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中华民国建立后,混乱的政局令先进知识分子觉醒?
(2)他们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
(1)时间:1915年?
(2)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____________的号角?
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
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思想(民权、平等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百姓门户上的对联
袁世凯祭天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同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诋毁共和,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能看出当时的社会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封建思想残留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_______?鲁迅等?
4.主要阵地(最重要的阵地)
《新青年》和__________
(当时校长为蔡元培,文科学长为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大本营)
李大钊
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他们都认为,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基地:
北京大学
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北大之父”蔡元培
“思想自由”: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透过这幅油画,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辜鸿铭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讲坛上的教授
当时北大教
坛中,既有旧式
的学者:刘师培、
辜鸿铭、黄侃等
人;也有新思想
的代表者:陈独
秀、李大钊、胡
适、鲁迅等人。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口号:
____________(或“德先生”与“赛先生”),由_______提出?
2.主要内容
(1)抨击封建文化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代表人物:鲁迅(作品:《__________》)?
(2)民主和科学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代表人物:__________?
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
狂人日记
陈独秀
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问题1:材料一中教育部与材料二蔡元培的观点存在什么分歧?
问题2:
新文化运动之前,阻碍男女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一:“国立大学为社会视听所系,所有女生旁听办法,
务须格外慎重,以免发生弊端。”
——1918年底《教育部在给北大的公函》
材料二:“外国的小学与大学,没有不是男女同校的,美国的中学也是
大多数男女同校。我们现在国民小学外,还没有这种组织……我们还能严守从前男女的界限,逆这世界大潮流么?”
——-1919
年
3
月
15
日北大校长蔡元培《贫民院与贫儿教育关系》
文言文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
白话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
《钗头凤·红酥手》
优美、押韵
通俗、易懂
(3)文学革命
①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目的: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③代表人物:胡适(《_____________》)?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3.性质
是一次反对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德先生”
“赛先生”
向儒家学说开火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
“四提倡,四反对”
4.地位: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
5.作用:动摇了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_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_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6.局限性
(1)前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肯定的倾向,是片面的?
思想解放运动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
影响
材料:钱玄同和刘半农主张用英语或者法语代替汉语;吴虞提出应该把旧书籍都丢到茅房里;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传统文化?
否定一切
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求强求富
戊戌变法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
器物技术
政
治
制
度
思想文化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国魂
1、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的
直接目的是(
)
A、宣传西方自由平等和进化论思想
B、抨击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C、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 B.提倡新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 D.文化平民化
C
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觉悟较快、较早的群体是(
)
A.工人阶级 B.市民阶层
C.青年学生 D.大学教师
C
B
4、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是“新”在何处?(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B
5、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
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冲击
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④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动员作用
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C
6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7
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
)
A、陈独秀???????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C
C
8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与组织者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吴虞
9
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倡用白话写文章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10
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A
C
?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