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1.知道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2.知道静电场中的电 荷具有电势能。
3.理解电势能的概念,认识电势能的相对性。
理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通过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的对比,能体会类比与创新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感悟物理学的内在之美。
知识点一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观图助学]
两辆完全相同的小汽车从山脚下的同一地点,沿不同的路径到山顶,重力做功一样吗?
1.静电力做功:在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W=qE·lcosθ。其中θ为静电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2.特点:在静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电荷___________无关。以上结论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而且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
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经过的路径
[思考判断]
(1)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路径不同,静电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 )
(2)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负电荷做正功。( )
×
√
知识点二 电势能
[观图助学]
在甲、乙两图中,小球均从A点移到B点,甲图中小球的重力势能怎样变化?乙图中小球电势能怎样变化?
1.概念:电荷在______中具有的势能。用Ep表示。
2.大小:电荷在______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荷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点________所做的功。
3.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_________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________,即WAB=EpA-EpB=-ΔEp。
4.电势能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零电势能点,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的电势能的值是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电场
电场
静电力
静电力
减少量
不同
[思考判断]
(1)静电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变化。( )
(2)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
(3)正电荷和负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势能均减少。( )
(4)某点的场强为零,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
√
√
×
×
核心要点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观察探究]
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在匀强电场中从A点运动到B点,已知直角边BC、AC的长度分别为a、b。
(1)若电荷沿直线AB运动,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2)若电荷沿折线ACB运动,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3)由以上两种情况可以总结出电场力做功有何特点?试猜想电荷沿曲线ADB运动,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是正功还是负功?
答案 (1)qEa 正功
(2)qEa 正功
(3)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若电荷沿曲线ADB运动,电场力做的功W3=qEa 正功
[探究归纳]
(1)在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的功为W=qEd,其中d为沿电场线方向的位移。
(2)静电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静电力做正功,夹角为钝角时做负功。
注意 判断静电力方向时要注意正负电荷。
[试题案例]
[例1]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dab=5cm,dbc=12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 C的正电荷从a移到b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1=1.2×10-7 J,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的功W2。
解析 (1)从a到b,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1=qE
电场力做的功W1=F1dab=qEdab
(2)由于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把电荷从a移到c做的功W2=W1+Wbc,把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的功Wbc=qE·dbc·cos 60°=4×10-8×60×12×10-2×0.5 J=1.44×10-7 J,故W2=W1+Wbc=1.2×10-7 J+1.44×10-7 J=2.64×10-7 J。
答案 (1)60 V/m (2)2.64×10-7 J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一根绝缘杆长l,两端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均为Q,杆处于纸面内时,匀强电场的方向与杆的夹角α=60°。若场强为E,使杆绕杆中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过60°角,电场力一共做了多少功?
[要点归纳]
1.电势能的性质
(1)系统性:电势能是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的,是属于电荷和电场所共有的,我们习惯上说成电荷的电势能。
(2)相对性:电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与选定的零电势能点有关。确定电荷的电势能,首先应确定零势能点的位置。
(3)标量性: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没有方向。电势能为正值表示电势能大于零电势能点的电势能,电势能为负值表示电势能小于零电势能点的电势能。
核心要点
电势能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试题案例]
[例2] 将带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再从B移到C,静电力做了1.2×10-5 J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
解析 (1)WAC=WAB+WBC=(-3×10-5+1.2×10-5) J=-1.8×10-5 J。
可见电势能增加了1.8×10-5 J。
(2)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能为零,由公式WAB=EpA-EpB得该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EpB=EpA-WAB=0-WAB=3×10-5 J。
同理,C点的电势能为EpC=EpA-WAC=0-WAC=1.8×10-5 J。
(3)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EpA′=EpB′+WAB=0+WAB=-3×10-5 J。
C点的电势能为EpC′=EpB′-WBC=0-WBC=-1.2×10-5 J。
答案 (1)增加了1.8×10-5 J (2)3×10-5 J 1.8×10-5 J
(3)-3×10-5 J -1.2×10-5 J
方法凝炼 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方法
判断角度
判断方法
依据静电
力做功
无论正、负电荷,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就增大
依据电场
线方向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设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 B 运动,电势能减少
B.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A运动,电势能增加
C.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运动,电势能增加
D.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B运动,电势能减少
解析 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正电荷,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向右,则正电荷向B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若在C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负电荷,负电荷所受电场力向左,则负电荷向A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答案 A
[针对训练3] (多选)如图所示,在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B、C三点,分别把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这三点上,关于它们所具有的电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B.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 C.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EpB>EpC
D.放上-q时,它们的电势能EpA 解析 对正电荷从A经B移到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故EpA>EpB>EpC,对负电荷从A经B至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EpA 答案 A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