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课件+同步课时练习)(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课件+同步课时练习)(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2 08:51: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将相和 单元 二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板书:机智勇敢)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复述第一个故事。 设置复习检查这个环节,可以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小组学习,讨论、汇报。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板书:渑池之会)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生答,师总结: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完成老师黑板上出示的问题。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得出答案。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用先把握内容,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
课堂小结 四、总结、拓展。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抒发出来,能让学生梳理思路,表达感受。
板书 6、将相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6、将相和
语文部编版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上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复习导入
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又是怎么和好的呢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默读《渑池之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找出并归纳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反映了蔺相如的哪些性格特点?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大义凛然
不顾个人安危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性格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分角色朗读《负荆请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找出并归纳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反映了蔺相如的哪些性格特点?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说一说: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想一想:这段话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
讨论:“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可以证明?
找出并归纳描写廉颇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反映了廉颇的哪些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是很不服气,一肚子的不满意的,试着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朗读指导
说一说:观察图片,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
提示: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本文在刻画蔺相如和廉颇时,就使用了典型事例。
好处 既能突出两人的性格特点,又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请用典型事例的方法写一写你的老师。
示例: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有一次,我们在楼下踢足球,我一个不小心,把老师家的窗户踢破了.我们吓得七魂不见了六魂,以为老师一定会把我们修理得很惨。没想到老师竟然没有批评我们,而是耐心地教育我们,我们心里比被老师批评一顿更难受。
小练笔
想一想: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负荆请罪”就是矛盾的——高潮和结局,三个故事共同突出了“和”对国家的重要性。
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和廉颇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课堂总结
一、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现 献)宝 (举 句)起 (炒 抄)写 (俩 辆)人
二、我能给每个故事起个名字,分是 、 、 。
三、读下来句子,完成练习。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索引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运用了_______描写,体现出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语言
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开阔
课堂练习
四、下来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以大局为重、爱国的人。
B廉颇是个好大喜功,骄傲自大的人。
C廉颇因为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有真本事才不服气的,因此,才会处处针对他。
A
作业布置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将相和》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字词。
1.他向我们xǔ nuò( )一定会带礼物回来。
2.我们对fàn zuì( )分子绝不姑息,一定要严惩。
3.他们liǎ( )非常胆小,一到这个时候就露qiè( ),真让人无奈。
4.当年,在天安门jǔ xíng( )的开国dà diǎn( ),非常壮观。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
2.秦王双手捧住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 )
3.(他)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理直气壮”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将军吗?”(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候,题目中的“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
2.文中讲了 、 、 三个小故事。
五、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1.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1)这两句话是对蔺相如的 描写和 描写,其中描写蔺相如动作的词语是 ,体现了他 的品质。
(2)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六、说一说蔺相如和廉颇有着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一、1.许诺 2犯罪 3.俩 怯 4.举行 大典
二、1.商量 2.赞美 3.许诺
三、1.我所以这样做,为的是让他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2.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3.弟弟理直气壮地要求妈妈给他买玩具。
4.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颇将军。
四、1战国 廉颇 蔺相如 2.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五、1. 动作 语言 捧着 退 靠着 站定 机智勇敢
2. 原来这件事真不是他做的,怪不得他说话那么理直气壮。
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廉颇知错认错,勇于改过。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