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随 堂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随 堂优化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7-09 21:34:0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环境

(1)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__________带、__________带和
__________带,海水温度适中。
(2)沿海大陆架面积__________。
宽广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带鱼
和乌贼。
小黄鱼
暖温
亚热
大黄鱼
3.我国四大渔场:__________渔场、__________渔场、
______________渔场和__________渔场,其中,以__________
渔场最大。
南海沿岸
舟山
4.主要海水养殖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虾、扇
贝、牡蛎、鲍鱼等。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为我国油气开发展示了可观的前景。
2.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
洋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石英砂
黄渤海
舟山
北部湾
海带
紫菜
石油
天然气
锆石
钛铁矿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溴、碘等化学元素。
2.我国主要盐场:北方以__________盐场最为著名,南方
有海南的__________盐场。
莺歌海
四、保护“蓝色国土”
1 .我国在海洋开发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有:
__________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______加剧、近
海渔业资源__________等。
衰竭
海盐
长芦
海洋灾害
环境污染
类型 开发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 近海捕捞、海水养殖业等
海洋矿产资源 海上油气开发、滨海砂矿开采等
2.保护措施:实行海洋资源的__________,提高海洋环境
保 护 的 __________ , 用 高 科 技 促 进 海 洋 资 源 的
________________。
执法力度
可持续利用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类型及开发利用
综合管理
海洋化学资源 海盐生产、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等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运输、海上生产等
海洋能资源 潮汐能发电
2.我国的主要渔场分布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
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大黄鱼、小黄鱼、带
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图 3-4-1
【典例 1】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这是因为(
)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乌金”指
的是“石油”,海洋中石油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因此具有“乌
金的存储库”之称。
A.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十分丰富
B.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盐类储量大
D.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铀矿
【答案】B
二、保护“蓝色国土”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海洋灾害频繁。我国的海洋灾害具有时空分布广、发生
频率高、强度大等特点,主要的海洋灾害如风暴潮。
(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
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沿海城市和工厂排入大量污水。
(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如渤海的生物种类正在大幅度减少,
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近年来,渔民捕捞上
来的许多小黄鱼、小带鱼只有一岁。产卵群体的低龄化,使其
产卵量减少,造成资源补充量降低,最终导致渤海的渔业资源
衰竭。
2.海洋资源的保护
(1)加强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2)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防止海洋污染。
(3)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加强立法管理,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
3.采取措施
(1)人工鱼礁。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
境,营造动、植物良好的环境,为鱼类等游动生物提供繁殖、
生长发育、索饵等的生息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
的目的。
(2)休渔制度。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主要指在鱼类的繁殖
期)、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
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又称伏季休渔。
【典例 2】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
“休渔期”,目的是(
)
【思维点拨】我国近海渔业有过度捕捞的现象,使水产品
产量逐年下降,个体越来越小。虽然海洋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
源,但必须注意捕养结合。我国要可持续的发展渔业,必须严
格控制所捕鱼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类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答案】B(共12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界
福利
1.概念:存在于________的能为人类提供________的物质
与能量。
2.分类:主要包括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资源、
__________ 资 源 、 __________ 资 源 、 __________ 资 源 以 及
__________资源等。
海洋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一成不变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__________的。
气候

土地
生物
矿产
有限
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__________的。
4.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地区分布上一般
都是__________的。
不均匀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__________之中。
变动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
量。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条件:
(1)存在于自然界。
(2)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差异
自然资源分类 举例
气候资源 太阳能、降水、地热能、风能等
水资源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土地资源 山地、平原、耕地、农田、丘陵、草地等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
植物资源 松树、杨树、合欢树等
矿产资源 铁、锰、铜、铝、石油、天然气等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盐等
2.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
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典例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思维点拨】自然资源的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存在于
自然界,二是能为人类提供福利。水泥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
而是经过人类的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
A.阳光 B.煤炭
C.东北虎 D.水泥
【答案】D
二、自然资源特征的理解
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
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例如,风暴、海啸、地震都蕴藏有巨大的能量,在当前的
科技水平条件下,还不能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福利,还不属于
自然资源。但是在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可能充
分开发利用这些能源,从而使其成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生产
的发展,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例如,我国自然资源总丰富:
(1)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矿产资源
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目前世界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
有 160 多种,这些矿种我国几乎都有,其中我国的钨、锑、锡、
稀土、煤、石墨、菱镁矿居世界第一位);
(3)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4)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5)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森林面积 15 894.09 万公
顷)。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1)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2;
(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4)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5)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例如,铁矿石常按其含铁量的高低分为富矿(含铁量高于
50%以上)和贫矿(含铁量在 45%~50%以下)。我国现已探明的铁
矿石储量中,97.5%为贫矿,平均含铁量为 32.7%。大部分铁矿
储量已被开发利用。我国铁矿的储量虽然处于世界前列,但是
多数都是贫铁矿,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的质量存在差异。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例如,我国部分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减少,例如,水资源:塔
里木河下游水量不断减少,黄河下游出现断流。
【典例 2】(2011 年东莞质检)阅读下表,总结我国自然资源
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B.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思维点拨】我国矿产、耕地、森林和水资源的总量位居
世界前列,说明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
次较低,说明人均占有量不足。总的来说,我国自然资源的基
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答案】C(共11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时间分配不均
年际变化大
我 国 水 资 源 在 时 间 分 配 上 具 有 ____________ 多 、
__________少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夏秋
冬春
三、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1.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
要兴建跨流域的__________工程。
调水
(1)引黄济青工程:将__________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
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黄河
(2)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 把 __________ 流 域 的 水 调 入 缺 水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西北
长江
华北
2.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平衡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
水库,洪水期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以调剂各季节
的河流水量。__________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
程,长江干流上的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已建成我国最大的
水库。
三峡
3 . 缓 解 缺 水 问 题 的 有 效 途 径 : _____________ 用 水 ,
__________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__________。
蓄水
放水
小浪底
节约
科学
水污染
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
特点
原因
解决措施
时间上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
变化大 主要受季风气
候的影响 兴修水库,调控径流
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空间上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主要受海陆位
置影响
跨流域调水
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时空分布不均及解决措施
2.南水北调工程
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
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图 3-3-1 南水北调的输水路线示意图
(1)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苏北
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
津。
(2)中线:由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
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
津。
(3)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
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3.5% 44.4%
耕地 35.2% 59.2%
【典例 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
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1)~(2)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C.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
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
B.淮河治理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思维点拨】第(1)题,表格中水资源比重南方大于北方,
耕地比重南方小于北方,可见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南方
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第(2)题,我国北方地多水少,水土
匹配不合理,因此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我国北方地区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答案】(1)C (2)C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合理利用,就可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
滴水,保护好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在加重。
(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3)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
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3.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
一。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典例 2】面对水危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也可以
做到的是(
)
A.节约用水
C.发展节水农业
B.防止水污染
D.不用水
【思维点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
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学生应该做到的是一方面直接节约用水,
不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
动。防止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是国家的重大举措。
【答案】A(共4张PPT)
1.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
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我国淡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和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
区:
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地区,但华北地区
是我国淡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原因有:华北地区水、土资
源匹配不合理,加之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现象严重等。
3.我国四大渔场:
我国近海的四大渔场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
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4.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位于渤海西岸。
5.我国的海底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及煤、硫等分布
在近海大陆架;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
材料和金属矿产;深海锰结核分布在海盆里。
十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概况
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的特了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但不均匀
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人多地少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重不同
类型齐全
草地、林地、耕地概况

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课的分布
区域差异明显
气区域差异比较
存在的问题
国的自然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
解决的措蒐
地区分布悬殊
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
中国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分配特息
对生产的影响
跨流域词水
节约每一滴水/兴建水库
忧越的海洋环境
多样的生物资源
国大海产
石泊、天然气
丰富的矿产资课
国的海洋资深
滨海砂矿资源
巨量的化学资源
提取化学元素
盐生产
存在的问题
保护“蓝色国土
自自知吧回与启升
回顾框架
易错提点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
随堂优化训练⑥
中国学考
频道
最权威的信息最寓的资源最快捷的更断澉优质的服务最诚的交流
www.(共18张PPT)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土地
土 地 是 人 类 生 活 和 生 产 活 动 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土地资源基本国情
3
1/3
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______位,由于我国人口
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舞台
人多地少
二、类型齐全
林地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
的,其中__________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__________、
__________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三、区域差异明显
1.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盆地
(1) 耕 地 : 主 要 分 布 在 东 部 季 风 区 的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地区。
次生
(2)林地:天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东
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__________林和__________林。
草地
耕地
平原
东北
西南
人工
(3)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的东部、____________
的东部和南部。
内蒙古
青藏高原
(4)难利用土地: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旱荒漠,________________
上的高寒荒漠等。
青藏高原
2.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水田
(1)东部季风区:北方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__________
为主;南方热量高,降水丰沛,以__________为主。
(2)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
__________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水源
新疆
内蒙古
旱地
(3)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__________不足,土地生产
热量
力较低。
四、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
(1)问题: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原因
乱占耕地

开垦
(3)解决措施
2.林地
(1)问题:森林面积减少
滥伐森林
(2) 原 因 : 我 国 对 林 地 的 管 理 与 利 用 不 尽 合 理 ,
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仍然严重。
保护
(3)解决措施:切实执行“以__________为基础,普遍护林,
大力造林,__________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
伐、盗伐森林。
采育
3.草地
(1)问题:草地退化,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2)原因:长期以来靠天养畜,__________放牧或弃牧毁草
开荒,再加上__________不善。
管理
(3)解决措施:牧区要________________,做好防灾工作,
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划区轮牧
营林
过渡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面积
计算,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
未利用土地等。
3.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
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耕地已为数不多,后备土
地资源缺乏,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未来
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却增加有限,这就意味着有限的耕地
今后要养活更多的人口。
未利用土地 牧草地 林地 耕地 其他
27% 27% 24% 14% 8%
【典例 1】下表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思维点拨】表格中反映的信息是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所占比重不同,结合数据判断,耕地、林地比重小,未利用土
地比重大。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耕地、林地少,未利用土地多
D.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答案】C
土地资源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
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 高原、山地、盆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
风区 集中了全国
90%的耕地
和林地,土地
生产力高 北方以旱地
为主
雨热同
期,土壤
肥沃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
热量较少,降水较少
南方以水田
为主 多丘陵、山地,但热量
多,降水丰富
西部内
陆地区
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
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高
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2.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典例 2】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读我国主要土地
类型分布图(图 3-2-1),判断我国东部地区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
图 3-2-1
A.林地
C.草地
B.耕地
D.荒漠
【思维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由图中
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土地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和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答案】B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
减少,土壤肥
力下降 人均耕地少,使用
不合理,乱占耕地
现象严重;水土流
失严重,导致耕地
肥力下降 制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
法规,切实保护耕地;提
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提
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土地
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林地
林地面积减少
乱砍滥伐,利用不
合理,只采伐不栽
培 切实实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
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
针,严禁滥伐、盗伐
草地
1/3 的草地遭受
不同程度的退
化,草地生产
力大幅度下降
靠天养畜,超载放
牧或弃牧,毁草开
荒,管理不善 改变“靠天养畜”的粗放
生产模式,建设“草、水、
林、机”配套的优质高产人
工草场,培育和推广优良畜
种,普及科学养畜方法,走
集约化的牧业之路
续表
【典例 3】结合图 3-2-2 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种
做法切实可行?(
)
图 3-2-2 小草的哀求
A.退牧还耕,降低畜牧业比重,扩大种植业比重
B.退牧还草,牧民调整经济结构,从事牧业以外的行业
C.划区轮牧,规定合理载畜量
D.禁止放牧,保护草场,保护环境
【思维点拨】该图反映的问题是过度放牧(草场资源超载)。
过度放牧会导致地面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造成水土流失,土
地荒漠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建设人工草场,培植优良牧
草,划区轮牧,规定合理载畜量等。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