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动物大聚会 桂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动物大聚会 桂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1 18: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大聚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大聚会》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5课,学生们可以分别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动物进行大胆的表现和创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球体、半球体等形体的塑造,对于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是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设计思路:
在《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设计·应用”方面的学习活动,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等。
因此本课我的设计思路为:1、创设情景,在体验中感知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通过观察比较动物形象特征,使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与圆雕艺术作品的美,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提高审美意识。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4、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增强自信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1、从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剪切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比较分析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动物形象产生了哪些变化;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用具:
教具——动物乐园沙盘、课件、乐曲《动物狂欢节》、橡皮泥、泥塑动物、剪刀。
学具——橡皮泥、剪刀等。
课程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 激趣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过儿
童乐园?在儿童乐园里你都见到了什么?如果动物也有乐园,里面都会有些什么呢?
2、今天我们就一同到动物乐园里去看一看,那里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大聚会。( 板书:动物大聚会)
3、放交响乐《动物狂欢节》选段,大家仔细听听,动物乐园都请来了哪些动物?(学生回答,教师及时鼓励。)
4、 课件展示音乐中动物图片。
5、 提问:你是怎么听出音乐中这些动物的?
(学生回答,揭示各种动物的特征。)
二、 比较分析。
1、出示一件橡皮泥捏成的动物,引导学生分析泥塑的动物与图片中的真实动物有哪些不同?
(1) 形状更夸张、可爱;
(2) 颜色更鲜艳;
(3) 省略了许多细节;
(4) 抓住了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们外形上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及时鼓励。)
3、以展示的泥塑动物为例,观察老师制作过程:
(1) 可以把动物的身体分成两大部分,分别制作,再进行组装,或整体制作身体。
(2) 添加眼睛、耳朵、鼻子等细节。
(3) 添加花纹,整理完成。
四、 创作表现。
1、 参观“动物大聚会”沙盘,提问:这个美丽的动物大聚会里有茂盛
的大树,潺潺的小溪,还有林间的小屋,可是,还缺些什么呢?
2、 提问:你想请谁来“动物乐园”做客呢?(学生回答。)
3、 提出要求:用橡皮泥制作你感兴趣的动物,可以自选动物图片或书上的泥塑作品作为创作参考,进行创作。
4、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动物狂欢节》。
五、 展示评议。
1、 请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动物的生活习惯,把它们摆在“动物大聚会”中合适的位置。
2、 全班参加评议,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1) 从制作的认真程度方面;
(2) 从作品是否抓住了动物的形态特征方面;
(3) 从作品是否大胆创新方面。
六、 拓展延伸。
1、 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说一说它们的名字,你知道其中哪
些动物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了?
2、 课下可以上网查一查这些珍稀动物的资料,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让它们不会从我们这个地球上消失?
板书设计:
5、动物大聚会
形状 夸张、可爱
颜色 鲜艳
省略 细节
抓住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