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砖地》设计方案
活动背景:近年来,在居家空间使用花砖是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复古时尚。它的精美、优雅是独一无二和无可争议的。以图案为主,非常利于学生表现,且本身的 “体量”不大,方正的大小正好成为孩子们发挥“创意” 的画板。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花砖的特别结构,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通过团、搓、压、切、捏、粘、卷、揉、剪等泥塑的基本技法,使用彩泥制作出多样的“花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团、搓、压、切、捏、粘、卷、揉、剪等泥塑制作方法在方形硬卡纸上造型、设计“花砖”,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由彩泥创造出的各式各样点线面的色彩、造型的搭配组合。
活动准备:课件PPT、示范作品、15×15厘米的彩色硬卡纸、 彩泥、剪刀、 小刀、收集资料(了解花砖的起源、发展过程、花砖的运用、花砖的不同样式等)。
活动过程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欣赏花砖PPT。
边欣赏边思考:你仔细看过花砖吗?它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我们可以从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1)以点线面三位一体,进行综合表现,要点是:要注意主次关系。
(2)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3、观看视频:手工制作的水泥花砖,了解水泥花砖制作步骤。
4、训练学生泥塑的基本技能(揉、团、搓、捏、剪等)。
5、教师运用彩泥演示花砖制作步骤
(1)裁剪一张15×15厘米大的正方形硬纸,用铅笔轻轻画出对角线。
(2)运用泥塑技法,分别做出多样的点线面装饰花砖,以中心对称图案为主要创作表现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可参考PPT中实物的点线面元素进行组合。
6、请学生尝试学做花砖。
7、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讲评作业。
表扬优秀作品;比较优秀作品与不理想的作品,找设计、基本技法、色彩搭配等的不足之处。
9、再创一幅小花砖作品。
10、请学生评价作品优缺点,教师总结。
11、拼组花砖。
让孩子们手中的小花砖更具实用性:将小花砖一块块拼组在一起,装饰美化我们的校园,一起感受成功的 喜悦
活动反思:
花砖,就是表面有花纹的砖。由于色彩不同、搭配不同,可以营造出不一样的空间面貌。小花砖的“体量”不大,一般在10cm×10cm、20cm×20cm之间。方正的大小正好成为设计师们发挥创意的“画板”,也正是因为这种小巧的“身材”,让拼花小砖往往具有一种优雅精致的味道,与普通的瓷砖形成互补呼应。
《花地砖》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教师列举一些简单的适合纹样图形(以中心对称图案为主要创作表现形式)将它转变为花砖的造型基本元素,学生尝试通过团、搓、压、切、捏、粘、卷、揉、剪等泥塑制作方法运用“点、线、面”的基本造型,有规律的排列完成一个花砖图案,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很强,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没有哪两块完全一样的砖,每一块砖都有它独特的个性。孩子们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真是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