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在理解两级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复习 
老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新朋友。大家认识吗?来,大家和小黄人打个招呼。今天小黄人和我们一起踏上学习之旅,大家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有信心吗?咦,小黄人遇到问题了,大家能帮帮他们吗? 
12+8-14 27÷3×8 
23-10+8 3×8÷6 
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老师:小黄人为了感谢大家,邀请我们去跷跷板乐园玩。 
出示教材P48例2的主题图片。 
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然后指名说一说。 
学生: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坐4个人,又来了7人。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将已知条件板书。 
分步运算:(1)4×3=12 (人)12+7=19 (人) 
综合运算: 
 (2) 4×3+7 (3)7+4×3 (4) 7+(4×3) 
= 7 +12 = 7 +12 = 7 +12 
=19(人) =19(人) =19(人) 
老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地说一说每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问:观察(2和(3)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出示54-24+38 15÷3×5 4×3+7 7+4×3 
 这四道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大家能举一反三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吗? 
 出示练习,脱式计算。 
 32÷4-5 4+12÷4 
 让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 
 老师:这两位同学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 
 综合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做一做。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送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34÷4×4 
 
 31280101828804×4÷4 
20 
 
 4+4×4 
4 
 
4-4×4 
5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16+4÷4 
=20÷4 
=5 
 12-3×4 
=9×4 
=36 
 8×3+4 
=24+4 
=28 
拓展练习。 
 我拿走的是两个不同级的运算符号。想一想,填一填。 
 9 8 =?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上一课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该用这条运算顺序? 
六、布置作业: 
练习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