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2 07:2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薇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基础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概括每章的内容,体悟主人公的情感。
3.了解重章叠句、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诗经知多少?


风: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宫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作品内容:
艺术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
情况。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
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诗经》的作品内容和写作手法合称为《诗经》六义。
薇,现在又称野豌豆苗。
解 题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字词注音
岁亦莫止
犭严狁之故
载渴载饥
王事靡盬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xiǎn yǔn
zài

kuí
féi


作:
曰:
莫:
靡:
启居:
薇菜发芽的样子
语气词
同“暮”,晚。

语气词
休息
柔:
烈烈:
使:
聘:
幼苗柔嫩
忧心如焚
委托

刚:
茎叶变老
阳:
阴历十月
盬:
休止
孔:
很,古今异义。
今义:小洞
不来:
不归,古今异义。
今义:不到这里来
止:
字词解释
齐读: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犭严(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犭严狁(xiǎn yǔ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抒情主人公:
戍边兵士
内容:
追忆戍边生活以及回来时的心理
创作时间:
归途
诗情简介:
时代:
西周
逐章研读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薇(wēi):今名野豌豆苗。
作:起,生长出来。止:句尾语气词。
莫:古体“暮”字。
靡:无。
不遑:没有功夫。
启居:指坐下来休息。
明确: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柔:肥嫩
忧心烈烈:忧心如焚。载:又。
戌: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未定:不固定。使:使者。聘:问。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阳:阴历十月。
盬:休止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孔:很。疚:痛苦。来:归来。
明确: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诗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
君子:这里指将帅。
车:兵车,即下文的戎车。
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kuí kuí),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骙骙:马强壮的样子。
君子:将帅。小人:指士兵。腓:遮蔽。
翼翼: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指训练有素。
戒:戒备。孔棘:很紧急。
棘:通“急",紧急。
明确: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依依:轻柔拂动的样子
雨: yù,动词,下
戍边士卒归来时的情景和心境。
1、触景生情,抚今追昔;
2、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疲惫状态;
3、感时伤事、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
霏霏: 雪下得很大
情景交融
诗文内容小结:
1--3章:叙写为征伐猃狁出征在外,戍守无定所,与家人音讯隔绝及种种饥渴困苦之状。
4—5章:叙述戍守时的紧张劳苦生活。
6章:写戍卒归途中的情景和悲伤痛苦的心情。
《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是“比兴”的手法。以“薇”的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艺术特色
一、起兴手法
前三章均用“采薇”起兴,并分别以“薇亦作之”“薇亦柔之”“薇亦刚之”引领各章,不仅表明时间推移,也寄托着征人越积越深的思乡念人之情。
三、情景交融
二、重章叠句和叠词
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烈烈” “业业” “骙骙” “翼翼” “依依” “霏霏” “迟迟” ,用来增加形象性、强化感情。
课堂练习
1、解释
靡( )室靡家 不遑( )启居
载( )饥载渴 靡使归聘( )
彼尔( )维何 忧心孔( )疚
雨( )雪霏霏 岁亦莫( )止
小人所腓( ) 曰( )归曰归
2、 《__ 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______篇,又称“诗三百”。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三部分。“______”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______”是专门用宗庙祭祀的音乐。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 、 ______三种。
3.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D
4. 下列关于《采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一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
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5.《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漪
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