一圈。
教师规范操作演示
谈话: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从同学们分的情况来看,8个桃,每2个为一份,我们只要每次拿2个。拿了4次就把8个桃拿完了,就平均分成了4份。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每份分得同样多,也是平均分。
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8个桃,每2个桃一份,分成了4份。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试一试
教师口述分的要求。
12根小棍,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3根、4根一份呢?
Ppt呈现三种分法
比较上述三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
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上黑板演示分的过程以及说分成的份数,全班共同订正。
同桌讨论,交流。
可能:
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使学生充分感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的过程,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对现象比较、分析,渗透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是怎样分的?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每2个一份,每3个一份,每4个一份,……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的。
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想想做做”的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
每人分3个就是什么意思?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读题,圈一圈,再完整说。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用小棒摆;在图上圈一圈;画15个气球,再圈一圈……)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会这种“平均分”
的过程。

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的。回家后,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找找你们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并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整理知识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 )个一份
每份分得同样多 每份分得不一样
○○○ ○○○ ○○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