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认识质数 分解质因数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认识质数 分解质因数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2 08: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质数、分解质因数(57页---59页) 课时 1
教 学

标 1、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 难点 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理解质因数与因数的区别,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猜测教师的年龄
二、探究体验
(一)、认识质因数
1、引导学生把36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但不能出现1
2、 组织学生谈发现:
3、 分析36=2×2×3×3因数的特点,引导总结什么叫质因数
4、总结出质因数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样的数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1、出示几个质数和几个合数2、组织学生分解汇报
(三)探究分解质因数
1、明确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2、介绍分解质因数的两种方法
(1)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2)、介绍短除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92页1题
四、实践与应用
完成92页练一练2---4题
五、布置作业
学生猜测
猜出的数都在32-37之间.
.
1、学生独立写
2、交流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结果:
36=2×2×3×3
36=2×3×6
36=2×2×9
36=4×9
36=2×18
36=3×12
36=6×6
36=4×3×3
学生:1、因数有多有少;
2、有的还可以接着分解;
3、其它的通过分解之后都可以写成36=2×2×3×3的形式;
4、 36=2×2×3×3的因数最多
学生回答:
(1)、2、2、3、3、都是36的因数
(2)、本身又都是质数
学生总结:
我们把2、2、3、3、叫做36的质因数。
1、学生分别试分解
2、学生汇报
质数不能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而合数可以。
学生总结,可能出现的结果:
1、 像36=2×2×3×3这样,把36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我们就叫把36分解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学生试总结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 先用这个合数的一个质因数去除,
2、 一般从最小的开始
3、 如果商是合数的话,就按照刚才的方法继续除下去
4、 一直除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5、 最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注意把合数写在前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练习四1---7题

板 书

计 认识质数、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60=2X3X2X5
2、3、2、5都叫做60的质因数。